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Mobile App 設計企劃實戰工作坊-課後心得筆記  

作者:大 頭 鼠


照片來源:Mobile App設計工作坊(悠識)提供

2011年11月12日參加了由悠識數位主辦的「Mobile App 設計企劃實戰工作坊」,講師為過去耳聞已久的Mr. PM。本課程講述內容大致上和網站上所述流程相似,經個人判斷應歸納為:

  • Mobile App.介紹
  • Mobile App.基礎介面設計
  • 部分的「脈絡設計」(脈絡訪查+資料詮釋+親和圖表)[備註1]

課程進行中並配合四個段落的分組練習,最後變成結束前的主題報告。透過主題式的分組討論實作,讓課程結束後有了印象深刻的理論與實務搭配經驗,增加了課程所帶來的具體效益[備註2]

課程內容細分大主題後,以個人觀點來看大致從以下幾點進行說明:(1)Web與Mobile的相似與差異,(2) Mobile Apps開發流程,(3)使用者需求訪查,(4)領域知識的重要性,(5) Mobile Usability,(6) Mobile Design Pattern,以下分述:

重點一:Web與Mobile的相似與差異:

當我們習慣了Web上的設計後,Mobile的設計方式如果沒有在對應的環境與知識領域上話,一定無法設計出適用於Mobile上的設計,所以講師一開始就說,如果手上沒有智慧型手機Android或iPhone,就無法以對應的觀點與經驗進行設計。

Web與Mobile的相似為何?都需要技術支援與限制,都需要進行企劃與設計,皆需要一定的開發方式。而Web與Mobile的差異為何?Web僅需程式語言+資料庫+網頁伺服器,但Mobile的組合可就多了,包含Mobile Web,應用程式(Apps),和應用程式(Apps)+資料庫+網頁伺服器or Web Services,型態複雜了很多。

重點二:Mobile Apps開發流程:

開發流程不脫市場分析,策略分析,技術分析,公司內部核心發展關聯,SWOT分析,產品定位等,與一般開發專案方法差不多。比較特別的是,Apps首重『口碑』行銷,故如果不能同時開發Android或iPhone時,講師建議先開發iPhone,因iPhone的系統穩定與裝置單一特性,可以讓Apps快速打入市場並建立口碑。

而Apps上是否有技術開發疆界?講師提到技術的疆界感變,創新的機會增多,絕對不要太依賴技術人員和你說的限制,而是要自己定時(每週)至少下載一款Apps使用看看,了解所有的可能。因為別人做得到,就代表你也做得到。如WhatsApp傳訊軟體的驗證方式為手機攔截簡訊後自動進行驗證,而非我們一般認知的使用者收到後手動輸入,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重點三:使用者需求訪查:

本課程大約花了至少1/4時間進行需求訪查方法的說明與實務演練報告,故可了解了解使用者需求與訪查的技巧,佔本課程多寡之重要性。如進入您要設計的文化或情境,走出辦公室走入使用者情境,走入場域實地驗證與思考等,都是著重在『情境』而非『需求』,因為有時使用者想要的並不是他真正遇到問題時所需要的,也就是如同我們大家知道『想要』和『需要』往往有不同程度上的差異。

本課程透過先從簡易的分組發想,選出一個主題,請使用者說出幾個面向,包含『看、聽、說、做、感覺、想、想要』等幾個面向,記錄這些情境。而後依據這個方案,找出情境(同理心地圖),問題&需求(哪裡是痛處),方案(做什麼?如何做?),然後再依據這些情境歸納出會需要那些功能,最後再用手繪方式畫出雛形介面與流程,進行報告與分享。構想驗證上,講師提出了三個問題來反問進行思考:

Q1,為了Mobile而Mobile? 做Mobile的意義是什麼?我想要的和Mobile有直接關係嗎?
Q2,我解決的問題重要嗎?我目前解決的是哪個程度上的問題?使用頻率高嗎?不做會不會對目標造成影響?
Q3,有雞生蛋或蛋生雞的問題嗎?做了沒人用,怎麼辦?很多人用時,互動順利嗎?

重點四領域知識的重要性:

領域知識有何重要性?試問如果不了解使用手機的使用者會有那些習慣或使用情境,是否有可能設計出好的使用介面?

在使用地點上,講師提出一些數據,調查一般使用者使用手機的地點,在家使用的機會最高,而固定地點和非固定地點佔了各一半。而依據Mashable的調查,80%的人邊看電視邊用智慧型手機[備註3],因此了解到其實『客廳』就是一個商機所在,怎樣樣利用這樣零碎、容易被打斷的時候創造使用者需求,就變成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另這些組合,包含如地點,或時間+地點的應用,皆可以考量進去。

其中還有一些關鍵字如LBS(如在辦公室偷看股票、跑步中紀錄里程,廚房做菜的食譜等),代辦解決事項(如E-Mail或Evernote),殺時間/延續PC使用(如GoogleMap先在PC上標點後外出時再用手機看點),輔助記憶,AR(趣味),行動商務(用Apps找地方資訊後前往)等。

最後在使用行為上進行小結,包含如:
●限時
●隱密性高
●與地點高度相關的任務
●隨身記憶庫
●利用零碎時間
●現在很無聊,發掘更多可能性
●立刻就想要,不想暫存在腦袋裡
●隨身炫耀品
●離目標很近時的搜尋

其他領域知識必須要了解的,包含市場上Android或iPhone最新的佔有率,規格差異性,市場銷售數字,Apps下載次數,免費與付費狀況,行動廣告曝光量等,都是必須要及時去了解,以對於市場狀況擁有敏銳的觀點。

重點五、Mobile Usability:

在Mobile的環境有哪些限制?那些問題?以下圖片可作為參考[備註4]
Mobile App設計與企劃實戰工作坊

而當我們設計出的每一頁,都需要問以下這些問題,確保設計上的無誤:
●我們去哪裡?
●能去哪裡?
●哪邊走可以完成我的目標?
●如何回去印象中的地方/剛剛來的地方?

