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吳炫三用苦難換取創作的原始爆發力  

撰文/楊欽亮;攝影/張聖奕、陳韋帆

藝術行旅者 吳炫三

唯有享受苦難 才能擁抱破繭的燦爛

採訪的第二天第六個小時,定居巴黎多年的吳炫三在載著我們離開內雙溪邊舊居回返文明的賓士S350L裡,說起了在半個台灣那麼大的非洲馬拉威湖沼澤森林裡迷途的故事。

吳炫三說故事的魅力無比迷人,說到槍,那槍就好像抵著你的胸口,說到鱷,那鱷已經張開了血盆大口。

馬拉威湖歷險記的末尾,他說:「我以為我會死。將近午夜了,我在靜得只剩某種蟲發著恐怖聲響的黑夜裡張望,終於找到了森林入口那棵枯死的巨木。我記起了它,它白白的樹皮在一點光害都沒有的夜裡反射著月光的顏色,好美。」

許多年來,他不斷地讓自己試探生與死的臨界點。每一年,他總有三分之一的日子在旅行,旅行是為了尋找創作靈感,然而更深層的目的,其實是把自己置放在苦難裡。他知道,只有在苦難裡,藝術家才能破繭。

吳家在宜蘭羅東曾是小地主,吳炫三的父親日據時代受的是高等教育,母親嫁到吳家時是帶著婢女來的。但國民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後,吳家就剩了三甲地,說不上家道中落,也是今非昔比了。

自小父親管教嚴格 對於挫折習以為常

「阿爸實施斯巴達教育,我們兄弟都要跟著長工下田。最怕天沒亮,就要到羅東市區挑糞回家,然後一身髒髒臭臭去上學,因為會被女生指指點點地說:『吳炫三又去拖屎尿了。』」

然而,父親也是黝暗江流上一盞明燈。「我們都是父親造的船。」吳炫三說:「他要造幾級颱風都可以應付的好船,而不是停在避風港裡的。因此,後來去那麼多落後的地方我都不覺苦。」

國中畢業後,他上台北考高中,卻屢戰皆墨,直到淡江中學第三次招生時才撞開高中大門。「覺得自己幾乎是人家不要的,因此我很用功,第一學期就拿了獎學金。」這種狀態下的吳炫三要考上大學應該不難,但高三那年暑假他遇上了一個人,這個人改變了他的一生。

這個人叫陳敬輝,是馬偕的後代,也是淡江中學美術老師。有天寫生,他要大家畫土地公廟,升學班的吳炫三那日沒補習,也跟著去畫了。高二之前的畫畫作業都由別人代筆的他,竟把廟旁電線畫得跟電線桿一樣粗,陳敬輝嘴裡罵道:「你是要畫到天國去喔?」心裡卻對他不受羈絆的想像力印象深刻。

不受羈絆的想像力 意外步上畫家這條路

在陳敬輝鼓勵下,原來對植物病蟲害極感興趣的吳炫三開始接受陳敬輝指導,甚至放棄原來嚮往的「丙組人生」,改填乙組的美術系,並一舉成為師大美術系五七級新鮮人。他說「我從沒想過要當畫家,真是人有命。」

師大期間,吳炫三受教於黃君璧、廖繼春和李石樵等美術史標竿人物,其中,廖繼春是陳敬輝之外對他影響最大的一個人。

在師大念書時,吳炫三就住在廖繼春家裡,一點一滴學習畫畫和做人的道理。許多年之後提起廖繼春,吳炫三的孺慕之情還在眼窩裡翻攪。他說:「廖老師從來沒有批評過一位畫家,說過人家一句壞話。」

才大二,鋒芒初露的吳炫三遇見了幾位恩師以外的第一位貴人辜濂松。起先,辜濂松是幫當時還流亡日本的叔叔辜寬敏買畫,買著買著,自己就喜歡上了。吳炫三說:「他一個月給我十六萬,像獎學金一樣,從我大二到他過世,起碼買了三、四百幅。」

這筆收入,讓他買顏料、畫筆毋需阮囊羞澀,創作的揮灑空間也大了。師大畢業,他赴西班牙皇家藝術學院留學,畢業後又去了美國紐約。在生活開支龐大的紐約過日子一點都不容易,因此吳炫三不但開過計程車,也兼過幫日航運送餐食的差事。

然而他的創作一天都沒有停止,開計程車時他可以觀察美國底層社會,畫「類攝影寫實」風格的東西,一九七六年紐約法爾畫廊代理他的作品時,一張畫可以賣到三千元美金。一九七八年,日本福神畫廊代理他的作品,他那些歐洲畫風和以紐約曼哈頓區櫥窗模特兒為主題的紐約畫派作品,日本人無一不買單。

揮別掌聲和喝采 藉苦行僧式旅行找自己

只是,日本知名藝評家卻批評說:「畫路很廣,但是我們找不到真正的吳炫三。」這真是切中要害的當頭棒喝,一九七九年,當時已經從紐約回到台灣,並在師大教書的吳炫三決定辭去教職,賣掉天母兩幢房子,然後到非洲去。吳炫三說:「去非洲,是為了找回童年,只有你的童年,才會跟別人不一樣。」

