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公共建設和你想的不一樣!怎樣才是一個理想的公共空間?  

文.林怡妏

公共空間是城市肌理不可或缺的場域,它與市民生活緊密連結,攸關城市的發展與興衰,在大興土木,進行公共建設之前,或許該先聊聊:怎樣才是一個理想的公共空間?

哈伯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對公共空間的解釋,是介於國家與社會之間,公民可以自由參與公共事務而不受干涉的空間,具體來說,在公共領域中,人們可以不分彼此的社會、政治與經濟地位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哈伯馬斯認為在公共領域之中,實際上人已經實踐了自由、平等與團結等價值。

*以公共空間為觸媒 提供不同可能性

因此,比起視覺性與空間性,公共空間的社會性與公益性或許更加重要。如何讓每一個個體在空間中可以自由自在,不被某一種特殊型態所佔有;如何透過空間處理當前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如社會暗角、族群隔閡等問題,藉由公共空間做為觸媒,提供不同可能性,是當代進行公共建設之前應該思考的。

以曾經廣受國際媒體關注的荷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為例,現代化的空間設計奠基在平等與開放的先決條件之上,企求為市民提供一個自由的空間。

設計者並沒有因為噪音而將兒童閱覽空間與一般閱讀空間阻隔開;而獨立於閱覽空間之外,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有一個獨立的樓層,市民可以在這裡開展任何活動,像是彈琴、跳舞、玩3D列印,挑戰傳統定義上的安靜空間。更特別的是,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曾做為芬蘭次文化藝術節的主辦地,廣邀公共參與對話、實踐當代藝術。

*從城市生活角度出發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

公共圖書館成了市民聚會的場所,在這個場域中,沒有權力關係,不分階級與族群所有人都能自由發言與活動,達到共存與平權。理想的公共空間或許是如此,在於實踐城市的公共性與社會性。

回首台灣近年公共建設,可以發現公共空間與公共建築的創建基底轉變了,愈來愈著眼於如何解決社會問題、與人產生連結;政府單位更傾向從城市生活的角度進行公共建設,將專業賦能予民間業者,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城市生活能由下而上轉變,與人和社會搭起友善的橋樑。

高雄市立圖書館二期即有奠基在「公共」理念之上的設計實踐,除了景觀上以館中樹與景觀水池設計,形塑具有美學魅力的休憩環境,完工後將舉辦市集、講座、音樂會及電影欣賞,邀請市民共享這個開放式的閱讀空間。

而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及其共構會展文創會館也是政府與民間合作的圖書館BOT案,除此之外,台灣仍有許多相同實踐的公共建設BOT案,後續將做更深入的報導。

Taiwan skyline, Beautiful cityscape at sunset.

圖片來源:flickr


作者相關文章



合隆毛廠傳承五代持續創新轉型 延續消費者對羽絨的情感價值


地與天,家的高度


半導體展聚焦


綠奢之境「之序」 國際新奢寓所 引領居住哲學邁向嶄新篇章


從家族糕餅香走出來的品牌逆襲:簡單李,把台灣味做成世界禮物


機器人新大腦 新標的股IPC、電源崛起 研華被嚴重低估 台達電上看千元


塑膠抽屜怎麼選?整理師深度解析三大類抽屜優缺


在青春的起跑線上為夢想備足燃料


鮑爾「唱鴿」激勵股市


就諦書屋 寫一本給台灣的情書


重建400天!仁愛鄉新武界橋災後交通命脈復通


農曆七月鬼月可以買房嗎?


亞果創建北中南遊艇生活網 帶台灣民眾領略海洋風貌


AI眼鏡瘋潮來了


主權基金選股大解密 法人布局財報靚股 卡位九月降息資金行情


三穩國際獨創數位內容加密技術 為「產業、發行、消費」創造三贏


AI 動能加持 台股ETF績效強強滾


微光匯聚成希望:一起夢想8月募款專案,溫暖守護在地弱勢


別花錢討罵!幫爸媽裝修別做這5件事


閱讀130本書後的洞察與實踐─大黑松小倆口總經理邱義榮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