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房市的金「龍」風暴 明年1月搶額度交屋?  

文.洪寶山

9月19日凌晨二點聯準會降息二碼,同日17點台灣央行理監事會議調升存款準備率一碼,前者有利股市資金行情,後者緊縮銀行放貸空間。道瓊指數9月19日收盤創42160.91點新高,9月20日台股營建類股指數收跌-6.26%,盤中581.75低點接近8月6日的564.56前低點,如果加上5月23日的569.24點收盤價,營建類股指數已經在半年線附近來回三、四次,這是最後的探底測試嗎?

管制寬限期 降低投機炒房買盤

四年第七度信用管制,從這次央行的信用管制措施來看,是前六次打房措施的加總,市場稱為「史上最嚴限貸令」,又戲稱為龍年的金「龍」風暴,營建類股收盤跌幅超過9%的個股共26家,統計共有富裔、興富發、昇益、長虹、潤隆、欣巴巴、華友聯、名軒、全坤建、京城、冠德、永信建、新潤、隆大、富旺、聯上、瑞築、三地開發、新美齊、鑫龍騰、大城地產、綠意、達麗、皇翔、富宇、遠雄等。

營建類股市值前20大個股當中,跌幅超過9%的個股就佔了11家,這11家當中跌破半年線支撐的有遠雄、長虹、冠德、達麗、華友聯等,比例相當高,換言之,從營建權值股的技術面角度,半年線支撐已經轉弱。

從央行打房的決心來看,光是名下已經有房無貸款者,再貸款購房時就沒有寬限期這條,就嚇壞全市場,這招打蛇打在七寸上,正中投資者跟投機客的要害,其實要不是新青安房貸是財政部所管,估計這波限貸令可能連新青安房貸的五年寬限期一併縮減,恢復到舊青安房貸的三年寬限期,那才叫史上最嚴限貸令。無論如何,管制寬限期的確是會降低投機炒房的買盤。

台北市在柯文哲執政時期,人口還有271萬餘人,今年最新的人口數是248萬餘人,近十年少了32萬餘人,撇開疫情期間往生或戶口遷出等因素,這些走出台北市的移居者正是抬高中南部房價的主力買盤之一。

如果以換屋的角度,台北市大安區、信義區的中古屋平均市價約在一坪80-90萬元,以30坪計算,大約2400-2700萬元之間,如果移居到中南部買40-50萬元的新成屋,大約可換得48-60坪或54-67.5坪,但是新成屋的公設比最低都超過30%。

以台北市中古屋換中南部新屋 

換言之,實際上室內空間約33.6-42坪或37.8-47.25坪,現在買房很少不買停車位的,所以空間還會再小一點,差不多就是拿台北市的中古屋到中南部買新屋,達到台北市夢幻中的都更條件,即室內一坪換一坪,外加一個車位。

前幾天台北市都更處表示,將舉辦多場說明會,跟屋主或地主溝通,打破「一坪換一坪」的迷思,這表示將來會有更多的年輕人會走出台北市,或許有一天,當中南部人口超過雙北市時,遷都的議題就成熟了,不過這扯遠了,回到央行的取消寬限期這條限制。

試算一間總價2400萬元的新成屋,自備款五成,貸款1200萬元,30年期,假設固定利率2%,無寬限期,銀行手續費3000元,本息平均攤還,第1-359個月須繳4萬4354元,如果以一般財經專家建議房貸金額控制在家庭收入的35%以內,也就是說,月收入不到12萬7千元或年收入低於152萬元的家庭是買不起一間2400萬元的新成屋。

供得起房貸的門檻

這門檻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因為根據主計處公布資料顯示,2023年平均每戶所得收入者人數為1.8人,所得收入總計為137萬5097元,大約相差14萬元跨過供房貸的門檻,雙薪家庭平常省吃儉用一下可能就跨過門檻了,難怪台灣人消費這麼講究CP值。

再來看看房價的變化,根據國泰建設的房地產指數所示,2004年第一季全國個案標準單價每坪15.94萬元,台北市個案標準單價每坪34.83萬元,台北縣個案標準單價每坪15.69萬元,桃竹地區個案標準單價每坪11.81萬元,台中都會區個案標準單價每坪13.61萬元,台南高雄地區個案標準單價每坪10萬元。

