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在SUNDAY裡 我們看見他們的名字  

文.柯劭穎    圖.臺南市美術館

在當代臺灣,移工的身影幾乎無所不在,卻也經常被視為隱形。他們的名字、語言、喜好與夢想,往往在社會的主流敘事中被遺漏,只剩下勞動的輪廓。他們的雙手撐起臺灣的照護系統與產業基礎,卻鮮少有人想起:「當他們不工作時,是誰?」

《SUNDAY:臺灣當代移工藝術》展覽,於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在臺南市美術館展出,正是對這個提問的回應。展覽以「Sunday」那一週中難得屬於自己的時間為題,邀請來自印尼、菲律賓、越南與泰國等地的移工與藝術家共築場域,讓藝術成為跨語言、跨文化的交會點。在那些週日,他們從被管理的勞動者,短暫轉換為自由行動的個體,那是屬於他們的詩與自由。而那些移動的身影、彼此的凝聚與交流,也正逐步在臺灣文化中留下痕跡,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覽串連三大子題:「漂移之味」、「逃逸之方」、「艷陽下南風吹」,呈現移工們不為人知的日常風景、身體記憶與文化痕跡,不只是靜態陳列,更是一場關係的實踐與共創的累積。

以身體進場:從觀看到參與的轉譯行動

2025年7月12日,臺南市美術館舉辦了「未來美術館 x 城市」系列講座──《東南亞新住民與移工遇見美術館》,並同步舉辦身體工作坊。這場活動不只是一場演講,更是一場多聲道的交流與共同感知。

由「你哥影視社」與《SUNDAY:臺灣當代移工藝術》策展人們共同分享策展經驗與移工影像創作歷程,鏡頭捕捉的不是勞動現場,而是跳舞、喝茶、通話、曬太陽的瞬間。這些片段拼組起他們在臺灣的微光日常,也構成我們記憶中被忽略的島嶼側影。

民眾劇場工作者曾靖雯帶領的工作坊中,參與的新住民與移工朋友透過肢體感知展開對話,在模擬參觀展覽的情境中,彼此分組分享對藝術的想像、對藝文空間的渴望與曾經遭遇的距離。例如:藝文活動訊息未被發布至移工常用的社群平台、語言隔閡造成理解障礙等……,這些困難從未被大聲說出,卻真實地影響了參與的可能性。

成為一種被記得的存在

透過這場展覽與延伸行動,可以深刻感受到:「被邀請參與」與「真正能夠進入」之間,仍有一段路需要被共同鋪設。藝術場館若要成為友善的公共場域,不能只是開放空間,更要調整語言、設計動線、翻譯文化邊界。讓參與者聽見來自不同文化族群的需求,也成為未來推動文化共融政策與跨族群藝術合作的重要參照。當移工與新住民不只是被展出的對象,而是文化對話的參與者與發聲者,即能真正實現「共融」。  

SUNDAY 不只是星期天

這場展覽已於春末結束,但SUNDAY所開啟的視野仍在延伸。我們期待未來的美術館不只是展示歷史的地方,而是書寫當代生命軌跡的場域,是不同語言與身分可以並存、交換、相知的空間。在那些午後的光影裡,在移工朋友的笑聲、動作與影像中,我們看見了一種新的藝術語言,也聽見了一句來自遠方卻真實無比的話語──「我也在這裡。」

▊圖說:東南亞新住民與移工遇見美術館講座現場。

作者相關文章



台股直逼2萬8!009808淨值同步歷史高 配息日近 關注度升溫


立彩大里新案,熱銷開工!台中獨創!『自住彈性大升級』備受自住客好評


OpenAI一兆美元大餅隱藏版受惠股 奧特曼率聯軍衝鋒 AI供應鏈迎大商機


股市創新高卻漲得不平穩?3個重點帶你避開操作陷阱!


中原土木工程學系七十年:見證臺灣建設的脊梁


【賣厝阿明】雨天正是看屋好時機!9大必看重點別漏掉


打詐凍結比特幣 史上頭一遭


專家:50種指標白學了,這「2種」才是投資決勝關鍵


美中稀土戰 激活補漲股


市場一致看好台積電Q3財報 外資券商目標價上調1600元以上


第六屆海外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出爐


刷卡買手機竟可能影響房貸核准!專家:即使是0利率分期都要結清


建構法人投資思維 突破散戶盲點 不再追漲殺跌!


用愛改變流浪貓的生命—新屋貓舍義工團


AI永動機


台灣在EUV製程的特用化學擺脫美國技術有多難


如何避開新青安急凍危機?地政將軍關漢君:房市不會崩盤 但將迎來「15%修正期」!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