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志工,不是有熱情就可以  

很 多人覺得退休就是什麼都不做,這樣子就會長壽。也有的人賺了錢之後,不曉得轉彎,不會善用資源,做出對社會及人類有貢獻的事情。

然而,我想要追求的是一種有意義的生命境界。成立公益平台是我給自己的一個使命,要做花東永遠的志工,也期許公益平台成為一種示範,接引更多天使、志工、資源進入花東,轉化成為源源不斷的改革能量。
我常說要做花東的「志工」,但什麼是「志工」卻值得玩味。
過去我曾在一次志工共識營中,提到我對「志工」的看法。我要基金會的同仁想辦法先養成一個習慣,也就是志工的第1 個心態:「我們是去傾聽、整合、啟發、伴護,而不是去幫助或施捨。」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引進許多資源或是人脈, 深入部落,了解當地問題,改造產業教育和環境, 但是我始終不願意說這是一種「幫助」,因為我認為這所有的努力,只是把舞台「還給」本來就有天賦的人。讓他們被整個社會看到,找回自信, 我們絕不是在「施捨」 !
其實短期的志工若對當地環境和自己能力不夠了解,有時候反而初期會成為公益團體的負擔, 例如,一個有愛心的志工,到非洲動亂戰火的國家,可能心理上一時無法忍受環境很糟、大量的災民、血肉模糊的屍體;或者說不定到了某個地方,自己都先水土不服,瀉肚子好幾天;或是一去西藏便得到高山症,頭痛得一塌糊塗。
可能自己都需要很長的調適,才能找到施力點。原先以為是去幫助別人的,之後才發現自己先需要被人幫助。
志工的第2 個心態是:「我們不是來幫助別人,而是來學習的,甚至學習到我們一輩子都不太可能學到的新事物。」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扮演一定的角色,例如,醫生平常都在自己專精的領域,藝術家也習慣在自己藝術家的領域,學生也在自己的學習領域,較少有機會跳出自己狹隘的領域,將自己放大到別的環境去,因此從事志工便是最好的學習機會,一方面既可以貢獻專業,一方面又不必死守某一專業。
因為身為「志工」必須要捨棄專業的傲慢,更謙卑地倒空自己,學習跟別人、不同組織、部門互動,甚至跟陌生組織團隊合作,異中求同,產生共識,激發潛能,打開格局。而且,進一步在深入探索社會結構之後,反而可以促使我們反省,了解更寬廣的社會及其可以改變的地方,讓實踐帶領我們成為一個更加成熟的人,志工不是抱著滿腔熱情就可以。
志工,不是有熱情就可以
文│吳錦勳 ‧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口述
更多內容請上30雜誌網

作者相關文章



三穩國際獨創數位內容加密技術 為「產業、發行、消費」創造三贏


AI 動能加持 台股ETF績效強強滾


微光匯聚成希望:一起夢想8月募款專案,溫暖守護在地弱勢


別花錢討罵!幫爸媽裝修別做這5件事


閱讀130本書後的洞察與實踐─大黑松小倆口總經理邱義榮


美國製造概念股爆紅 台積電零關稅 率科技股向前衝


疊加關稅風暴


【風水特輯】討個好吉利!「入厝」的儀式


在SUNDAY裡 我們看見他們的名字


桃園中正路地標新星!捷運利多加持,G9站雙核心生活圈無縫串聯


太空港兆元商機


夏天悶熱潮濕=異味大爆發?LG Styler拯救日常五大「易臭難洗」地雷,深入殺菌去味 潔淨細節一機搞定!


北越經濟起飛在即 宏福進軍房產


水里鄉也搭得到!幸福GO免費試營運中 偏鄉交通大升級


更好理解自己與他人 達成有效溝通 請多認識、照顧你的「情緒」


鴻海率台股攻25000 下半年領域展開 AI伺服器、機器人、電動車大軍齊發


年年日日,兩菜一湯


許僑外生一個溫暖的家:就諦書屋


想買房卻擔心貸款不夠?律師:可在契約中約定「貸款沒過」怎麼處理


暑期租屋熱潮來襲!租屋恐藏看不見的風險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