再對比2024年第二季六都的價格,台北市市場平均成交單價一坪127.2萬元(單位下同),新北市市場平均成交單價59.7萬元,桃園市市場平均成交單價42.5萬元,新竹市市場平均成交單價53.6萬元,台中市市場平均成交單價48.1萬元,台南市市場平均成交單價36.7萬元,高雄市市場平均成交單價37萬元。

台灣薪資凍漲20跟不上房價漲幅

過去二十年六個月,台北市的平均房價年化報酬率約6.5%,新北市的平均房價年化報酬率約6.8%,桃園市的平均房價年化報酬率約6.5%,新竹市的平均房價年化報酬率約7.8%,台中市的平均房價年化報酬率約6.5%,台南市的平均房價年化報酬率約6.68%,高雄市的平均房價年化報酬率約6.7%。

再來看看薪資的變化,根據主計處公布,2004年台灣平均每戶家庭所得收入總計為107萬4665元,到了2023年為137萬5097元,也就是說,過去二十年的薪資年化成長率大約是1.3%,低於央行設定的通膨率2%,英特爾跟三星拚不過台積電,更能理解為什麼建商抬高價錢,買房者也只能勒緊褲帶,閉眼咬牙買下去。

住房通膨 美通膨降溫最大障礙

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到台灣人秉性有多善良、多麼的任勞任怨。難怪市場會瀰漫著一種央行打房無用論,房價只會越打越高。買房者也相信房價只會漲、不會跌,因為物價只會越來越高,買房可以保值,市場流傳著一個笑話:「每次央行打房嚇一跳,順手買房壓壓驚。」對有錢人來說,每次的央行打房成為下次撿便宜的機會。

聯準會9月的會後聲明提到,住房通膨是目前美國通膨降溫的最大障礙,而且聯準會點陣圖顯示2026年中的利率落點是2.9%,同時強調未來超低利率環境可能不再,暗喻通膨僵固性。

建築成本居高不下 房價最多不跌或小跌

再看台灣央行表示,通膨仍高,通膨率未降到1.5%以下,央行重貼現率將維持在相對高位,這點應該跟美國一樣來自住房的通膨壓力仍大有關。不過筆者更相信,即便台灣的通膨率降到1.5%以下,建商還是會喊缺工、缺料,建築成本居高不下,所以房價頂多就是維持不跌或是小跌。

那麼可不可以換個方式,既然大家都不想房價下跌,薪資可以提高嗎?以前薪資能夠凍漲二十年,未來房價能不能凍漲二十年,並且讓薪資上漲二十年呢?也不用調漲太多,就以過去二十年房價年化報酬率6.5%做為「家庭總所得收入」每年調整薪資的參考基準,讓薪資跟上房價漲幅,應該是每個政府照顧人民的最佳表現吧。


作者相關文章



願望可以被收藏!呂英菖打造沉浸式願望宇宙 願望卡無限公司正式開張


坐擁「小而美」生活圈 「富廣夢溪石」自住家庭首選


ART FORMOSA 2025 全面升級 重返展館 引領夏季當代藝術風潮


改掉5個NG習慣 讓空間乾淨一整年!


感謝僑教政策 讓我們有助人的能力


以善念為創業根本 達勝科技始終走在市場最前端


關稅大限到了 第3季操作策略


拆解主力控盤手法 台指期達人自創心法勝率逾八成


晨昏四季,在家喝茶


怕電費貴不敢開冷氣?台電認證的十大冷氣省電方法


《2025年最新》益生菌到底怎麼選?專科醫師這樣建議!


把「願望」化成卡片 傳遞溫暖與祝福


匯率、關稅大限、以伊戰爭衝擊油價 鎖定高毛利AI股


中東危機衝擊市場


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誕生


防颱措施做好了嗎?快確認8大必做防颱安全措施


《許願先生─願望卡無限公司》:把願望做成卡,讓魔法成為收藏


AI新十大建設


作帳行情升溫 台積電重返千元點火 AI台灣蓄勢衝


台灣在亞太基因定序產業鏈上不能缺席!基龍米克斯攜手NGS龍頭廠 打造亞太基因定序中心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