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地與天,家的高度  

前言:算算,自2013年末小宅全面翻修、重新入住至今已超過十載,此刻,即將舉步邁入下一階段當口,回顧昔年種種以至這一路以來的此中生活點滴,俯拾盡是甘美回憶。

遂而想起,當時紀錄居家重構歷程的《家的模樣》一書中還有些篇章未曾在網站上張貼過,故決定再找出來,略做修飾改寫後與大夥兒分享,以為留記:

開始注意到天花板高度,從我離開台南、北上定居開始。

和大多數傳統南部小孩一樣,自小在頂天立地透天厝裡自在長大,一整棟都是我家,其實很少意識到天花板的存在。

直到開始在集合式公寓大樓裡過活,這才驚訝發現,原來高高寬朗的樓高並非理所當然,擁擠城市生活,不僅寸土寸金,從地到天都由來不易都奢侈,天花板自然不可能高。

尤其再扣掉橫樑、管道以及室內裝潢另外加釘的木作天花,有些更是低得彷彿伸手可及,一整片沈沈罩頂,叫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後來,在室內設計雜誌裡工作,接觸到實際的樓高數字:2米6是尋常,2米4也偶見,2米8上佳,能達3米,則彷彿施了莫大恩惠,可以房產廣告上大打特打……若到3米4,嗯,則大多已跨入所謂夾層住宅領域,謹慎小心為妙。

我永遠記得,當年初初落腳台北時的第一個住處,母親從台南來探,不料才一進門,便瞬即楞住驚呼:「好低!天花板怎麼這麼低!」一面還忍不住倉皇舉起雙手護頭:「而且,上面還有別人走動的聲音……」

讓我登時感嘆不已──為都會賦居的侷促,也為過去曾經擁有卻從未自覺到的高闊的幸福。

事實上,絕非母親反應過度,就連我自己,北來這麼多年了,不單單在自己住的地方,每每踏進任何一處居宅、任何一處空間,我仍常下意識地抬頭度量天花。

就連外頭路上走,也常突地留意到某棟建物各樓層似比隔鄰高些,於是不知不覺停下腳步多瞧兩眼,心裡暗讚不錯不錯應是幢好宅。

──值得玩味是,姑且不論南部當然一片透天厝天下,台北呢,這等「好宅」往往甚少出現在較新建案上(當然超頂級豪宅不算),通常樓層越高戶數越多造型越頭角崢嶸越差,反是數十年以上樸樸素素老公寓表現傑出,天花高高格局方正,讓人多生幾分好感。

因此後來,選辦公室選店面選住宅,樓板高度始終列為我的關鍵考量之一;施工上也常在此錙銖必較,木作天花能怎麼少就怎麼少,整體高度能留多高就留多高。

所以近三十年前,與現在居住的這房宅邂逅之初,其實一見傾心原因不單單臨河景觀,還有高達3米1的樓高。

幾乎是一見就喜歡!不只水平橫向的寬敞,還有上下垂直的高朗,空間裕足,從尺度到心靈到風與光與此中聲音氣息都有了流通和呼吸的餘地;這家,方能真正自在舒坦。

最重要是,規劃上設計上也才足夠揮灑。

既有建物的限制,八九〇年代建物尋常可見的問題,窗線與陽台女兒牆都有半人高,普通市區內住宅還可視作有迴護隱私之必要,但明明前方一望無際有天光有景觀,就不能不對此跌足憾恨硬生生擋掉一半……

最要命是人在窗前,站立時還能從容賞景,但一坐下,視線更不幸巧巧與牆線與窗線齊平,非常殺風景,更加掃興懊惱。

好在樓板夠高。因而從最早入住開始,只要是靠窗處都一律要求架高;前代設計架高30公分,現在則為25公分,確保人在椅榻上都能有一無窒礙完完整整窗景可賞。

特別這回,還進一步將一連排臨窗公共區域之機能屬性與起居動線都一併列入考量:起居室、餐桌、書房等需要長坐的區域全數安排在窗畔架高處,日常多半站立走動的廚房則維持原樣,兩方視線視野都能兼顧圓全,也保留一定比例的樓高優勢。

──最妙是,不僅因此隨階距落差將休憩和機能空間一線斷開,有界定有區隔有錯落;若從高處這方看,「下沉」的廚房區竟宛如一方「池塘」,「中島」成為名符其實一座「島」,趣味滿滿!

《原文出處》地與天,家的高度
《延伸閱讀》好生奢華,我的書房

※本文由《Yilan美食生活玩家》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訂閱《Yilan美食生活玩家》電子報


作者相關文章



合隆毛廠傳承五代持續創新轉型 延續消費者對羽絨的情感價值


地與天,家的高度


半導體展聚焦


綠奢之境「之序」 國際新奢寓所 引領居住哲學邁向嶄新篇章


從家族糕餅香走出來的品牌逆襲:簡單李,把台灣味做成世界禮物


機器人新大腦 新標的股IPC、電源崛起 研華被嚴重低估 台達電上看千元


塑膠抽屜怎麼選?整理師深度解析三大類抽屜優缺


在青春的起跑線上為夢想備足燃料


鮑爾「唱鴿」激勵股市


就諦書屋 寫一本給台灣的情書


重建400天!仁愛鄉新武界橋災後交通命脈復通


農曆七月鬼月可以買房嗎?


亞果創建北中南遊艇生活網 帶台灣民眾領略海洋風貌


AI眼鏡瘋潮來了


主權基金選股大解密 法人布局財報靚股 卡位九月降息資金行情


三穩國際獨創數位內容加密技術 為「產業、發行、消費」創造三贏


AI 動能加持 台股ETF績效強強滾


微光匯聚成希望:一起夢想8月募款專案,溫暖守護在地弱勢


別花錢討罵!幫爸媽裝修別做這5件事


閱讀130本書後的洞察與實踐─大黑松小倆口總經理邱義榮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