「桌面」的使用環境與「Mobile」的使用環境也有很大的差別,如桌面的使用環境因為畫面很大,有各種的可能性,可做的事情很多,也不怕使用者看不懂。但在Mobile環境,因為沒有足夠的空間做詮釋,因此選項必須是能夠明顯與直覺的。其中Mobile環境中有個很大的影響因素是在於網路連線速度,往往也是影響使用者滿意度的不確定性因子。

講師舉例,好的Apps並不會因為大部分的使用者滿意而給予較高Apps上的評價,但是一當Apps不好用或連不到資料,那位使用者往往就會上去留言或給予較低的星等,而讓第一次看到該Apps的使用者有負面印象而不敢使用;網路連線速度往往會是造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Mobile操作與輸入上大部分皆是使用「拇指」,故須思考如肥大手指的人常常會按不精準,拇指輸入緩慢,可藉由一些手勢方式加速輸入等。

重點六、Mobile Design Pattern:

當我們對於設計Mobile UI上有一些困惑,或不知如何著手時,可參考Mobile UI設計上的一些準則或基礎,讓使用者能夠以更熟悉的方式來操作,以快速了解與使用開發出的Apps。講師提出了以下兩個網站供參考:
●Mobile UI Patterns,http://mobile-patterns.com/
●Android Patterns,http://www.androidpatterns.com/

另外在Design Pattern部分,也提到一些雛形開發的工具(如AxureRP),如何操作螢幕並截圖等技巧與方式。


照片來源:Mobile App設計工作坊(悠識)提供,小組與MR.PM(右下)合照


照片來源:Mobile App設計工作坊(悠識)提供,小組腦力激盪成果報告作品,『i-cut,愛咖!』

課程後思考

因為目前服務公司以軟體工程領域背景起家,其中對於情境角度(也就是脈絡設計)發掘使用者經驗的流程架構較無,故未來必須思考專案類型目標使用者的系統或平台或App.時,可嘗試將將脈絡設計的流程納入,而非僅是在於功能或介面設計上的需求訪談,而讓設計出是能夠真正依據使用者經驗進行設計的系統。

另外一個需求訪談上的觀點轉換,須從著重「需求」轉換為「情境」,因為有時使用者「想要」的並不是他真正遇到問題時所「需要」的,而情境」往往是能夠找到真正「需要」有跡可循的地方。能夠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本質,對於需求的截取上能更為精確與精準。

而隨著智慧型手機與無線上網需求量日益激增,Mobile App.開發的市場勢必會在客戶的商業需求下日益增加,當我們一直擁抱Mobile載具與平台時,不妨再思考一下「手機」的本質是什麼[備註5],而不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持續追隨,能夠真正替使用者設計「需要」的東西。

而最讓我驚訝的應該算是課程中自己的手繪雛形(上圖),果然平常用AxureRP用久了,熊熊要畫圖還真的畫不出來,未來還需要再加強^^”

備註:

  1. 若對於「脈絡設計」這個名詞有興趣者,請參考書籍「讓脈絡思考創新─喚醒設計思維的3個原點」,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70237
  2. 課程細節可參考工作坊網頁,http://userxper.com/blog/archives/2097
  3. 80%的人邊看電視邊用智慧型手機,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20819
  4. 圖片來源:http://userxper.com/blog/archives/2097
  5. 智慧型手機太難用 24%想回頭用舊手機,http://taiwan.cnet.com/crave/0,2000088746,20152221,00.htm

其他課程中照片:


照片來源:Mobile App設計工作坊(悠識)提供


照片來源:Mobile App設計工作坊(悠識)提供

 

 

 

 

 

 

  

  

  


文章來源: 大頭鼠的部落格V4.3 (已授權)
作者: 大 頭 鼠

  


作者相關文章



2012。客家元宵攻炮城-上


2012。客家元宵攻炮城-下


2012。阿朗壹古道之旅


2012‧春‧西勢客家文物館


2012走春‧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遊


台東迷宮小館(Lanberinto Lounge)


2012台東行‧東糖原創工廠(台東糖廠)遊


2011潮南音樂節–青年表態談夢想音樂節紀錄


Google Engage夥伴計畫會後心得(高雄場)


Mobile App 設計企劃實戰工作坊-課後心得筆記


HTML5‧網路新勢力-研討會後心得筆記


2011台灣設計師週半日遊(華山藝文特區)


2011台灣設計師週半日遊(華山藝文特區)


2011昌黎祠韓愈文化祭系列活動


2011高雄港區產業‧博物館群體驗之旅(下)-中鋼煉鋼廠


2011高雄港區產業‧博物館群體驗之旅(上)


2010‧高雄港的落日


HP14 網站企劃輕鬆聚-電子書閱讀器與 「體驗」的心理學-心得筆記


2011年節杉林區慈濟大愛村甲仙美濃遊


2010昌黎祠韓愈文化祭-客家舞獅技藝觀摩活動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