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蘋果新機即將發表 對台股有助漲?  

———————

廖恩平

.現任:統一期貨投資顧問部經理

.經歷:證券/期貨分析師

              非凡、東森財經節目來賓

              中央、台北、宜蘭等多所大專院校講師

.專長:國際經濟情勢分析、期權策略交易、程式交易

———————-

在9月15日蘋果的秋季發表會上,如事前各界預測,受到疫情衝擊的影響iPhone 12將延後上市,線上發表會上僅看到新款iPad和Apple Watch的蹤影。儘管評論對iPad Air具有較高的評價,但果迷仍難掩不見iPhone新機的失望,蘋果(AAPL)股價也自消息傳出iPhone 12推遲上市的消息後,持續走弱。

但近期有市場消息指出,蘋果將在10月13日發表iPhone 12新款手機,並於10月16日起開放預購。許多人紛紛表達了對於蘋果新機的期待,甚至有許多研究機構開始對於新機推出後對股價影響的預測。然而蘋果新機的推出,真的會激勵蘋果股價走高重新返回八月股票分割前的高峰,乃至於激勵台股走高嗎?

iPhone營收佔比逐年下滑 服務及穿戴裝置重要性持續攀升

觀察近年來蘋果的整體營收結構,可以發現在2015年時,「iPhone」的營收佔比來到最高峰的66.3%,而後開始逐年降低到了今(2020)年前三季,下滑到53.1%創下新低紀錄。反觀「服務」及「穿戴裝置」的佔比出現了大幅提升,從2015年分別為8.5%及4.3%,上升到今年的18.7%及10.8%,兩者合計已接近三成水準,在這一消一長之間可以看到蘋果營運重心的轉變。

若以營收絕對數字而言,iPhone的營收高峰則是落在了2018年,全年有高達近1650億美元的數字,主要是受到前一年iPhone X首次以全屏幕的造型亮相,並搭載了臉部辨識系統,吸引了不少市場目光,也帶動了一波換機潮。

但即便如此,在「iPhone」系列的營收佔比上,相較於前一年也僅僅出現了不到0.5%的小幅彈升,隨後恢復了佔比逐年下滑的趨勢,顯見「iPhone」系列在未來對於蘋果的重要性也漸漸減弱,而蘋果也逐漸的由實體商品的銷售者,轉向提供更多軟體服務轉型。因此,對相關供應鏈的影響力,自然也會慢慢下滑。雖然這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但趨勢是明顯且不可扭轉的,我們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

05-財經趨勢透視鏡-蘋果各類營收結構

新機發表 股價不漲反跌

若我們實際檢驗過往蘋果新機發表後的股價表現,會發現多數的狀況下,於發表會前蘋果股價較易上漲,但在發表會後,卻以下跌機率較高。同樣的,台股在蘋果供應鏈龐大勢力的影響下,加權指數也有類似的現象發生。

其中僅在2019年的iPhone 11發表後,蘋果股價及台股雙雙出現了持續性的大漲走勢。但若對於2019年的iPhone 11發表還有印象的讀者應該會記得,因為前一代iPhone XS系列的天價定價策略,招致了大量的負面評價,即便最便宜的iPhone XR入門款也要749美元,XS系列甚至要999美元起步。而iPhone 11則顯然記取了這項教訓,入門款調降至699美元,這也是iPhone 問世以來首次的調降售價舉動,超乎市場預期的訂價,使投資人出現了積極的買進相關股票動作。

若排除這次的「例外事件」,我們會發現蘋果新機上市對於股價來講並不是利多消息,甚至可略為偏向於利空解讀,會造成這樣的原因不外乎是「利多出盡」所致。因為蘋果習慣在新機上市前,透過各種市場傳言、網路推測功能文章或是渲染圖等等藉以造勢,使市場在上市前對新機發表多有期待。各大研究機構也都紛紛釋出相關研究報告,推估新機可能會帶來的效益,使投資人瘋狂買進。等到期待已經一一實現,且沒有超乎預期的亮眼表現,自然會有一波收割的賣壓湧現,壓低股價自然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美大選不確定性升高 台股欲漲不易

在結合了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近年蘋果不斷的調整營收比重,iPhone營收佔比持續下滑,而在服務及穿戴裝置則反向上升。這樣的趨勢會使iPhone銷售狀況對蘋果整體獲利的影響持續降低,連帶的對於股價的影響力也有同樣的效果。再加上過往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期待蘋果新機上市對股價的推升是很難實現的,我們應該要拋開這樣的不切實際的期待。

時序進入十月,距離美大選日益逼近。在川普與拜登選戰進入白熱化的狀況下,川普很可能會有「意外之舉」擾亂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無法排除,再加上今年三月以來的股市反彈又快又急,股價來到了歷史高位附近,想再持續走高難度驟增,回檔風險上升。此時,多數投資人早已獲利滿滿,既然預期當下的風險已無法帶來相對應的報酬,資金自然較傾向選擇退場觀望,使股市缺乏推升力道。

台股在經過了長達兩個月的震盪盤頭過後,勢必需要一些時間與空間來調整步伐。等待美大選結束,不確定因素去除,再配合年底聖誕節傳統旺季、消費需求回溫,此時才是股市重整腳步展開另一波攻勢的時機。

投資人不妨耐心等待,調整手中投資部位,靜待下一次行情的來臨。若持股較多的投資人,也應建立適當的避險部位,為自己的財富加上一道保險,方能持盈保泰!

 


作者相關文章



打詐仍須努力


家居設計的現場:我們都該懂的溫度與品味


臨萬坪人氣公園 北屯捷運宅吸睛


演繹形隨情感而生的靜奢主義!2025年居家衛浴趨勢


財報分析定心緒 不怕資訊洪流


談東生華文化─以人為本,企業如家;以藥傳愛,關懷為任


懂事的孩子最沉默:我們能否聽見?


美國多工作、少消費;中國多消費、少工作 也不會改變美中爭霸格局


烏克蘭拿礦產協議換零關稅 台灣要拿什麼換零關稅


巴菲特機會


【生活知識】杜絕「蟲蟲危機」 梅雨季消滅白蟻這樣做


伸出手,學會「聽」:共創友善世界


美債不會倒 聯準會主席不能開除 假議題測試萬九支撐


台灣主權基金


追求!三一東林轉型成功的奧秘


什麼是法拍屋?金拍屋?銀拍屋?鑽石屋?


江淑筠個展《集合元素》:在瞬間火花中凝視永恆


以一破千 山川戰法教你看穿主力控盤手法


就諦與印度男神 一起關心緬甸地震


鬧4年案荒 中科盼到小宅案降臨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