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40歲,日子更好過的5種工作法  

俗話說:40不惑。但放在現今的職場,40歲以後的困惑,可能只多不少。有人隨年紀漸長,身價如老酒愈陳愈香;有人卻陷入「比上不足,比下不如」的窘境。究竟,決定兩者差異的分野在哪裡?如何完美跳越這個重要分水嶺?

40歲,日子更好過的5種工作法

如果以22~25歲跨入職場,65歲退休來計算,40多歲的年紀,剛好在這段職場旅程的中點,堪稱是個人職場的重要分水嶺。

為什麼說是分水嶺?因為進入40歲以後,再也不能用過往20、30多歲的方式來面對工作。40歲猶如是人生中體力與智慧兩條曲線的交叉點,再往後,體力與耐力開始下滑,相對地,工作經驗與智慧卻持續上升。

繼續用30多歲時,靠體力與耐力苦幹的工作方式,那麼,40歲這個點就變成每下愈況的「死亡交叉」;若轉換工作方式,讓經驗與智慧持續發揮,那麼,40歲以後的生涯,就等於跨過蒸蒸日上的「黃金交叉」。

日本著名生活經濟評論家川北義則,在《關鍵40歲》書中,用「中古車」與「古董車」來比喻兩者的差別。川北義則指出,有人像中古車,價值隨年紀年年降低,有人則像古董車,反而年年增值。古董車型的工作者,時時將智慧應用在工作上,別人難以取代,如同古董車在打造過程中,每個細節都是藝術,一點一滴都是心血。

究竟,什麼才是40多歲該有的工作方式與態度?

以舉辦企業研修課程為主的日本企管顧問公司EmaMay董事長大塚壽,在《40歲,好日子才開始》書中,提供了幾項參考做法。

自己找最能表現突出的決勝戰場

大塚壽指出,過了40歲以後,他開始發展出在某項領域成為日本第一的概念,把決勝戰場拉到自己最擅長、有利的領域。

例如,他認為在企管顧問這一塊,無法和大前研一相比,但他發現自己在企業法人行銷顧問與業務員實績訓練上,有機會成為日本第一。選擇強項的領域深耕,才能凸顯自己。

立可人事顧問科技事業群顧問諮詢總監鄧耀中,以他擔任獵人頭工作,面談過上萬名工作者的經驗分析,40歲以上風采迷人,讓人印象深刻的工作者,「都是具備insight,能提出化繁為簡的洞見,」他指出。關鍵來自鎖定自己的專長領域後,成為有自信的專家,真正變成這個戰場上讓別人叫得出來的名字。

果斷做出決策

過了40歲,經常開始扮演主管或是專案負責人的角色,被要求能夠快速做出正確決策。沒有人希望被貼上優柔寡斷、決策反覆的標籤。

台灣愛普生影像科技事業群副總經理呂理迪以自己的經驗為例,他認為,要提高決策速度,避免反覆修改,最重要的,是養成自己「多聽少講」的習慣,一方面讓團隊成員把意見與現況充分表達,掌握正確資訊;另方面,邊聽就可以邊想,用邏輯去推演各種可行方案,「這樣的決策,才會更solid(堅定、可被信賴),」他表示。有時反而能從團隊一片混亂中,找出更快速的解決方式,也不需要在後頭邊做邊修改。「隨時提醒自己不要衝動,還沒聽清楚就草率做決策,」呂理迪說。

文/李欣岳

【完整內容請見《cheers》144期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5步驟,聰明搞定低EQ老闆!

別再自以為幽默!10招關鍵場合說對話

還在用「揮汗吃土」的工作法嗎?立即測

4個錯誤示範,向壞老闆學管理

 

 


作者相關文章



感恩世新的撫育


仲夏好眠! 3款擺脫濕熱涼感降溫夏日寢具 打造輕盈涼爽睡眠體驗


傳揚台灣契作、與人共好文化 微熱山丘帶你感受回甘的人情味


AI取代不了的工作


AI世代下的親子閱讀陪伴者─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推動共讀25年


GB200需求強勁 聯電組團搶攻先進封裝商機


願望可以被收藏!呂英菖打造沉浸式願望宇宙 願望卡無限公司正式開張


坐擁「小而美」生活圈 「富廣夢溪石」自住家庭首選


ART FORMOSA 2025 全面升級 重返展館 引領夏季當代藝術風潮


改掉5個NG習慣 讓空間乾淨一整年!


感謝僑教政策 讓我們有助人的能力


以善念為創業根本 達勝科技始終走在市場最前端


關稅大限到了 第3季操作策略


拆解主力控盤手法 台指期達人自創心法勝率逾八成


晨昏四季,在家喝茶


怕電費貴不敢開冷氣?台電認證的十大冷氣省電方法


《2025年最新》益生菌到底怎麼選?專科醫師這樣建議!


把「願望」化成卡片 傳遞溫暖與祝福


匯率、關稅大限、以伊戰爭衝擊油價 鎖定高毛利AI股


中東危機衝擊市場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