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退休宅這樣設計「不後悔」! 5個不可忽略的必備設計,讓人生下半場更優雅從容  

編輯 張若蓁|圖片提供 演拓空間室內設計、文儀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傳十空間設計、哩里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莫耳設計、陶璽空間設計、京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京築聯合室內裝修有限公司、橡樹空間設計、竹村空間 ZHUCUN Design、緯傑設計、KC design studio 均漢設計

忙碌了大半輩子,面對即將到來的人生下半場,你,做好充足的準備了嗎?許多人為了讓下半段的生活更舒適,會選擇購入新的家,或是將居家空間重新裝潢,其實退休宅設計存在許多眉角,除了美學與實用機能外,讓生活更舒適的樂齡設計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就要告訴大家5個不可忽略的退休宅必備設計,相信我,只要這樣設計保你退休生活不會後悔!  

退休宅必備設計 – 玄關穿鞋椅

人的關節隨著年紀逐漸退化,長時間站立、彎腰都可能會造成身體更大的負擔,若是進入居家空間有脫下鞋履的需求,不妨於玄關加入穿鞋椅設計,讓鞋子穿脫更加舒適便利。

除了固定式的穿鞋椅外,若是希望增加玄關的使用彈性,也可以選擇可移動式的穿鞋椅,不僅外型可隨當下喜好挑選,椅子本身還可隨著需求自由移動,生活也有更大的彈性。


退休宅必備設計 – 電線收納盒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將近1/6的老人有跌倒的經驗,且跌倒還是老人意外致死原因的第二名,科技化的時代,需要電線的電器無所不在,而四處散落的電線正是相當容易造成跌倒意外的元凶之一!因此建議於插座附近加入電線收納盒設計,將電風扇、空氣清淨機或除溼機等電器用品的線路妥善收起,將被線材絆倒的機率大大降低!

除了客廳外,書房也是線材眾多的場域之一,不論是檯燈還是電腦都會有電線的存在,不妨在桌面加入電器收納盒設計,將插座置於盒內,並預留足以讓線材通過的隙縫,最大幅度減少線材外露的面積,不僅提升安全性,更空間美感也大大提升。


退休宅必備設計 – 寬敞的廊道

人的生命總是變化多端,既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不如預先考慮所有可能!一條寬敞的廊道不僅可以減少被物品絆倒的機率,未來如果有使用輪椅的需求,也可以在居家空間中移動自如。  

廊道設計重點除了寬敞外,還可加入扶手設計,在行走不便時,可依靠扶手支撐,行走起來更安全舒適。


退休宅必備設計 – 具外推門片無障礙衛浴

台灣氣候潮濕,衛浴空間易濕滑,建議區分出明確的乾、濕區,再搭配上除溼設備,例如:除溼機、抽風機等電子產品,減少地面濕滑的狀況。

若是空間允許,淋浴間門片建議使用外推設計,避免意外發生時,門無法開啟的窘境,若是空間不足,推拉門設計也是相當好的一種選擇。

為避免雙退無力無法站起的狀況,建議於牆面加入把手設計,不僅起身更輕鬆,行走時也可以沿途把握,為沐浴時光增添一層保障。

一個好的居家空間能夠為人生下半場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即將退休享清福的你,不妨考慮為居家空間添上新妝,讓退休生活更安全,也更優雅從容喔!

相關閱讀

精細工藝描摹64坪雙拼宅,現代元素演繹恢弘退休新生活

在日式無印宅裡享清福!奶茶色極簡透天讓生活慢下來


作者相關文章



別再嫌它舊!30 坪以下老屋翻新神改造,重點翻新與IKEA家具應用,預算內讓住宅價值瞬間翻倍


想做中島吧檯必看!15款爆款實例、收納預算尺寸秘訣全公開~


MCM(Mid-Century Modern)復古設計風格完整解析!5 QA一次搞懂復古風起源、特色與常見元素


讓家更聰明!從11個案例學會收納設計


〔開箱影片〕老屋翻新法式優雅宅,23坪也有臥榻、更衣室跟開放式中島廚房


獨到『活文化』深刻洞見,讓空間的層次對話,創造三代同堂女性的豪宅藝術


十六坪的柔光生活|全室藝術塗料打造日系侘寂質感宅


【哎!早知道…EP6】 要顧風水又要好看辦得到嗎?中古屋翻新靠微調格局,長型空間擁抱2+1房還符合風水條件


歐美風格收納設計|5 款室內風格✕5 大收納機能整合指南


訂製美型收納交織柔光序曲,企業主的新古典私宅展現美學與機能的黃金比


坪數小玄關就沒搞頭嗎?四大QA解析小宅玄關設計,收納、動線、空間感與風水一次到位


〔開箱影片〕60坪透天日式侘寂宅,更衣室、吧檯還有海量收納,日式質感氛圍美宅


收納也能很有型!三個收納美學把機能藏進風格設計裡


【哎!早知道…EP5】 兩間住宅合而為一好麻煩?有過初次裝修好經驗,第二間雙拼宅也能安心交給他


單層大器 × 複層藝境,奇逸設計演繹豪宅的經典質感


單身、小家庭必看!自炊族、輕食族的3款社交型餐廚靈感


裝潢完還是差一點? 3 個軟裝設計關鍵鋪墊夢幻歐宅最後一哩路


量身訂製的豪宅藝術,330坪居所演繹優雅大器


從玫瑰天花到庭院泳池,星葉設計展演豪宅多重表情


【哎!早知道…EP4】 可靠的裝潢設計師怎麼找?與其花時間爬文比較,參考朋友經驗、找到有共鳴的設計師才正確!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