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真可愛 VS. 裝可愛! 主題式到位設計  

到底是什麼樣的設計,可以讓遠在美國曼哈頓的業主,大感驚豔甚至想要進行一場跨國際的設計合作?

別怪小編愛賣關子,只要您願意上網搜尋「對場作設計」,肯定也會被那超卡哇伊猶如兒童樂園的居家景象,深深吸引住了目光。


因此,這次密技分享特別情商對場作設計李勝雄設計師,無私和大家探討如何規劃到位的主題式設計,讓您擺脫半吊子風格或是裝可愛的窘境,到位變化出專屬於自己的主題設計喔!


《步驟01.》明確風格與主題
首先,必須先確定出自己喜歡的風格類型,例如:美式、新古典或是現代風格,風格定義後接下來再思考想要呈現的大主題方向,如果兩者都沒有疑慮,便可以進行重要的「拆解」工作。


《步驟02.》拆解元素與色彩
所謂的「拆解」主要可以分為元素以及色彩兩大面向,想要讓元素純粹而不混亂,不妨研究一下喜愛的風格其歷史、出處,像是大家所熟知的美式風格,就不能忽視殖民時期所帶來的影響,甚而到經典建材與工法等。 對場作設計舉例,比如美式風格中的格子窗常被運用到門片造型,但是,這時候如果不是以開門形式表現,改成滑門等方式,就是一種不到位的NG做法。


不過,元素蒐集後通常會出現龐雜而混亂的狀況,這時候,必須再依據對風格其來有自的了解,找出主要色彩和元素交叉、萃取,便可以定義出應該現身的元素與色彩主軸囉!

李勝雄設計師也分享到,通常一個案場會蒐集出三百多種元素,他也是透過層層篩選、達到最高準確度,直到「畫面一出現,就有對的Feel」,就是成功的主題設計雛形。

正解示範
夢幻指數破表!Kitty歡樂粉紅城堡

「你知道Kitty和蘋果有著密切關係嗎?而且她還有位妹妹叫Mimmy」,聽似無厘頭的提問,可是李勝雄設計師承接這場主題設計後,跑遍許多專櫃和門市的重要心得,而這就是他所謂的出處與元素尋找。


仔細想想,電視櫃上的連續性弧形是不是很熟悉呢?偷偷告訴您,這就是Kiity的洋裝裙擺。


將裙襬曲度微調,就變成了睡眠區的床頭造型牆囉!



想要區分雙胞胎姐妹花Kitty Mimmy,頭上一左、一右的蝴蝶結位置可是重要正字標記。


《步驟03.》軟件對了 再加分
基底完成後,隨處可見的軟件也是要慎選的加分重點,例如:想要打造愜心的峇里島度假風,草編、藤材、柚木等樸質色彩單品,都可列入採購清單之中,反之,不慎選到文化石、線板元素物件,反而破壞了主題意象。

當然,有些單品因為不同材質,就會呈現截然不同主體,像是木百葉和鋁質百葉就是完完全全不同氣氛單品,又或者是碎花窗簾,大朵花形較偏美式氣質而小花則彰顯法式優雅,這些都是搭配時不可輕忽的小細節。

當然,廣泛閱讀藝術、美術史提升文化涵養,都是DIY主題式空間的好方法!


正解示範

超愜心!來自峇里島的生日禮物

藤編床架、沙發、茶几、壁飾搭配棉麻材質淺白軟件,在大量柚木及柚木集層襯托下,營造出南洋主題的精品旅館風尚。


即便是收納櫃體門片,也不忘用藤編材質為門,揭開南洋休閒的序幕。

作者_幸福空間 圖片提供_對場作設計有限公司

《延伸閱讀》

敲口ㄞ~小朋友的主題童話!


作者相關文章



訂製設計讓空間從陌生到熟悉!異材質堆疊出廳區黃金比例,實踐 23 坪新成屋低調內斂的長期主義


於茶香中領略侘寂之美!特殊塗料比擬窯壁、自由曲線呈現磅礴山水,從五感體驗品茗詩意


專屬你的強運空間:歐式風格客廳設計✕居家風水 3 大秘訣


比輕隔間更彈性!多功能屏風設計,不僅能化解風水疑慮、還能結合收納提高空間坪效


一窺內斂成熟的美式魅力!微調46坪新成屋格局,實現舒適的熟齡退休宅


不到20坪也能擁有三房兩廳!現代北歐宅以柔和色調與精心佈局打造高效生活


3招!把家變成IG打卡韓系奶油風,韓國網美咖啡廳搬回家,裝修秘訣分享~


空間沒變大,但生活多了一層!5 種階梯創造的新平面格局


毛胚屋的極致蛻變:演繹專屬豪宅風範的三種方式


基隆市 50 年老屋重生,化身現代退休宅,創造舒適永恆的愜意生活


童趣感滿滿的47坪日式混搭宅!透天別墅的樓梯,也能成為親子共遊的角落


〔開箱影片〕30坪奶茶色小豪宅,絕美更衣間 + 海量收納中島廚房,四房兩廳優雅美宅


29坪美式風新成屋,通透、舒適與個人化讓人感受歸家的溫暖


新北26坪漏水老屋化身高規格親子宅!混搭風X弧形元素X藝術漆,層次豐富又能住的安心


廚房翻新要多少錢?系統廚具可以局部更換嗎?2025 完整廚房裝修流程與價格懶人包


開闊視野搭配隱藏設計,為55坪極簡現代宅,更簡單舒適的視覺饗宴


填縫劑、矽利康差在哪?磁磚填縫劑百科:材質、顏色、防水性、乾燥時間最強指南!


化身個性宅邸屋主!47坪毛胚屋大改造,打造工業風與文青氣息並存的訂製私宅


3個居家植物園裝修指南,室內種樹、種菜都OK!


新婚、情侶同居生活指南!讓共享空間更自在的 5 個設計提案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