從此,他不斷地進行苦行僧式的旅行,非洲之後,他去了中南美洲,在亞馬遜河流域進行探索與發掘,一九八七年到八九年,他又接連去了印尼伊利安查亞(Pulau Irian)原始森林幾回。

吳炫三說,到非洲是人生極重要的轉折。「以前我太學院,都照規矩來,靠右邊走。到非洲,你不必靠右走,你會體認畫圖不用講道理的意義。」解放後的吳炫三作品有一種「原始爆發力」,他說,「我的作品有很多一條一條的線,一邊是直線,一邊就會是曲線,曲是陰,直是陽,陰陽和諧是美的最高境界。」

夫唱婦隨 同甘共苦 妻子是最好的人生旅伴

他與第二任妻子池上鳳珠的婚姻,也是「一種陰陽和諧的境界。」兩人一九九五年認識時,池上鳳珠還是為畫冊做美工設計的工讀生。吳炫三說,他們的興趣、態度和觀念都很接近,更重要的是她能共苦。

吳炫三說「我在印尼蘇門答臘烈日下工作,她陪著,到亞馬遜河旅行,蛇掉進船裡,她一點也不怕。」

十二月,他和池上鳳珠又將啟程再訪印尼伊利安查亞。「在那裡,你踩不到地,到處是沼澤和木椿,渴了,你只能喝天上的雨水。」然而,那是一個令他無比著迷的國度,當地原住民阿斯瑪族(Asmat)慣用紅、黑、白三色畫畫,曾經對他的創作產生過很大衝擊。

不過,色彩是表象的呈現,真正寶貴的是更深沈的東西。吳炫三說:「阿斯瑪族人生活苦,照樣傳宗接代,小孩還是天真活潑。我為什麼喜歡到這裡,因為是它讓我把生命力表現出來的。」

兩夫妻的聯展,十一月下旬起在台北築空間展開。這些日子池上鳳珠都在內雙溪的工作室,聽著水聲,趕著她微觀水律動後的作品。工作室後院外,就是一大片森林了,你可能會記起馬拉威湖那棵反射月光的巨木,它在遙遠的國度映照著森林裡蠢蠢欲動的無數生命,那光,彷彿也投射在總是溫柔地看著太太的吳炫三瞳仁裡。

關於吳炫三

年齡:1942年出生,73

學歷:師大美術系、西班牙皇家藝術學院

創作類型:繪畫、陶藝、雕塑

家庭:與第二任妻子池上鳳珠定居巴黎,與前妻育有一子一女,女兒吳奇娜成大畢業後,也走上藝術創作之路。

●吳炫三藝術大事紀

1942 出生於台灣宜蘭

1968 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19711973 赴西班牙皇家藝術學院

19741977 赴美國生活

19791980 赴非洲旅行探索

19821984 赴中南美洲亞馬遜河及巴西旅行探索

19841985 再度進入非洲旅行探索

19871989 至印尼伊利安查亞旅行探索

1998 獲法國文化部頒授文化騎士勳章

2015 12月啟程,再訪印尼伊利安查亞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好房網HouseFun》雜誌201511月號


作者相關文章



收納美學當道!把日常儲物變優雅的5個設計靈感


一次看懂3種人氣風格改造!侘寂x現代極簡x輕工業,翻轉你對家的想像


賦予江戶時期風格新樣貌,強化品牌精神與營造舒適用餐氛圍,一舉拿下雙料獎項


小坪數也能有更衣室與多功能室!設計巧思翻轉16坪老屋格局


40代夫妻的老屋翻新記!全交給專業設計師來搞定,好收、好住又好看


7 坪袖珍宅極限挑戰!零壓迫神設計,樓梯藏玄機,小宅竟有超大收納術!


破解鄉村風設計這篇就夠!從風格解析、居家條件到佈置 3 大關鍵QA


【哎!早知道…EP1】 同一棟同格局老屋改造,為什麼鄰居花一樣的預算卻做得比我家好?


新北市 新店三房兩廳裝修案例!25.5坪新成屋坐擁獨立更衣間與海量收納


從壓迫老屋到開闊退休宅!旋轉電視解放客廳擁抱多元休閒空間,飯店級主臥配置讓日常就像在度假


重審空間比例,訂製私宅格局! 35 坪老屋保留玻璃磚牆、巧藏收納,譜寫靜謐光影詩篇


3招!讓孩子主動拿起書的空間設計魔法,獨特書牆、秘密基地、收納機能一次到位~


原來舒服的家都有這些共通點!一次學會光線、色彩、動線設計心法


耐看 10 年的廚房設計公式!低彩度、低對比靜奢系廚房美學


藏進家的溫柔樹洞裡!溫柔木質×度假藤編的日式生活提案


「分散式收納」讓空間變更大! 4 大收納設計重點,讓居家坪效最大化!


18坪台北工業風小宅,以粗獷與溫柔交織的細膩居家故事


一人一貓入住擁有柔和光感的38坪侘寂宅,單身生活也能如此有溫度!


【老屋翻新3選】從歲月痕跡到理想生活:為中小宅注入新靈魂,打造專屬完美風格


在美式風私宅裡找到專屬的色彩平衡!27坪毛胚屋以飯店風美學重新佈局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