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全球最低企業稅 對台股有何影響  

文.洪寶山

二○二○年突然爆發的COVID-19疫情,讓全球經濟的起點回歸到一致,可以說當下各國政府都努力試圖讓經濟活動回復到二○一九年的狀態,只是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個疫情至少拖個一至二年,因為沒人敢保證,接種了疫苗就可終身免疫,更不知道變異中的新冠病毒,超強傳染力還會持續多久,這一切得等到今年冬天才有答案。

通膨回歸元年 擁抱大宗商品

在這個背景下,美國就有理由繼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與舉債刺激經濟,但是股民們會發現,通膨的威脅越來越近,因此一開始,開宗明義的告訴大家,二○二一年是通膨回歸的元年,大家要做好資產配置,擁抱大宗商品、遠離科技股。

聯準會在二○二○年三月一口氣祭出無限量貨幣寬鬆政策,之後聯準會的動作就比較少,反倒是拜登從去年底火速推出九千億美元的紓困案,今年初又通過了1.9兆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還有二兆美元的基建計畫在國會中等待表決,甚至把教育、醫療等一起包裹起來表決的話,還可能擴張到四兆美元,可說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美元量化寬鬆,這還不包括川普在二○二○年推出的三兆美元紓困方案。應該會有人好奇,美國到底可以舉債到什麼樣的地步?聯準會這台印鈔機真的可以無限量供應美元嗎?

美國聯邦赤字 即將超過GDP

聯準會發行貨幣是拿美國政府的稅收當信用基礎,對應著政府債務多寡程度而決定發行量,一般來說債務餘額不超過GDP的70%最好,如果債務餘額達到GDP的100%,觸及重大金融危機的警戒線,像二○一三年歐債危機時,歐豬五國債務餘額超過GDP的150%,就會發生債券信用危機。美國二○二○年財政年度的聯邦赤字將達3.3兆美元,佔GDP的98%,是二○一九年的三倍以上。上次美國債務超過GDP是二戰的一九四六年,佔GDP的106%。

由於政府的債務一般平均分十年償還,如果債務餘額超過GDP的150%,每年就要償還GDP的15%,而全部債務餘額每年的利息哪怕只有2%,總量也會達到GDP的3%,加在一起就超過GDP的18%。而在美國的稅制下,40%稅收被美國州郡縣拿走,聯邦政府可以拿到的稅收實際上只能占到GDP的18%,這表示在公務人員不吃不喝的情況下,聯邦政府的稅收僅能償還本息。

訂最低企業稅 善控美債規模

從這個角度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拜登在推出二兆美元基建計畫的同時,又夾帶了調高企業稅到28%,企業的海外利潤最低稅從原來的10.5%提高到21%的條件,經過仔細估算,如果能夠將企業稅調高到25%,則額外增加的稅收約等於基建計畫的二兆美元舉債,如此美債規模仍在可控的邊緣。

不過,這有個前提,就是美企乖乖的繳稅,這應該很難,試問有哪個富人不避稅,是吧?所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四月五日才會表示,美國正在與G20經濟體合作並呼籲共同設定全球最低企業稅,防止企業為避稅而搬遷,轉至更低的稅區。對台灣而言,既不是金融自由港,也不是貿易自由港,所以國際大企業是沒有動機因為避稅而搬遷到台灣。

但是從美國力推全球企業稅的動作來看,暗示著拜登政府為了振興經濟,在二兆美元基建計畫之後,可能後續還有舉債的動作。二○○一年柯林頓卸任總統時,美國國債總額不過5.7兆美元,二○○九年小布希卸任時,已經達到10.6兆美元,二○一七年歐巴馬卸任時則是19.4兆美元,而二○二○年底川普任期末,美國國債已經達到27兆美元的總額。

美國輸出通膨 大宗商品走強

近二十年來,美國債務總額大概是以每八年膨脹一倍的速度在增長,如果拜登連任做滿八年,美國國債可能達到40-45兆美元總額,這麼龐大的債務,必然造成弱勢美元,利多大宗商品。

換言之,二○二○年至今,甚至聯準會宣示的二○二三年底之前不升息的超量化寬鬆所帶來的通貨膨脹,相比以往美國歷次面對經濟危機時的量化寬鬆的影響,會持續更長的時間,簡單說,未來的股市投資邏輯就是─美國輸出通膨。

對照台股第二季盤勢變化,明顯發現造紙、鋼鐵、塑化、航運等跟大宗商品相關的類股走強,雖然還不清楚疫情對於電子類股「五窮、六絕、七上吊」的效應為何,但從中鋼四月十四日爆出47萬9742張單日成交量,創歷史天量攻上漲停,可知人氣風向已經從電子轉向大宗商品。

01-理財周刊發行人-洪寶山


作者相關文章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