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產前30天‧迎接新生命10大準備  

預產期一天天接近,新手爸媽也愈來愈期待寶寶的到來。產前30天,迎接新生命必須做好10大準備,才能避免生產時的焦慮情緒以及產後照顧新生兒時手忙腳亂的情況發生。

1

文/黃鈺倫‧洪郁鈞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楊于萱‧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何鎮宇‧婦女新知基金會開拓部主任林秀怡(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

造型‧拍攝/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彭鈺雯

1.產檢項目

漫長的10個月孕期,終於來到產前30天,產檢頻率也從每週2次改為每週1次,密集觀察胎兒狀況,除了基本產檢項目,還有乙型鏈球菌檢查、胎盤功能監測,都是很重要的指標。

2.日常生活

越接近生產時刻,媽媽總是越期待與寶寶見面,然而產前30天,仍有許多事前準備須仔細規劃,先掌握交通規劃路線以及均衡飲食,留意胎動還有勤做順產運動都不可馬虎。

3.懷孕後期不適

懷孕後期,容易開始出現因子宮變大壓迫而導致的不適症狀,常見的有腰痠背痛、應力性尿失禁、胃食道逆流,先行瞭解因應策略,減緩孕期不適感。

4.生產方式與分娩時機

產前對生產過程有概略的了解,可幫助孕媽咪於待產時減少對生產的未知恐懼。其中包括:瞭解特殊情況須改剖腹生產、自然分娩產程、剖腹生產時機,都是產前可以先做功課的。

5.認識產兆

產兆的出現,意味著寶寶即將出生,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媽咪對產兆都應有基本的認識。如:規則陣痛、落紅與破水。

6.待產包

產前30天,隨時都有臨盆的可能,因此,應提前將生產所需用品備齊,避免到時手足無措。重要的物品有:孕婦手冊、健保卡、產婦及配偶身分證、手機皮夾、產褥墊、哺乳內衣、溢乳墊、乳頭護理霜、沖洗器換洗衣物、寶寶出院衣服、盥洗用具。

2

7.高危險妊娠

高危險妊娠的孕媽咪,除了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留意之外,若是醫師評估後認為胎兒狀況良好,則分娩是解決這些症狀的最佳治療方法。例如: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

8.月子期照護

懷孕時,多數的媽媽都關注在母胎的照顧上,事實上,產前先了解產後可能遇到的狀況,可以讓媽咪減少不必要的焦慮。其中包括:產褥期的母體變化、觀察惡露、傷口照護。

9.產前哺乳諮詢

哺乳,並非產後才學習,懷孕20週後,初乳開始分泌,就可以及早為哺乳做準備,事先瞭解,產後哺乳之路才能更順暢。像是:乳房護理、按摩,以及尋求正確管道以獲取支持。

10.請假權益

性別工作平等法保障女性受雇者懷孕期間的安產到生產、產後育嬰,以及男性受雇者陪產、育嬰等假期,千萬不要忽視自身的權益!

3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1期。

※延伸閱讀 
新手媽媽必看待產包清單

產前哺乳諮詢

教妳如何請產假才能請好請滿

生產方式與分娩時機

解決懷孕後期不舒適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相關文章



中原土木工程學系七十年:見證臺灣建設的脊梁


【賣厝阿明】雨天正是看屋好時機!9大必看重點別漏掉


打詐凍結比特幣 史上頭一遭


專家:50種指標白學了,這「2種」才是投資決勝關鍵


美中稀土戰 激活補漲股


市場一致看好台積電Q3財報 外資券商目標價上調1600元以上


第六屆海外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出爐


刷卡買手機竟可能影響房貸核准!專家:即使是0利率分期都要結清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