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2024年五大光影之最!見城之道、祝山車站、指南宮竹柏參道、新店裕隆城奪台灣光環境獎  

由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台灣光環境獎,每年在照明專家周鍊召集下,由評審團徵選出年度最具代表性的光影之作。11/22日舉辦的頒獎典禮上,在陳明章精彩的音樂開場演出後,揭曉2024台灣光環境獎由「見城之道」、「祝山車站改建工程」、「指南宮竹柏參道光環境」、「誠品生活新店裕隆城」4件作品脫穎而出獲大獎肯定;「新竹市茄苳國小風雨球場」融入周圍自然環境的設計、白日與夜晚的光環境同樣出色,奪本屆評審團特別獎!


高雄見城之道

呼應舊城城牆原有位置的路徑,以現代工法打造一條新的空中廊道。「廊道=縫合」的思維,重新串接舊城門,縫合今昔時空,以當代的視角重新探索城市的可能性。空橋的燈光展現夜間城垛的意象,並點亮舊城牆的遺跡,重現舊城的人文地景;步道採低照度、連續性的燈光配置,不斷延伸的光點隨著步道蜿蜒起伏,引領遊客以身體重新感知城市。評審團表示,本作品讓市民以舒適怡然的視野行走於空中馬道,體驗城市的今昔面貌;透過光和構造物的引導,人與環境也產生了不同於以往的和諧互動。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阿里山祝山車站

是全台海拔最高的車站,從設計到工法因高山、氣候的條件和特性,面臨諸多挑戰。車站建築融入鄒族文化語彙,同時落實永續的理念,因應周圍紅檜森林、棲息鳥類等動植物,進行生態友善的設計。站體以低於2700K暖光降低對環境的干擾,也使摸黑上山的旅客,在列車緩緩進站之際有如穿梭時光隧道,沉澱日常塵囂、迎接嶄新的曙光,營造出充滿神聖、儀式感的旅程。評審團認為,車站歷時十二年的改建,以低度的生物擾動,並兼顧旅客安全的智慧生態照明,落實友善環境的理想,以守護台灣美景的初心,帶領旅客迎接第一道曙光,是感動人心的用心之作。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指南宮竹柏參道

建於日治時期、全長近1公里的「指南宮竹柏參道」,沿線可見日式石燈籠、石獅、涼亭,以及百年竹柏、香楠等天然林木,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意涵。燈光設計以小型LED燈,重新點亮39座石燈籠,營造出燭光的溫暖氛圍;汰換一般制式的白光路燈,以融入環境的有機造型燈桿,改以防眩、低色溫的暖黃光,降低對夜間生物的干擾。優化後的竹柏參道彷彿煥然一新,消除過去的冷峻氣息,流露出優雅和古色古香的風情。評審團指出,本作品尊重歷史、文化和環境,透過燈光襯托古徑的幽謐,以低色溫、低尺度的光源,環抱自然林木的美好;綿延的光則指引人們前行,延續文化的脈動與傳承。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誠品生活新店裕隆城

延續立體微型城市的空間設計理念,以象徵傳遞書香的光進行設計,並藉由不同區域、材質上的分別,呈現出整體空間的樣貌。從低樓層的紅磚區到最上層的圖書館殿堂,分別營造出紅磚區的黃昏光感、商場區域 4000k的暖白光,到最後30米挑高天井的自然光灑落,形成一個自然的連結;透過燈具的韻律表現,使對稱的商場空間更為生動。評審團認為,本作品的光以人文為基底,隨著建築空間和材質的轉換,創造了調性一致,卻帶有豐富表情的光感,溫暖中帶有精神;營造非典型商場的人文氛圍,也展現企業獨特的文化精神。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新竹市茄苳風雨球場

位於校園北側山窩處,緊鄰繁茂樹林,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建築師運用鋼構及中空PC板,整合自然光和人工光源的運用,打造出有別於傳統封閉式的體育場。通透的空間策略,使體育場保持通風且採光明亮,使學童即使在室內上課,仍可感受由外而內的涼風、搖曳幻化的樹影和光影,保持著與外在自然環境的連結;空間光影伴隨夜晚來臨則搖身一變,由內而外的自體透光,如同一座在樹林間漂浮的建築體,展現出有別於白天的空間樣貌和光影體驗。評審團表示,半透明立面的設計,容許光線隨時間季節而變化,日出日落,宛如與天地同作息,場上人的動靜與當下的光影,自動形成詩意對話,是難得一見白天和夜晚同樣出色的光環境作品,因此獲頒評審團特別獎給予肯定。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評審團主席周鍊表示,今年參賽作品類型多元,也出現往年未見的空間類型,這些類型的使用者年齡範圍廣泛,從學童到老年人皆有,不僅提升光環境設計的難度,也增加了案子完成的挑戰性;尤其,公部門積極的投入,與設計團隊保持緊密且良好的合作關係,大幅增加光環境改造的空間,產生更多優秀的作品,讓全民受益。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彙整編輯:May

圖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作者相關文章



收納美學當道!把日常儲物變優雅的5個設計靈感


一次看懂3種人氣風格改造!侘寂x現代極簡x輕工業,翻轉你對家的想像


賦予江戶時期風格新樣貌,強化品牌精神與營造舒適用餐氛圍,一舉拿下雙料獎項


小坪數也能有更衣室與多功能室!設計巧思翻轉16坪老屋格局


40代夫妻的老屋翻新記!全交給專業設計師來搞定,好收、好住又好看


7 坪袖珍宅極限挑戰!零壓迫神設計,樓梯藏玄機,小宅竟有超大收納術!


破解鄉村風設計這篇就夠!從風格解析、居家條件到佈置 3 大關鍵QA


【哎!早知道…EP1】 同一棟同格局老屋改造,為什麼鄰居花一樣的預算卻做得比我家好?


新北市 新店三房兩廳裝修案例!25.5坪新成屋坐擁獨立更衣間與海量收納


從壓迫老屋到開闊退休宅!旋轉電視解放客廳擁抱多元休閒空間,飯店級主臥配置讓日常就像在度假


重審空間比例,訂製私宅格局! 35 坪老屋保留玻璃磚牆、巧藏收納,譜寫靜謐光影詩篇


3招!讓孩子主動拿起書的空間設計魔法,獨特書牆、秘密基地、收納機能一次到位~


原來舒服的家都有這些共通點!一次學會光線、色彩、動線設計心法


耐看 10 年的廚房設計公式!低彩度、低對比靜奢系廚房美學


藏進家的溫柔樹洞裡!溫柔木質×度假藤編的日式生活提案


「分散式收納」讓空間變更大! 4 大收納設計重點,讓居家坪效最大化!


18坪台北工業風小宅,以粗獷與溫柔交織的細膩居家故事


一人一貓入住擁有柔和光感的38坪侘寂宅,單身生活也能如此有溫度!


【老屋翻新3選】從歲月痕跡到理想生活:為中小宅注入新靈魂,打造專屬完美風格


在美式風私宅裡找到專屬的色彩平衡!27坪毛胚屋以飯店風美學重新佈局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