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構築一片美術館廣場上的森林!北美館2024 X-site計畫:林木林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主辦之第11屆「X-site計畫」已於5月11日開展,跨領域團隊「感想工作室」(office one senses, OOS)從繁茂枝葉相互疊襯的想像之中汲取靈感,將森林的恆常意象與細碎光影轉化為動態建築空間《林木林》(Analogue Forest),邀請觀眾遊走於一片透過類比自然而幻化出的森林。

擷取漫步林中的記憶 創造流動開放的自由建築

《林木林》坐落於北美館前的戶外廣場,環境主要以青色的蛇紋岩板鋪就而成,被周邊繁雜的交通網絡與人造景觀所圍繞,並夾雜著零星的自然。基地由階梯劃分成三段高度遞進的平台,同時也是訪客步行至美術館主入口的必經之地。團隊透過類比的手法,擷取漫步林中的體感記憶與空間經驗,為夏日裡如織的遊人創造出舒適、且流動開放的自由建築。

作品整體由25座不時微動的樹柱及一片幾近無重量的黑色網布屋頂所構成,在北美館戶外廣場強烈的日照和簡明的空間秩序下,盡可能地定義出大面積的遮蔭;為固定幾乎沒有重量的頂棚,整體建築的量體大都集中在各個以「自由站立」(free standing)置放的無基礎柱體上。單元本體由花旗松集成材以強化螺栓與五金組件接合而成,趨近中心的單元隨著高度與重量的增加而漸趨恆定;中央的柱體則同時作為整體空間的核心,伴隨向四面降下的棚帳,串聯成相互牽動與平衡的柱網結構系統。在類比森林的同時,也擬合了以秩序理性為底的基本(fundamental)之建造經驗與建構語彙。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樹柱在其中創造了一個多向的異質性場域,除允許風、光、水進入內部空間,訪客在這座「森林」中亦能深入漫遊,或穿越或停留。在動態互動層面上,柱體將隨著風力、雨水甚至人群的觸碰等外力,而產生微小的搖擺與轉向,伴隨著光影於通透針織網布中游移的過程,呈現出層次多變的移動風貌。巨大的量體也將觀眾從複雜的城市環境中切分開來,並建構出一幅漫步在本未存於此地的森林場景。

獲獎團隊表示:「這座(美術館)廣場作為城市中一處蒸騰浮動的空白,我們決定為人們帶來一座臨時的森林,它矗立在離土的迷惘之中,並化為了一種未知——進入這座森林的人們從城市的脈絡中脫離,樹柱的搖擺之間,是探索的起點亦是歸處。」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郭雪湖《圓山附近》為靈感的《森華計畫》

本屆X-site計畫更以北美館館藏作品——郭雪湖《圓山附近》為靈感,推出公眾系列活動《森華計畫》。以畫作為軸心、共學走讀為起點,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從視覺表現、聲音創作和身體感知等藝術視角,拓展《林木林》類比森林的概念。透過《森學-橋的另一邊是木》現地踏查的自然養分、《森寫-借鏡之地》夜光油墨書寫的視覺符號化、《森響-聲林記憶》呈現的聲音抽象重組,以及《森講-我是一棵移動的樹》講座所探討的森林共感之中,重返自身與自然間的多維連結。

X-site計畫自2014年開始以戶外廣場為基地,X蘊含著未知數,期待揉雜當代性、實驗性與公共性,為鼓勵跨域、整合多元藝術類型與議題研究的創作計畫。5月12日(日)另規劃「X-site 林木林 | 藝術家座談會」,感想工作室團隊將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助理教授漆志剛、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合夥建築師吳承軒,從不同視角分享和暢談X-site計畫的創作實踐與實驗潛能,以及公眾與空間裝置間存有的張力與可能性。相關活動敬請留意北美館官網及臉書專頁資訊。

▲「感想工作室」團隊合影。(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林木林》(Analogue Forest)

展出日期:2024/05/11(六)- 2024/07/2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彙整編輯:May

圖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作者相關文章



歐美風格收納設計|5 款室內風格✕5 大收納機能整合指南


訂製美型收納交織柔光序曲,企業主的新古典私宅展現美學與機能的黃金比


坪數小玄關就沒搞頭嗎?四大QA解析小宅玄關設計,收納、動線、空間感與風水一次到位


〔開箱影片〕60坪透天日式侘寂宅,更衣室、吧檯還有海量收納,日式質感氛圍美宅


收納也能很有型!三個收納美學把機能藏進風格設計裡


【哎!早知道…EP5】 兩間住宅合而為一好麻煩?有過初次裝修好經驗,第二間雙拼宅也能安心交給他


單層大器 × 複層藝境,奇逸設計演繹豪宅的經典質感


單身、小家庭必看!自炊族、輕食族的3款社交型餐廚靈感


裝潢完還是差一點? 3 個軟裝設計關鍵鋪墊夢幻歐宅最後一哩路


量身訂製的豪宅藝術,330坪居所演繹優雅大器


從玫瑰天花到庭院泳池,星葉設計展演豪宅多重表情


【哎!早知道…EP4】 可靠的裝潢設計師怎麼找?與其花時間爬文比較,參考朋友經驗、找到有共鳴的設計師才正確!


小坪數也能住的超療癒,20 坪以下空間的巧思運用與放大術


2025豪宅設計未來趨勢|台灣十大豪宅高訂奢華新高度,繽紛設計定義頂級生活美學


5大QA解答舊屋變潮宅!4間老屋翻新裝修實例,找設計師做這些,新家原地封神?!還有替代方案省預算~


開放式中島與多功能餐桌,從烹飪到聚會讓廚房成為家的舞台


〔開箱影片〕23坪奶茶色自然風格宅,裸樑設計及格局改動變出小臥榻讓新成屋更有魅力


電子衣櫥是智商稅還是生活必備?入手前必看優缺點&挑選指南,讓你一次搞懂電子衣櫥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什麼是日式生活美學?不只是裝修上的視覺風格,而是以細節建構五感最佳體驗


從自由到自然,從閱讀到靜心:日作設計的5個空間提案,不只是住,更是療癒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