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三種機能餐廚進化!中島取代餐桌、擴充料理區,拉門巧妙切換料理與生活情境  

編輯 Jean Ru│圖片提供 至文室內裝修設計

進入後疫情時代,許多人在家工作、生活的時間變長,越來越多屋主重視餐廚空間。因應不同生活型態,兼具機能與風格美感,成為餐廚空間的設計訴求。至文室內裝修的毛至文設計師,透過三款北歐風與現代風設計,解析中大型住宅在廚房與餐廳設計上,如何因應屋主的生活實況,創造具機能、美感與實用的彈性設計。

CASE 1. 料理時可同步留意孩子動向,餐桌成為親子伴讀區

此案為 44 坪三房格局的北歐風住宅,公領域規劃開放空間,大面採光提升室內明亮度。沙發後方規劃兼具用餐與親子伴讀的複合場域,木紋材質鋪陳天花、餐桌與櫃體,形塑溫馨的用餐區;餐廳兼具書房功能,透過整合不同空間機能,創造更多元、豐富的生活風貌。

餐廳側邊規劃廚房空間,且透過通透的玻璃拉門隔間手法,當女屋主料理時,能同步留意小孩在公領域的動態。廚房裡安排一座中島吧檯,回字型動線梳理出流暢的料理與行走路線;除了當餐桌,中島也可擴充工作檯面的使用,實用機能大幅提升!

CASE 2. 拆牆挪廊道的開放餐廚區,中島輕食區滿足烹飪需求

59 坪老屋翻新北歐風空間裡,入住屋主一家四口。原始格局裡,廚房為一個封閉大空間,為了營造開闊的生活場域,且提升親子互動。拆除角落一房,將一部走道空間釋放到公領域,規劃開放中島輕食區。

中島輕食區的壁面與吊燈融入弧形元素,提煉溫潤北歐氣息。中島搭配 IH 爐、水槽、喝水設備滿足料理需求,並利用中島下方深度規畫備品雜貨區的收納;L 型中島串連木紋餐桌,是全家人享用早餐的場域。利用玻璃拉門彈性界定廚房,當熱炒美食時,關上拉門,可杜絕油煙飄到公領域,維持清新的場域環境。

CASE 3. 中島預留走道與擴增酒窖機能,滿足宴客的新形態空間

此案為 40 坪三房現代風空間,從客廳延伸到餐廚區,形成一個完整的開放公領域。透過一道玻璃規劃熱炒為主的廚房空間,關上拉門可杜絕料理時油煙飄至公領域;通透的材質界定,烹飪時仍可與家人保有彈性互動。平常不需使用廚房時,可將拉門打開,與公領域形成完整開放空間。






廚房外面規劃中島輕食區,中島與餐桌整併、形成大型備餐檯面,也能進行煮食烹飪;拉門與中島拉出適當距離,滿足家中宴客、廚房料理與送菜的彈性動線。由於屋主有藏酒興趣,特別在餐桌內側規劃通往酒窖的木紋隱藏門,讓中島吧檯轉化成放鬆小酌的天堂。

至文設計團隊重視屋主生活的質量,場域規劃的動線與邏輯,布局多元機能,創造舒適、便利的優質生活。

Designer Data

至文室內裝修設計

主持設計師:毛至文

Email:vmomov13@gmail.com

網址:www.chihwen-design.com

電話:02-23658078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二段70號7樓之7

相關閱讀

3款精選北歐機能廚房!濃縮廊道、整合場域,轉化寬敞舒適的美味生活

揭開四款北歐美廚提升美味秘方!結合機能整併、梳理動線及美學設計加乘


作者相關文章



格局可以不講邏輯?這 4 種非傳統格局設計反而讓家變得更好住


18坪小宅以莫蘭迪色系、開放格局、多功能空間,實現對家的想像


新北蘆洲28坪智能宅陪你好好過冬!機能布局公私分明,打造生活與WFH的儀式感


讓客廳成為身心舒活幸福基地的七大關鍵


不動格局的小宅放大術!讓櫃體設計隨著空間起舞,打造零死角奶油北歐宅


生活創意從Zakka美學的細節中悄然綻放,以簡約設計打造一家人的靜好時光!


單身不是將就,而是講究!設計家嚴選4大「單身宅」設計案例,帶你探索單身貴族的優雅日常


25坪中古屋翻新!將窗外的日光綠景迎接入內,包廂式書房、文青感馬賽克中島廚房與寧靜臥房,好療癒~


2025豪宅稅懶人包:豪宅稅如何認定?計算方式?下修後門檻是多少?貸款限制一次搞懂!


別人的小坪數空間,好像比較大?蒐集多個真實裝修案例經驗談,7大QA解析小宅格局、收納、動線、複合機能設計~


【不動產 HOUSE 情報站】文章合併公告


車庫這樣規劃超實用!必懂 4 個車庫設計Q&A,一秒化身專業老司機!


老屋翻新藏陷阱!第三手中古屋局變更困境&裝修許可申請問題,靠這招順利解套!


隱形收納+彈性拉門,32坪毛胚屋變身時髦的北歐風接待會館!


入宅儀式有必要嗎?新家簡單「入宅儀式」全攻略!入厝步驟、禁忌與必備物品一篇搞定


新的一年讓你的家變聰明!行為設計 x 微型住宅設計靈感


310坪現代風別墅,都市叢林中的綠洲、品味人生的最佳選擇


「電動窗簾」很貴嗎?一篇搞懂選購與安裝5重點,輕鬆營造氛圍感居家


二進式玄關+去客廳化設計,22坪文青小宅實現心中的復古摩登感!


玄關收納這樣設計收納量最大!「步入式鞋櫃」整合鞋櫃與儲藏室,收納多元還很有儀式感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