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也有自己的家,遊子安心變歸人
遠赴他國離鄉背井的遊子,不管為了經商或是探親而返台,都需要一個讓他們和家鄉土地重新而快速融入的居住環境,住飯店少了人情暖度,和親人同住則總是多有不便。雖然說,離開家才知道家的溫暖,但長久生活在異國,在生活習慣上已經不知不覺的有了一些改變。因此,他們也想在台灣有自己的家。要怎麼樣的設計,才能兼顧他們的生活需求,能夠住得安心?潘子皓設計師以擅長的極簡線條,為兩個喜好習慣不同的屋主,打造出迥異卻一樣時尚都會的現代風格。
CASE 01
從小遷居香港的屋主,已在當地成家立業,經常返台工作兼探親。一家三口的住宿是個問題。不想總是當過客的屋主,決定在台灣擁有第二個家,家人能住得舒適,也能有地方好好招待親友團聚。
私房秘技 01 北歐風營造放鬆氛圍
以大面開窗發揮採光良好的優勢,不管是沙發背牆的開放式層板格櫃,或是通道與書房為界的造形展示櫃,都以俐落簡約的線條,營造無壓的氛圍。設計師更大量運用具穿透及反射效果的茶鏡與玻璃,像透明半開放的書房,客餐廳互相呼應的鏡面牆體,讓空間明淨透亮,無阻礙的視覺讓空間感更為放大。
私房秘技 02 開放式空間適合聚會
屋主重視親友相聚的機會,因此設計師將四房格局變成三房,將更多空間留給公領域。客廳、餐廳、廚房串聯整合的開放式規劃,讓屋子擁有寬敞的景深與動線,親友再多也不嫌擠,中島連結可延展的餐桌,自用宴客都機能十足。
CASE 02
屋主長年旅居日本,生活習性十分謙和低調,希望這個 18 坪的個人天地,能有著日式的樸拙溫潤,也能符合現代人的機能設計,更重要的,是要有飯店般的舒適休憩氛圍,讓人能安安靜靜卻毫無壓力的品味回台灣過生活。
私房秘技 01 黑白木的單純色彩搭配
小空間以黑白定調,加上木地板的樸實溫潤,三種單純的色彩互相搭配,在明亮而西晒的自然光中,透出簡約的風格。不做瑣碎的設計,只在電視牆做了重點突顯。大片黑色烤漆玻璃,映射出空間感,櫃體以流線的彎折角度,打造出有型吸睛的立面,也延伸了整體視線。
私房秘技 02 日式又現代的機能設計
即使只有一人居住,也要徹底發揮坪效。考量屋主日式的生活習性,刻意採用低矮沙發和圓形坐墊、貼地桌几等和式機能的家具,營造出無距離的親切感。最特別的是位在玄關後方,是一個動線完全打開視線可以貫穿,結合梳妝與洗臉檯的衛浴空間,讓屋主有著宛如住在飯店的感受。
作者_王莉姻 圖片提供_潘子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