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組成繪畫:在幻象與物性之間重構空間的繪畫實踐  

文.呂迦諾創作自述   圖.理善藝聚空間

繪畫,不只是單一繪畫幻象的問題,而是繪畫作品的幻象(Illusion)、物性(Objecthood)與空間的綜合問題。我提出「組成繪畫」(Composing Paintings)的創作理念,是將物性視為繪畫自身的一部分,使作品的感知擴及空間的創作理念。我將物性視為繪畫的條件,不同於現代主義將物性視為非藝術的條件。創作實踐上,作品在幻象、空間與物性間相互游移,產生劇場化的作品觀看方式,使觀者的感知關係由被動的觀看,轉變為主動的參與。

組成繪畫,是將畫作視為一種特殊物件(Specific Objects),在每次展覽時重新將畫作進行組成,使得畫作不再只是永恆不變的圖像關係,而是每次展出時都產生不同的幻象與物性的造形可能。組成繪畫也改變了我過往對於繪畫的認同,我認為繪畫不再只是畫完圖像就結束的事情,而是包括在展場時的裝置過程,因為除了那些在畫布上已完成的幻象的構圖之外,現場利用畫布框架的物理造型所產生的關係也是作品構圖的一部分。組成繪畫的構圖是從幻象層面推演至空間層面的思考,在邏輯上,我將空間視為容器的概念,利用畫作與空間的關係,將畫作潛在的感知透過與外部空間的聯繫而被看見。畫作,在畫家畫完的時候已經定型,往往因為空間條件的不具足,使作品的感知無法完全的被體現,而組成繪畫感知情境,使畫作的感知會隨著空間與時空的變化而改變,讓作品潛在的造形以及感知關係被顯現。

同時,組成繪畫的創作過程,也是我對於抽象繪畫發展進程的藝術史的探討與見解。我分析抽象繪畫的發展進程,並以低限藝術作為探討的斷點,我認為這段藝術史是繪畫在現代主義中尋找繪畫對於自身探求的過程。然而,繪畫在不斷挖掘繪畫本質的過程中,卻也造成了繪畫的自我顛覆的問題。我在抽象繪畫的發展進程中觀察到,繪畫在追求純粹的意識下,出現了物性與幻象的衝突問題,也因此展開了繪畫在低限藝術中不同層面的空間感知的探討。而我認為,物性反而是將繪畫的思考由幻象帶往空間的中繼存在,反而繪畫應該直面物性與空間的實存問題。於是,我的作品運用物性與空間作為拓展繪畫實踐的一種方法,思考的是繪畫如何在發現物性與空間的概念之後持續發展的可能性。組成繪畫,將繪畫的理解融合幻象、空間、物性的概念,作品時而以幻象探討物性與空間,時而以物性探討空間與幻象,時而以空間探討幻象與物性,作品試圖游移在幻象、空間、物性三者的邊界狀態,作為我在當代藝術環境中,對於繪畫自身議題的持續探討。

總結來說,組成繪畫,是具有裝置意識的繪畫創作。將繪畫視為一個延續的創作過程,繪畫不只是圖像的製作,也包含裝置的過程,是幻象、空間與物性的綜合思考與運用。同時,組成繪畫也是我在繪畫中對於物性的肯定立場,作為一種當代繪畫的實踐。

▊圖說:藝術家呂迦諾於All Over展場。


作者相關文章



就諦書屋 寫一本給台灣的情書


重建400天!仁愛鄉新武界橋災後交通命脈復通


農曆七月鬼月可以買房嗎?


亞果創建北中南遊艇生活網 帶台灣民眾領略海洋風貌


AI眼鏡瘋潮來了


主權基金選股大解密 法人布局財報靚股 卡位九月降息資金行情


三穩國際獨創數位內容加密技術 為「產業、發行、消費」創造三贏


AI 動能加持 台股ETF績效強強滾


微光匯聚成希望:一起夢想8月募款專案,溫暖守護在地弱勢


別花錢討罵!幫爸媽裝修別做這5件事


閱讀130本書後的洞察與實踐─大黑松小倆口總經理邱義榮


美國製造概念股爆紅 台積電零關稅 率科技股向前衝


疊加關稅風暴


【風水特輯】討個好吉利!「入厝」的儀式


在SUNDAY裡 我們看見他們的名字


桃園中正路地標新星!捷運利多加持,G9站雙核心生活圈無縫串聯


太空港兆元商機


夏天悶熱潮濕=異味大爆發?LG Styler拯救日常五大「易臭難洗」地雷,深入殺菌去味 潔淨細節一機搞定!


北越經濟起飛在即 宏福進軍房產


水里鄉也搭得到!幸福GO免費試營運中 偏鄉交通大升級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