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話題
-
文.洪寶山去(二○一八)年一部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再次開啟社會大眾對親子教育話題的關注,家長們也重新檢視自己教導孩子的方式。從市面上玲琅滿目的教養叢書來看,凸顯出國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且全心全意提供最佳的資源給下一
-
圖/陳德信 文/洪蘭 隔壁鄰居帶著她的小女兒去美國遊學了一年,現在回來了,小娃兒一年不見,長高了許多,英語說的字正腔圓,流利的很,可是她的母親依然是濃重的中式美語,沒有什麼進步。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人做的比孩子好
-
圖/shutterstock 文/康健雜誌社長李瑟 (上圖為示意畫面)台灣青少年孫安佐於美國賓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認罪「非美國公民持有武器罪」,協議美國政府沒收他持有的彈藥、自行組裝的半自動手槍等物件,將被遞解出境回台灣,除非獲准,
-
文/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少動」似乎是現代幼兒所面臨的「文明症」之一。在台灣,發現3~5歲兒童過重的比率高達23.9%(與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告的標準相比較)。「少動」的問題不僅
-
文/洪郁鈞採訪諮詢/全德中醫診所中醫師暨《跟著中醫爸爸調小兒體質》作者劉宗翰從孕期到孩子青春期之前,體質變化深受許多因素影響,雖然寶寶的先天體質在出生前已大致決定,但後天的培養與累積,仍有機會為寶寶未來的基礎體質加分。孕媽咪自我
新生兒經常哭鬧不休,恐怕是最考驗新手爸媽耐心的時候了!其實,寶寶每個階段的哭鬧各有不同原因,滿月前通常是肚子餓、尿布濕、想睡;隨著
2017-03-09
媽媽經歷了懷胎十月的辛苦,接下來卻還得面臨子宮收縮排惡露的疼痛,不免讓媽媽身心快崩潰!究竟產後腹痛是如何引起?又該怎麼緩解?媽媽生
2017-03-08
了解大自然為母體安排的泌乳機制,可以讓媽咪對哺乳比較有信心,不再因為不了解而在哺乳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焦慮與擔憂。乳房變大即有奶徵兆
2017-03-06
懷孕時期若合併高血壓,可能有機會引發子癇前症,屬於高危險妊娠,雖然發生率不高,不過,一旦發生,胎兒或媽咪有很高的死亡率,應及早診斷
2017-03-03
宮縮時肚子緊繃,有些媽咪甚至會感到疼痛,一天當中若次數頻繁,更覺得不舒服,這樣的情況常讓第一次懷孕的媽媽感到憂心,但其實妊娠中後期
2017-03-02
作者:kate的分享Share為了躲避三天連假可能會很嚇人的塞車潮,早上8:30就出發前往營地。早起的鳥兒果然有蟲吃,還真的沒塞到
2017-02-09
寶寶「食的習慣」是讓新手爸媽苦惱大事之一,寶寶吃飯時總是心不在焉,一頓飯往往要吃上1小時,讓照顧者好辛苦,也讓寶寶覺得自己好委屈,
2017-02-02
從古至今孕期的傳統禁忌不少,有哪些是孕媽咪該注意的?本篇邀請專業醫師為媽咪解答。文/陳珮瑜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
2017-01-24
文‧圖/布布媽不知道各位媽咪們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先說我自己好了,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睡到自然醒」和「外出用餐時能好好吃飯」。第一個願
2017-01-23
做家事主要目的,在於「服務家庭生活,使每個人日常活動能具有次序性和流暢性」。因此,首先就應該建立正確觀念:家事並非苦差事,而是一
2017-01-18
寶寶發燒生病時,父母無不手忙腳亂,而嬰幼兒抵抗力尚未發展健全,發燒時該如何應對呢?文/陳珮瑜 採訪諮詢/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黃耀毅
2017-01-17
年節將至,中國人的習慣會在過年前進行全家大掃除,以往也是父母們最傷腦筋的時候,因為一方面要打掃家裡,一方面又要照顧小朋友們,實在分
2017-01-16
現代人飲食不若早期社會物資缺乏,因此進補實際上需依照不同體質有不同程度的攝取,尤其是一人吃兩人補的孕媽咪,若懷孕期間因為想滋養腹中
2017-01-13
活環境中不同的刺激,都是孩子累積認知能力的重要經驗,因此,必須了解其特質以及各項能力發展的進程,才能給予最適當的教養方式。文.整理
2017-01-12
認知能力是一組來自大腦發展之整合性的能力。它是我們認識與了解世界的基本能力,主要用來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應付各種生活所需。一般來說,
2017-01-05
寶寶流鼻水,父母就心慌,認為感冒了;流鼻涕的時間一久,更擔心是否為過敏性鼻炎?面對寶寶流鼻涕,父母應關心哪些問題?文╱李藹芬採訪諮
2016-12-29
bobo小天才的專欄,也到了今年的尾聲了,看著一路寫來的11篇文章,也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一年對大人來說其實並不算什麼,但對於孩子
2016-12-28
老一輩的人總認為「乳牙不重要,以後還會有恆牙,所以蛀掉沒關係!」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李楊鈞醫師強調,
2016-12-26
懷孕期間動作不敏捷,又需要時常休息,本篇邀請達人傳授家事技巧,讓孕媽咪的年節前掃除簡單達標又輕鬆不累。分次打掃‧清潔沒壓力大腹便便
2016-12-22
找到對的方式,就能事半功倍!四季和安婦幼診所婦產科醫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陳鈺萍,將教導哺乳媽咪們7種哺乳姿勢,希望協助媽媽跟寶寶在
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