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以光線輕拂居家,營造寧靜、放鬆的生活場域  

編輯 Michelle|圖片提供 新澄設計Newrxid Design

採光好壞,是衡量一個住宅重要的標準之一,居家如果擁有好的光線,能讓空間顯得開闊,居住於其中也會感覺舒適、放鬆,而這多半取決於建築物的結構、位置與環境,並透過室內設計迎向最好的採光,此次新澄設計黃重蔚設計總監將透過兩個採光的精彩案例,為我們闡述如何透過設計發揮光線的最大效用。

Project 1. 透明扶手大理石樓梯穿梭樓中樓,體現居家採光亮點

60 坪狹長型的樓中樓,原始的格局視覺感受並沒有實際坪數般寬敞,但因為擁有三面採光與寬敞露台的絕佳優勢,新澄設計善用此特性,將空間設計集中於樓梯區,大理石階梯錯層鏤空,搭配玻璃扶手突顯樓中樓卓越的垂直空間感,輕盈光線也能穿透到每一踏階梯,讓行進於此感受戶外與室內的完美融合;階梯高度與梯寬也特別計算過,除了攀爬輕鬆符合人體工學外,特別拉寬第一、二踏階並選擇異材質,當親友來訪時階梯搖身一變為座席區。

而在公區為了不影響光線及採光的進入,放棄制式電視牆的安排,讓三個露臺透過三面落地窗,將綠景與日光滿佈全室,也因為整體建築條件採取大落地窗,考慮到光線與隱私的平衡,透過裝設自動百頁窗簾確保自然光線的柔和度,同時保護居者隱私。

此外,空間中也採取智能居家設計,回應屋主回家時,只要一個按鍵,窗簾降下來、燈光打開、空調啟動、音樂洋溢空中的迎賓感,實踐「設計不只關注整體的美觀、實用,更重要的是切合屋主的需求與感受。」

Project 2. ㄇ型天井搭配波士頓蕨與木質臥榻,增添光線律動

在家中如果每天起床、工作、休閒娛樂都能感受陽光的照拂,相信一整天的心情都能維持在平穩、輕鬆的狀態。

在這間 43 坪的日式風住居,新澄設計於公領域取消實體間隔,以高低錯落的天花隱喻場域分區野,L 型雙面採光,讓日光能恣意的灑落於空間中的每一個角落,而空間中央的內縮天井加深了室內的光線佈照,設計師於此懸掛整排的波士頓蕨,坐在餐桌邊向外望去,遮擋遠端建築物,與視野上的綠意連成一片,好不美麗。



位於角落的和室則以大量木質框出天、地、壁,因為位於西曬位置,窗邊搭配風琴簾,可隨著日光強弱調整最合宜的採光,宛如悠揚的旋律創造有如低調日式咖啡館的悠閒氛圍。

旋入主臥,大面落地窗同樣讓光線盈滿全室,但為了確保睡眠品質,以沉穩的深色鋪陳,利用色彩心理降低感官刺激,並搭配木百葉營造舒緩的空間調性。

Designer Data

新澄設計

主持設計師:黃重蔚

Email:new.rxid@gmail.com

網址:www.newrxid.com

電話:04-26527900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藝術南街42號一樓

相關閱讀

在家即戶外 打造四季如春的露臺與庭院佈置要領

陽台只有一坪也要好好利用!6 種裝潢佈置巧思讓迷你陽台不只是閒置空間


作者相關文章



2025豪宅設計未來趨勢|台灣十大豪宅高訂奢華新高度,繽紛設計定義頂級生活美學


5大QA解答舊屋變潮宅!4間老屋翻新裝修實例,找設計師做這些,新家原地封神?!還有替代方案省預算~


開放式中島與多功能餐桌,從烹飪到聚會讓廚房成為家的舞台


〔開箱影片〕23坪奶茶色自然風格宅,裸樑設計及格局改動變出小臥榻讓新成屋更有魅力


電子衣櫥是智商稅還是生活必備?入手前必看優缺點&挑選指南,讓你一次搞懂電子衣櫥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什麼是日式生活美學?不只是裝修上的視覺風格,而是以細節建構五感最佳體驗


從自由到自然,從閱讀到靜心:日作設計的5個空間提案,不只是住,更是療癒


退休不是長輩的專利!透天別墅&單層住宅X祖厝改造、老屋翻新、度假別墅,4 種設計描繪多元退休生活


設計師度假宅化身「親子移動城堡」!彈性隔間串起小家庭日常,蟲點子創意設計奪下 2025 TID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居住空間獎!


家的溫度,來自一份貼心的陪伴!九日設計以溫暖初心實現屋主對家的想像


收藏控的天堂!我全部都想要|20坪中古風 x 復古家具交織出特色選物藝廊


極簡老錢風太美了!智能控制全宅、夢幻RGB壁爐,台南別墅設計宅開箱!


豪宅必備頂級建材!4大類15項應用總覽,奢石大理石、壁布、鍍鈦金屬、藝術塗料、皮革等常見QA


如何打造專屬自己個性的日式混搭風格宅?10 大日式混搭風一次看


留住生活軌跡,重建空間秩序!源質設計幫你「老屋翻新」不搬家也能住進夢想家


豪宅4大熱門風格全攻略!現代感、人文感、奢華感、渡假感一次掌握


美觀而實用的收納可以兼得嗎?參考空間條件精準掌握比例,不論大小坪數都能擁有美型收納


設計師的巴黎日常:16坪法式中古私寓裡的浪漫時光


夕陽下的光影美學!高雄亞灣毛胚屋華麗變身,格局X風格X引光入室,成就多元場景的度假生活


日式美學入主台灣住宅!從材質、工藝和光影,體現隱而有感侘寂生活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