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  

當你用成人的眼睛重看兒時的自己,會發現你愈瞭解自己,就愈瞭解你的小孩。你兒時希望被對待的方式,正是孩子心中渴望的親子關係。教養是找回自己,忠於自己。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先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親子部落客黃淑文的分享…

用有機的方式養小孩,讓愛流動

每年母親節,總有報章雜誌報導母愛的辛苦和無私的奉獻。

其中有一則:「如果母親是一份工作的話,工時長,壓力大,沒有薪水,沒有時限,不能退休,也沒有退休金,如果真的要應徵,恐怕沒有人要應徵;卻有千千萬萬的母親願意把這個工作承擔下來。」從傳統到現代,幾乎一致認為:母親的愛,永無止境也永不止息,「犧牲奉獻與付出」似乎是母親身上的代名詞。

不管是全職媽媽或蠟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都是很辛苦的。

除了有做不完的家事,更要命的是,有時孩子表現不好,似乎嚴重關乎媽媽的面子(很多人認為,孩子缺乏家教,很有可能是媽媽沒有嚴加管教)。

雖然現在是男女平權的時代,養兒育女的責任和壓力,仍有絕大部份落在媽媽的身上。

同樣身為女性與勞心勞苦的母親, 我有時不免會在心裡偷偷想著,「這樣的愛與付出,全天下的母親真的很快樂嗎?」

直到有一天,突然有個聲音跳出來:「如果有一天孩子寫作文形容母親,我會希望孩子寫的是一個苦命的母親,不快樂的犧牲奉獻?還是擁有一個快樂、帶給他歡笑的母親?有沒有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媽媽,養出快樂的小孩?」

這些內在小小的聲音,大大的改變我的教養態度:別把母職當苦工,只要用對方法對待孩子,就能在付出的同時得到快樂!從此,我從表象的辛苦付出,轉變成內在對自己的關照,「有機教養」的觀念也因此而生。

所謂的有機教養,就是讓愛可以自由流動。流動的愛是活的,彼此有來有往,相互關心。愛與被愛本來就應該要對等,絕不是媽媽單方面付出、失去自我。因此,我讓孩子從小知道,媽媽給予他們愛與成長的空間;相對的,媽媽也需要你們的愛和休息的空間。我會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也會教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

我想,媽媽不需要過度強調母愛的偉大,或以為當媽媽就必須無止無盡地付出。其實,媽媽不必當超人,樣樣都要管、樣樣都要操心。我會讓孩子、先生知道我什麼時候需要他們的幫忙,某些部份我依賴先生,某些部份我依賴孩子,家裡每個人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很多媽媽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選擇有機的食品。媽媽讓孩子吃有機,自己的心靈也要有機,每天把自己心裡負面的毒素排出去,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需求並尋找協助,對媽媽的身心是不是比較健康呢?

就像避免改造植物的基因,養孩子也要養出孩子獨特的原貌。如果你的孩子是玫瑰花,就讓他開出玫瑰花的美麗,不必羨幕木棉花可以長得那麼高大。

記得有一回,我種了一顆不知名的種子,發芽之後,莖老是抽得好長,但就是不長葉子,我花了好長的時間等待和觀察,一度以為這顆種子營養不良,後來才發現那就是它存在的方式,它用自己本來的面貌活著。原來每一朵花,這一生都只為了自己原本的樣子而綻放。父母的職責不是把孩子從玫瑰花變成木棉花,而是幫助孩子活出他自己,開出這一生的美麗。

愛,是讓家中的每個人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媽媽不用自己的愛掌控孩子,也不至於在愛中操勞,讓自己成為犧牲品。

用「有機」的方式愛孩子,就像挖一口井,只要找對位置,自會冒出愛的湧泉,找到你和孩子心中的源頭活水。如同詩人紀伯侖所言:「愛所給予的,只是他自己;愛所取的,也只是取自他自己。愛不佔有,也不為人所佔。因為愛在愛中被滿足了。」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000

 

作者:黃淑文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專家/盧蘇偉:做快樂女人,別做管家婆
親子/「民族英雄」梁修身教養學-父親的愛總是默默的,卻清清楚楚
親子/彎彎&彎娘:海綿寶寶式教育法!教出「破億」瀏覽部落格天后
人物/張艾嘉:50歲後的人生,最成熟、最好的階段
面對自我/提出女性找到MeTime的10個方法

 

 


作者相關文章



家居設計的現場:我們都該懂的溫度與品味


臨萬坪人氣公園 北屯捷運宅吸睛


演繹形隨情感而生的靜奢主義!2025年居家衛浴趨勢


財報分析定心緒 不怕資訊洪流


談東生華文化─以人為本,企業如家;以藥傳愛,關懷為任


懂事的孩子最沉默:我們能否聽見?


美國多工作、少消費;中國多消費、少工作 也不會改變美中爭霸格局


烏克蘭拿礦產協議換零關稅 台灣要拿什麼換零關稅


巴菲特機會


【生活知識】杜絕「蟲蟲危機」 梅雨季消滅白蟻這樣做


伸出手,學會「聽」:共創友善世界


美債不會倒 聯準會主席不能開除 假議題測試萬九支撐


台灣主權基金


追求!三一東林轉型成功的奧秘


什麼是法拍屋?金拍屋?銀拍屋?鑽石屋?


江淑筠個展《集合元素》:在瞬間火花中凝視永恆


以一破千 山川戰法教你看穿主力控盤手法


就諦與印度男神 一起關心緬甸地震


鬧4年案荒 中科盼到小宅案降臨


2兆美元的債務缺口要靠盟友 川普急 日歐中俄不急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