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建材,蓋自己的房子》 我的樂活小家
你是否心中也存著有朝一日,實現蓋屋夢,不論是做商業用途、還是實現對夢想的承諾,還是享受人生另一個開始‥‥;在這城市的某個角落或是某個區域,總有一群人不再只是想再想,而是咬緊牙根面對壓力奮力一博,替自己圓一個蓋屋夢。
黃老師的家住在蜿蜒的山路,進入海拔約550公尺的尖筆窩山區,一個屬於社區型的山坡建地,是黃老師夫婦的家。兩人特別喜歡往山裡跑,此時剛好碰上農發條例,農地開放蓋房子,算一算買地蓋房子等於在竹北買30~40坪房子,但卻能蓋自己想要的樣子,於是夫婦倆決定買下作為棲身之
既然要蓋房子,蓋什麼樣的房子好?有些人建議蓋木屋,但山上環境潮濕,木屋3~4年就得重新整理,「本來連鐵皮屋都想過呢!而且只要4個月就可以完成,」但最終夫妻倆還是決定以RC混凝土作為主要構造,建築師更多加20~30%的鋼筋,還有版基礎的設計,讓房子穩固耐用。
用什麼建材,怎麼蓋??
使用建材:水泥粉光、抿石子、拋光石英磚、柚木地板、馬賽克
主要結構:RC混凝土
雖然是位於山坡地的土地,但因為原本基地週遭有許多大石頭,因此相較於其它山坡地來說較為穩固,不過基於安全性,在蓋屋時仍利用版基礎加強地基,以確保能住的安全。

氣候環境考量
水泥粉光、抿石子外牆,下雨不怕髒
環境:新竹縣,基地為山坡地
氣候:山區潮濕多雨,需預防濕氣
蓋屋基地位於山區,而山區本就潮濕多雨,因此外牆選用水泥粉光和抿石子,長時間下來建築外觀比較不會看起來髒髒的,而至於山區最容易面臨濕氣問題,則因為筏式基礎底下有很厚的結構,亦有隔絕濕氣的效果。
用台灣在地建材蓋房子!
清水模、RC造、磚造工法Step by Step全解析
工法難在哪裡?蓋一棟房子,費用怎麼估?蓋完之後應該保養維護,才能住得長長久久?
本書徹底解析清水模、RC造、磚造的工法、價位、施作流程等細節,告訴你工法難在哪裡?蓋屋過程中可能發生什麼問題?完成之後又應該怎麼做,才能住得久?想蓋一棟清水模、RC造、磚造的房子,費用應該怎麼算?提供所有想蓋房子的讀者,最實用的的參考知識。
《挑建材,蓋自己的房子》新書座談會
時間 |
主講人 |
地點 |
6/29(日) 15:00-16:00 |
郭文豐 建築師 |
誠品宜蘭店 宜蘭縣宜蘭市民權路二段38巷6號3F (宜蘭新月廣場3F) |
7/19(六) 14:00-16:00 |
徐純一 建築師 |
金石堂書店台中遠百店 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2段105號9F (台中大遠百) |
7/26(六) 15:00-16:00 |
徐純一 建築師 |
誠品生活松菸店 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 (捷運板南線市政府站1號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