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讓房價下降了嗎?
奢侈稅議題進行一個多月以來,市場訊息顯得有點紊亂,來人大減、房價降價?來人未減、房價沒降?屋主價格開始鬆動?建商開始推出特惠方案?到底奢侈稅對市場影響的真相為何?民眾霧裡看花霧煞煞。近日房仲業推出的奢侈稅降價特惠方案,甚至還登上電視廣告,大打降價牌,花大手筆打電視廣告,吸引目前猶豫不決的迷惘買方,相對於行銷成本,效果如何尚不知,但確定的是,仲介業者為了吸納所剩不多的買方,真的是各出奇招。先不論日前傳出因為搶買方而登上社會版面的仲介鬥毆事件,在買方大減的前提下,市場一下子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不但是業者要適應,連消費者也要重新調整心態。仲介目前推出的降價宣傳,無論是電視廣告、櫥窗廣告或是電線桿DM,都傳達同樣的訊息:房價已經下降了,趕緊進來搶便宜,真的是這樣嗎?時機點是否適合也許有爭議,不過就操作的手法來看,是有盲點的。屋主委託仲介銷售的過程中,抵定底價是最重要的關鍵之一,當屋主確定好底價之後,便簽下委託合約書,委請仲介業者幫忙銷售。對屋主來說,只要仲介的賣價能達到委託價,仲介如何開價、與買方如何來回議價等等,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能賣到我要的價格。因此當屋主訂定委託價之後,開價通常便交由仲介處理,開價與底價之間的差異,普遍大約在2成左右,也就是說,由仲介提出開價金額,頂多再給屋主確認一下。因此現在所說的降價,就是調降開價,如果底價設為1200萬,開價可能為1500萬,現在提出降價,開價由1500萬下降為1400萬、或是1350萬,感覺上好像下降了100萬至150萬,但是實際上底價卻不一定有調降,這就是許多民眾認為好像沒有降價的主因。建商代銷對於預售屋及新成屋的價格,也是未見鬆動,開價開的老高,有的一進門就自砍10萬,在來慢慢喬那剩下的10%-15%的議價,這10萬的開價落差,就會便成外傳的降價空間。奢侈稅的實施日期,從7月1日提前到6月1日,讓賣方更加措手不及,是否會因為在時間壓力下,更迫於讓賣方降價更多以求快速脫手?恐怕也是不容易,畢竟現在的多數賣方口袋都不淺,被迫降價的賣方應該為數有限。價格,最後還是要回歸到市場供需,供需才是真正的價格決定者。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www.myhousin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