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90後創作者的虛實轉換─彭禹慈  

文.戴衣薰

當代藝術當前,作品的呈現更專注在創作者的思想轉換,抽象作品何嘗不是「具象」的體現。理善藝聚空間42.195Eco-manner參展藝術家彭禹慈,將繪畫作為視覺空間與精神思維的媒合地帶,在混沌的筆觸中架構出對外觀察的『潛意識』與自身內化的『繪畫語言』。微觀與宏觀的交叉感知,將觀察拆解至細微分子並於作品中匯集呈現,藉由本次展覽探索90後創作者拿捏虛實轉換的創作手法。

繪畫是視覺空間與精神思維的媒合地帶

彭禹慈,1996生於台灣台中,2018年取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藝術學士學位,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主修繪畫。將繪畫作為一處視覺空間與精神思維的媒合地帶,作品專注於創作過程中的精神心理探索,以及對與現實的反向進行造型蒐集。作品中藉由碎形線條的積層,隱現出完形整體與尺度之間豐富的信息想像,在多所留白之處凸顯負向空間的隱性張力,並在混沌的筆觸中架構出潛意識與繪畫語言的滲透融合,展現其關注創作思維上的概念—摺曲的繪畫觀the folding perspective of painting,將單子、摺曲的概念視為空間(畫布上的留白產生的菱形空間)、運動(繪畫操作筆勢)和時間的折疊,也解讀這個世界是一個無限折疊的身體,在壓縮的時間跟空間中編織,在當中看見,自我凹折,而又重回過頭來看,無窮的放大,都會看到同樣的東西,每個細節卻是它自己,如同語言的功能,自我奠定的雙重性,再現了再現,才再現了對象,使再現時被重覆。

液面平板作為主題呈現

「物質的每一部分都可以被構思為一個遍地長滿植物的花園,和水中游魚攢動的池塘。而植物的每個枝杈、動物的每個肢體、它的每一滴汁液都又是這樣一個花園和這樣一個池塘。」萊布尼茲《單子論》Leibniz,La monadologie,§67。本次為理善藝聚空間全新打造的繪畫作品100號作品《液面平板|affective flattening》,呼應理善藝聚的識別設計「」—對話,以及展覽主軸—『永續發展』的概念上出發,在畫布的邊框保留原先畫布底的質地,以一個邊界框架去特寫其所觀察的世界,在作品製作上,以被廣範使用的亞麻布料,作品撐起的表面張力以自製的兔膠和碳酸鈣的自製吸收性畫布底,以盡量減少工廠上加工的痕跡,以創作者手工製作為優先,透過此舉達到支持環保永續的概念。

碎形本身不一定是消極的,它也可以擁有積極的意涵

彭禹慈在創作手法上,碎形筆觸的繪畫手勢中任何折曲,一彎、一折、一凹,鋪滿在空間裡,而這個畫布平面空間一開始本身卻是『去折曲』空間,折曲也意味著曾經有力量作用於此,也可能意味著力量曾經經過,彷彿是痕跡的製圖,調動的是時間性。作品視覺上,回應到其觀察對象—雙重性空間,於是在2021開啟新的創作系列計畫,以集中式觀察其身處的世界,並將系列名稱定為:《積水》,這個命名有一種視角上的詮釋,從我們雙腳去看比地面更凹陷的空間,思考著有凹陷便有可能存在,也看透液面折射的虛實景觀,也能反應到外部真實,也是可以很平靜的,同時也是可以被攪亂的。

(本文作者戴衣薰為理善國際關懷協會秘書長/理善藝聚空間主理人)

▊彭禹慈《液面平板》創作過程


作者相關文章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