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話題
-
文.洪寶山去(二○一八)年一部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再次開啟社會大眾對親子教育話題的關注,家長們也重新檢視自己教導孩子的方式。從市面上玲琅滿目的教養叢書來看,凸顯出國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且全心全意提供最佳的資源給下一
-
圖/陳德信 文/洪蘭 隔壁鄰居帶著她的小女兒去美國遊學了一年,現在回來了,小娃兒一年不見,長高了許多,英語說的字正腔圓,流利的很,可是她的母親依然是濃重的中式美語,沒有什麼進步。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人做的比孩子好
-
圖/shutterstock 文/康健雜誌社長李瑟 (上圖為示意畫面)台灣青少年孫安佐於美國賓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認罪「非美國公民持有武器罪」,協議美國政府沒收他持有的彈藥、自行組裝的半自動手槍等物件,將被遞解出境回台灣,除非獲准,
-
文/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少動」似乎是現代幼兒所面臨的「文明症」之一。在台灣,發現3~5歲兒童過重的比率高達23.9%(與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告的標準相比較)。「少動」的問題不僅
-
文/洪郁鈞採訪諮詢/全德中醫診所中醫師暨《跟著中醫爸爸調小兒體質》作者劉宗翰從孕期到孩子青春期之前,體質變化深受許多因素影響,雖然寶寶的先天體質在出生前已大致決定,但後天的培養與累積,仍有機會為寶寶未來的基礎體質加分。孕媽咪自我
過去平均每天約有4.6位孩子因事故而死亡,經由政府機關以及民間團體的宣導,目前的比例已降到0.8。但生命如此脆弱,略疏忽就可能發生
2015-12-04
熱愛日本藥妝的超人氣部落客Vera,自從有了寶寶ㄉㄨㄞㄉㄨㄞ之後,便開始努力挖掘婦幼聖品,研究事半功倍的育兒方法。為了讓孩子能夠親
2015-12-02
在產檯上會發生的狀況很多,即使現代醫療技術精良,還是有很多無法事前預測的產科急症,而肩難產就是醫師可能會面臨的重大挑戰。目前為止,
2015-11-25
家有特殊兒,父母必須投注比一般家庭更多的心力在孩子上,但無論孩子如何表現,用愛回應都是最好的教養方式,而掌握關鍵教養技巧與建立健康
2015-11-20
對於新手爸爸而言,角色轉換、新生兒的降臨、媽媽在孕期產後的照護等都是無形的壓力,有不少爸爸在寶寶出生後都有相同的困擾,我們在關注孕
2015-11-18
媽媽這個角色,從孩子一開始被定義「特殊」,就開啟了不同的教養命運。經常要承受長輩質疑是不會顧孩子,再來就是要應付親朋好友的過度熱心
2015-11-13
文/陳培英2015-09-18對劉家人而言,英語是通往世界的鑰匙,更是玩樂的工具,每次出國旅行都讓他們深刻體悟英語的重要。劉傳九年
2015-11-10
文/季常棣2015-09-18新北市多位國小、國中、高中校長,透過治校理念,賦與「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深刻含意。他們接力引導孩子
2015-11-05
B型肝炎,是台灣地區的流行疾病之一。平日只要照顧得宜,一般人都能和B肝和平共存;然而,對於孕媽咪和胎兒來說,只要一有不慎,B肝卻可
2015-11-04
文/陳培英2015-09-18家協結合家長會長、校長、老師及熱心教育人士維護學生受教權、及父母教育權的行使,關心政府教育政策,促進
2015-11-03
文/陳培英2015-09-182015年是新北市的「教育品質年」,在「以學生為主體」、「為教師增能」、「裝備優質環境」等方針下,追
2015-11-03
孕期頭痛是許多媽咪的痛楚,每當頭痛起來,擔心吃藥會影響到腹中胎兒,痛苦只能自己承擔,為了逃離頭痛的魔掌,專業醫師將教導孕媽咪減緩孕
2015-10-30
文/陳芳毓2015-09-18趕在放暑假前,我和《遠見雜誌》教育組兩位同事花了兩個月,跑遍臺灣北、中、南、東超過30所學校、拜訪近
2015-10-29
熱愛日本藥妝的超人氣部落客Vera,自從有了寶寶ㄉㄨㄞㄉㄨㄞ之後,便開始努力挖掘婦幼聖品,研究事半功倍的育兒方法。為了讓孩子能夠親
2015-10-28
康健編輯部小劑量、長時間暴露,即使微毒也會變劇毒,吞掉孩子的健康。從現在起,檢視並改變生活中各種壞習慣,做好每個小動作。1.以玻璃
2015-10-23
防治登革熱須從個人做起,從提升免疫能力到清潔居家環境,除了確實配合政府宣導,疑似感染時,也要與醫療院所密切合作,才有助於讓整體疫情
2015-10-23
1992年時,國際品格教育聯盟推出了「品格的六大支柱(sixpillarsofcharacter)」,提出「尊重(respect)
2015-10-21
很多家長問我,讓孩子琅琅上口的「巧虎」,對孩子身心發展,到底是好?是壞?我仔細看了卡通,也仔細看了一下正在看卡通的孩子們,我得提醒
2015-10-14
寶寶不吃,通常是媽媽最頭痛的問題之一,深怕孩子缺乏某些營養素長不高、長不壯,其實,只要是非病理性的厭奶行為,通常都是暫時性的生理反
2015-10-12
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黃偉俐建議,想要有一個情緒穩定的寶寶,父母應該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在照顧小孩的過程中要秉持著一致性、規律性及穩定
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