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壓力成功學 打造樂觀競爭力,愈工作愈快樂!  

30%的工作成就取決於IQ,75%的成就則取決如何與人相處、怎麼看待失敗、以及從挫折中反彈的速度。 身處負面的時代的工作者,更需要的是正面思考!

時間回到2003年3月14日,德國柏林(Berlin)。 在此之前,德國已陷入長達13年的低迷。1990年兩德合併以來,德國經濟成長位居歐洲之末,失業率居高不下,被各國戲稱為「歐洲病夫」,但國內各政黨只是一味交相指責,無法達成改革共識。 總理吉哈德‧施洛德(Gerhard Schröder)決定採取行動──他宣布推出改革法案〈議程2010〉(Agenda 2010)。

「今天所有的問題,不是昨天才發生;今天提出的所有解決方案,也不會明天就見效。但我已經下定決心,絕不會因問題看起來似乎無解,而讓它持續拖延下去……如果每個人都盡力合作,我們將達成目標!」他大幅削減社會福利及退休制度,以挽救經濟,卻因此黯然下台。

但成長曙光出現了──兩年後,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翻倍,失業率開始下降;現在,當歐洲受債務所苦,德國卻以「救世主」姿態引領局勢。它穩坐世界第二大出口國;當西班牙與希臘青年失業率超過50%,德國只有8%,全歐最低。

此時此刻,德國給台灣最珍貴的一堂壓力成功學是:正面思考,採取行動。

2012年的台灣,彷彿10多年前的德國:GDP持續下修一度跌破1%、企業在國際上屢被超越,物價屢創新高。媒體、網路上充斥著各種負面批評,卻少人付諸行動;當有人踏出第一步,往往就引來更多指責。這些行為,都是壓力過大的徵兆。
壓力下,持續的行動與信念
去年底,辦公空間租賃商雷格斯(Regus)調查,59%台灣上班族感覺壓力比去年更大,較全球平均48%高出近一成;精神健康基金會也發現,國人精神健康狀況跌到2008年金融風暴時的水平,甚至有43.4%的人悲觀認為「未來不會更好」。

當世界正從金融海嘯的谷底攀升,台灣人的心靈海嘯卻波濤再起。 儘管活在同樣的時空壓力下,依然有企業與個人交出比以往更出色的成績單: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去年營收、股價皆創歷史新高;當眾好萊塢知名導演都因太過困難而放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本,李安的巧手卻將它拍成獲11項奧斯卡提名的熱門強片;春節假期之際,超馬選手陳彥博在零下53度的風雪中奮戰11天,終於拿著國旗衝過終點,成為第一個完成全球最冷極地賽事的亞洲人。「台灣,你的名字叫勇敢!」他在Facebook上發出勝利的歡呼。

沒有抱怨景氣,沒有指責對手,他們只是持續用行動與信念,擦亮了自己的名字。

培養正面心態,面對挑戰
大至國家改革、企業再造,小到主管領導團隊、個人轉換跑道,正面的思考與行動,都是最佳的抗壓抵抗力。「人們若是培養正面積極的心態,在面臨挑戰時,就會有比較好的績效。」前哈佛研究員、良好思考公司(Good Think)執行長紹恩‧阿克爾(Shawn Achor)說。

1988年漢城奧運游泳金牌得主選手馬特‧白歐迪(Matt Biondi),便是「樂觀贏得成功」的例子。當時他報名7項競賽,前兩項只奪下銅牌與銀牌,被媒體大加抨擊。然而,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賽立格曼(Martin Seligman)卻對白歐迪的表現充滿信心,「他對失敗的解釋很樂觀。」原來在比賽前的實驗中,教練故意把他的成績報差,白歐迪儘管對當時的成績失望,卻沒有被失敗的壓力打垮──他更賣力地,在下一次游出更好的成績。

正如賽立格曼所料,白歐迪一舉囊括剩下5面金牌。

更快樂,才會更成功
可惜的是,多數人尋找出口時卻走錯方向,導致壓力愈來愈大。

2009年到2012年間,美國企業也籠罩在後金融風暴時期的低迷中。阿克爾發現,員工不快樂的原因,通常是因為他們假設:「如果更努力,就會更成功;如果更成功,就會更快樂!」

這麼做會產生兩個迷思:第一,當我們每經歷一次成功,大腦就會更改對成功的定義和目標,好還要更好、有錢還要更有錢,所以這麼做不管用。第二,無止境地追求更好,會使人陷入不斷加班的「疲累漏斗」。

《正念》解釋,忙碌時我們會放棄一些事,把火力集中在「重要」任務上。最先被放棄的往往是最能滋養心靈的活動如運動、朋友聚會;如果壓力仍在,我們就會放棄更多,使生活圈進一步縮小。當你一圈圈放棄有趣的事,生活就一圈圈被工作占滿,最後導致身心俱疲。糟的是,最努力工作的人,最容易一路掉到漏斗底部。

阿克爾主張,順序其實正好相反,是「更快樂,才會更成功」:快樂的工作者,業績比平均高出37%、生產力高出31%、創意高出3倍、判斷準確度也高出19%。

研究證明,樂觀就像騎自行車,無論你是20歲或50歲,都可以透過持續而短暫的練習,改變大腦的壓力迴路,累積成永久而巨大的影響,把自己推向壓力最低、快樂最高的頂點。儘管有25%的工作成就取決於IQ,卻有75%的成就則取決如何與人相處、怎麼看待失敗、以及從挫折中反彈的速度──負面的時代,更需要正面的思考,這就是你的樂觀競爭力!

 

整理‧撰文 / 陳芳毓,編輯 / 陳清稱
本文取材自《經理人月刊》2013年3月號

 


作者相關文章



AI世代下的親子閱讀陪伴者─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推動共讀25年


GB200需求強勁 聯電組團搶攻先進封裝商機


願望可以被收藏!呂英菖打造沉浸式願望宇宙 願望卡無限公司正式開張


坐擁「小而美」生活圈 「富廣夢溪石」自住家庭首選


ART FORMOSA 2025 全面升級 重返展館 引領夏季當代藝術風潮


改掉5個NG習慣 讓空間乾淨一整年!


感謝僑教政策 讓我們有助人的能力


以善念為創業根本 達勝科技始終走在市場最前端


關稅大限到了 第3季操作策略


拆解主力控盤手法 台指期達人自創心法勝率逾八成


晨昏四季,在家喝茶


怕電費貴不敢開冷氣?台電認證的十大冷氣省電方法


《2025年最新》益生菌到底怎麼選?專科醫師這樣建議!


把「願望」化成卡片 傳遞溫暖與祝福


匯率、關稅大限、以伊戰爭衝擊油價 鎖定高毛利AI股


中東危機衝擊市場


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誕生


防颱措施做好了嗎?快確認8大必做防颱安全措施


《許願先生─願望卡無限公司》:把願望做成卡,讓魔法成為收藏


AI新十大建設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