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出生開始學教養 鳥類大觀園 春暖花開,帶著bobo踏青去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攝影/蘇俊億

在各種場合經常有許多家長或長輩會感到疑惑而詢問:「在我們以前那個年代,什麼感覺統合失調、發展遲緩連聽都沒有聽過,為什麼到了這一代這些『症頭』都冒出來了?難道跟環境的變遷有關聯性?」這段話或許出自於主觀的認定,但似乎也透露出部分蛛絲馬跡,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與省思。

環境的變遷VS.感覺統合

究竟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是否真的比以前來得多呢?這似乎無從考證,畢竟在台灣「感覺統合」是近十幾年來才逐漸地廣為人知,不過在職能治療師努力推廣感覺統合的正確觀念之下,著實增加了一般民眾對於感覺統合失調的敏感度與警覺性,也讓更多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得以接受相關訓練。

那麼跟「環境的變遷」有沒有關聯性呢?有許多研究證實,社會環境的變遷確實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某些負面的影響,諸如活動空間變少、不放心讓孩子在戶外玩、缺乏時間陪孩子從事戶外活動等,因此孩子的生活中缺少了「陽光」、「微風」與「土壤」,取而代之的則是「日光燈」、「空調」與「黏土」,而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孩子感覺刺激與動作的經驗不足,導致感覺統合失調的可能性也相對提升。

01

戶外是最佳的遊戲與教育環境

一年之中最舒服的「春天」已經接近尾聲,何不把握這春暖花開的好天氣,帶著家人們一同去郊遊踏青呢?

1.戶外充滿玩不盡的遊戲題材,而且是在室內玩不到的,例如打水漂、灌蟋蟀、堆沙堡等。

2.戶外富有永遠探索不完的新鮮事,不只提升小朋友參與活動的動機,也能增長孩子的自然科學常識。例如看到螞蟻在地上爬行時,可以帶著孩子沿著螞蟻爬行的路徑找到蟻窩,並藉機給予孩子關於螞蟻的相關知識。

3.自然環境瞬息萬變、較難預測,可以藉機訓練小朋友的危機反應與處理能力,培養自我保護與適時求救的觀念。例如在戶外看到茂密的草叢不要隨便靠近,裡面可能躲著蛇等。

4.戶外所能提供的感覺刺激較多樣化,例如光線、風吹、溫度、聲音等更富有變化性,讓小朋友學習整合更多感覺訊息。

5.透過戶外的巡禮讓孩子對於自然環境感到興趣進而重視,並藉此傳遞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例如垃圾不落地、愛護動植物等,將保護地球未來的責任繼續傳承下去。

6.室內的遊樂場所通常有時間限制,而戶外環境永遠敞開大門迎接您的到來;最重要的是,您隨時都可以找到免費的戶外遊戲場所。

02

透過遊戲認識鳥類

帶著孩子觀察自然生態,對他們而言,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四處都充滿了新鮮事,不只是孩子,連大人也是如此。在大自然裡,除了常見的植物、昆蟲或水池動物生態以外,鳥類生態也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鳥類也是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最常看到的動物之一,無論住家周圍、公園、學校,甚至是大馬路上。此外,鳥類也是一年四季都能看得到的物種。孩子的遊戲與玩具也都以鳥類做為題材來設計,因此他們自然對於鳥類的認識與接受度也相對較高。

不過如果單純只是賞鳥,對於孩子而言,熱度可能只維持3分鐘,因此我們可以透過一些遊戲的方式,來讓孩子們對於賞鳥更感興趣。

鳥類圖鑑集點卡

 1.出發賞鳥前,家長應該先了解目的地鳥類棲息的情形,將可能看得到的鳥類做成集點圖鑑。在現場可以讓孩子對照圖鑑進行搜尋,找到的話可以在圖鑑上蓋戳章,蒐集滿戳章可以得到獎勵。

2.事先蒐集介紹鳥類的相關影片,當孩子蒐集完戳章後,除了口頭解說外,也可以透過更生動的影片,讓孩子更深入了解所見鳥類的生長與生活型態。

鳥類模仿秀

1.每種鳥類都有獨特的飛行、行走、動作方式,例如:有些鳥類走路時會不停點頭,透過觀察鳥類的一舉一動,讓孩子也試著模仿牠們的動作,可以加深孩子對於鳥類動作特徵的認識。

2.將孩子認識的鳥類做成圖卡,抽取圖卡決定模仿的鳥類,利用模仿鳥類獨特的動作來場特別的賽跑吧!

鳥蛋對對碰

1.鳥類不只擁有色彩繽紛的羽毛,鳥蛋也與我們一般常看到的雞蛋大有不同,尤其是蛋殼具有不同的顏色、斑紋、形狀,透過這些特徵可以判斷與預測即將誕生的鳥類是何許「鳥」也。

2.先上網搜尋各式各樣的鳥蛋圖片(以目的地鳥類為主),調整至四分之一張A4紙大小,列印出來後沿邊剪下,並從中央以鋸齒形狀對半裁切(猶如蛋殼破裂一般)。

3.搜尋鳥蛋所屬的鳥類圖片,調整大小(比鳥蛋小,鳥蛋可覆蓋住鳥身),列印後剪下。

4.先帶著孩子認識鳥蛋的特徵,和鳥蛋將孵出的鳥類

5.接著用鳥蛋圖片將鳥類圖片遮蓋住。

6.家長說出某種鳥類的名稱或秀出鳥類圖片,請孩子去找出對應的鳥蛋,並翻開確認。

7.如果過程中孩子猶豫不決,家長可以把幾顆鳥蛋一半的殼先開,讓孩子透過露出一半的鳥身特徵來進行研判。

 

※原文刊載於2017年6月號364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相關文章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用[微]預算 直[上]竹北門牌負擔得起的好品味 首選【微上】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