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京都散步之旅~京都時代祭  

每年的10月22日在日本京都,都會舉辦時代祭,時代祭是京都三大祭典之一(葵祭、祇園祭、時代祭)

由管理與保存平安神宮文化的「平安講社」所創建的祭典,為了紀念平安遷都1100年和平安神宮創建而生的祭典。為了讓祭典更加盛大,遂有了重演以前京都的生活與風俗的想法。因為採用「時代行列」的形式,於是有了「時代祭」的稱號。

第一次的時代祭,在明治28年(1895年)10月25日舉行,為單純地向平安神宮參拜的形式。第二次開始,有了平安神宮中的祭神「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與其隨從繞京都的形式。有能讓兩祭神觀看其所住的御所附近,繁榮街景之意。時代祭當天(10月22日),也是「桓武天皇」從長岡京遷都到京都的日子,可說是京都的生日。(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在當天轉搭公車,等公車的站牌前,剛好遇見正好要前往京都御苑的祭典行列

可以這麼近的看見遊行隊伍真開心…

到達京都欲苑囉!祭典的遊行隊伍就是從這裡出發的…

趁活動還沒開始之前先到處晃晃,上圖的位置區都是要付費才有的喔…

這裡就是莉莉所在的普通區…哈哈,不過還好有提早過來,後來滿滿的都是人。

剛好遇到一群日本的小朋友們再訪問來參加時代祭的遊客們~~~

等了一個小時後,時代祭終於開始拉~~今年是從奈良遷都至京都的1300年~~哇

時代祭開始囉~~~隊伍行進的方式是用歷史到推的方式,也就是越早遊行的隊伍代表的是比較近期的歷史人物。

明治維新時代…

維新勤王隊~~

很壯觀的隊伍…

維新志士列~~裡面我只認得阪本龍馬~~哈。這位龍馬先生穿皮鞋耶~~

每個有名的歷史人物的前面,或是身上都有插上旗子,讓大家可以知道他們是誰!只是說日本歷史根本沒瞭解的莉莉我,還是搞不清楚誰是誰阿~~哈哈

這一位是右大臣近衛忠熙先生,後來篤姬成為他的養女。

接著進入江戶時代…徳川城使洛列

這個隊伍一邊遊行,還一邊表演呢。真有趣


接著就進入了江戶時代婦人列…

和宮(孝明天皇的皇妹)

江戶時代一些代表性的女性們…

安土、桃山時代….豐公參朝列….也就是木下秀吉先生,去參拜天皇的行列。上圖這台攆車倒是常常在日本古裝漫畫理看到。

接著是織田公上落列,織田公也就是織田信長先生。

多名武將…

世町時代…楠公上洛列

室町洛中風俗列….當時京都洛中的流行

好大的一把傘阿…

吉野時代…

中世代婦人列,上圖是大原女(洛北)的裝扮,頭上會頂木頭或竹炭等等…

桂女…洛西當時女性的裝扮

還有當時有名的幾位代表的女性

看到這裡,雖然後面還有嫌倉時代、藤原時代及延歷時代還沒有看完,但是為了怕晚上的鞍馬山火祭會大塞車,所以我們就往鞍馬山出發拉~~~是的,京都的10月22日還有另外一個祭典呢,是京都的三大奇祭之一喔~~

文章來源: 靜園渡假別墅幸福園地~ (已授權)
作者:


作者相關文章



小坪數也能有更衣室與多功能室!設計巧思翻轉16坪老屋格局


40代夫妻的老屋翻新記!全交給專業設計師來搞定,好收、好住又好看


7 坪袖珍宅極限挑戰!零壓迫神設計,樓梯藏玄機,小宅竟有超大收納術!


破解鄉村風設計這篇就夠!從風格解析、居家條件到佈置 3 大關鍵QA


【哎!早知道…EP1】 同一棟同格局老屋改造,為什麼鄰居花一樣的預算卻做得比我家好?


新北市 新店三房兩廳裝修案例!25.5坪新成屋坐擁獨立更衣間與海量收納


從壓迫老屋到開闊退休宅!旋轉電視解放客廳擁抱多元休閒空間,飯店級主臥配置讓日常就像在度假


重審空間比例,訂製私宅格局! 35 坪老屋保留玻璃磚牆、巧藏收納,譜寫靜謐光影詩篇


3招!讓孩子主動拿起書的空間設計魔法,獨特書牆、秘密基地、收納機能一次到位~


原來舒服的家都有這些共通點!一次學會光線、色彩、動線設計心法


耐看 10 年的廚房設計公式!低彩度、低對比靜奢系廚房美學


藏進家的溫柔樹洞裡!溫柔木質×度假藤編的日式生活提案


「分散式收納」讓空間變更大! 4 大收納設計重點,讓居家坪效最大化!


18坪台北工業風小宅,以粗獷與溫柔交織的細膩居家故事


一人一貓入住擁有柔和光感的38坪侘寂宅,單身生活也能如此有溫度!


【老屋翻新3選】從歲月痕跡到理想生活:為中小宅注入新靈魂,打造專屬完美風格


在美式風私宅裡找到專屬的色彩平衡!27坪毛胚屋以飯店風美學重新佈局


別讓裝修費吃掉你的第一桶金!用「減法思考術」聰明規劃裝修預算


3個設計巧思分享!開箱旅居海外屋主,返台後的美式退休新家


23坪雲霧感北歐宅,狹長老屋開出光與暖的生活風景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