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台灣掀起新一波荷蘭熱  

多年來,有一個國家,堪稱是台灣產官學與媒體最喜歡拿來跟台灣比較的。那個國家就是荷蘭。 

台灣地理位置是東亞門戶,就跟荷蘭位於歐洲大陸的門戶一樣,都具備運籌中心的先天優勢。

1 

荷蘭早已是名符其實的歐洲大陸門戶。阿姆斯特丹旁的史基浦機場,是歐洲最大轉運站之一,每年約6000萬旅客進出。鹿特丹則是歐洲最大港口。其他地區的貨物與人流,若要從歐洲大陸進出,首選經常是荷蘭。 

台灣本來也具備這種條件。1990年代欲發展亞太營運中心時,主政者心中一定有荷蘭模式。 

約八年前,因應全球物流與人流增加,空中運輸量大增,當時桃園縣長朱立倫推動桃園航空城,心中的典範城市也是史基浦所在的航空城哈勒墨梅爾市(Haarlemmermeer)。那是一個新興城市,已有七個發展區域,共350 公頃。 

2007年11月,《遠見雜誌》越洋採訪包括史基浦機場在內的全球五大機場,製作〈全球飆機場〉的封面故事。 

台灣喜歡跟荷蘭比的第二個原因是,兩國人口、面積與天然資源貧瘠的狀況,都十分相同。台灣人口2300萬,荷蘭人口1600多萬。台灣3萬6000平方公里,荷蘭4萬1000平方公里。台灣多高山,荷蘭則是1/3在海平面以下,都必須與天爭地。 

在內需市場小的情況下,荷蘭以貿易立國,重視海外市場,這又跟台灣很像。目前荷蘭人均所得是台灣二倍,具有許多領先世界的科技與花卉產業。因此台灣人也愛問,「為什麼荷蘭能,台灣不能?」 

近來,台灣又喜歡跟荷蘭比了。由於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包括亞洲矽谷、生技醫療、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際航太與新農業、循環經濟兩個項目。 

其中,許多領域剛好是荷蘭強項。尤其是循環經濟,荷蘭更是世界領頭羊之一。

荷蘭成台灣官員最佳觀摩對象 

自三年前,荷蘭當地民間組織主動向政府建言發展循環經濟後,經過社會上不同利益團體溝通,一年前荷蘭政府宣布,要成為世界循環經濟的熱點。今年荷蘭輪值歐盟主席時,也把循環經濟當作主軸,籌辦特展,邀請世界各國到荷蘭觀摩。 

當台灣新政府想要搭上這股世界新趨勢時,荷蘭適時的又成為最佳觀摩對象。光是近幾個月就陸續吸引桃園市長、台中市長、基隆市長、科技部長、環保署長及不少民間企業與組織前往考察。據聞,台南市與台北市政府團隊,也考慮出訪。 荷蘭如何打造循環經濟熱點?除了循環經濟,科技創新轉型的經驗又如何?本期由我、資深撰述林讓均與攝影副主編張智傑,有精采跨國報導。 

本期還有兩個重要專題。一個是年金改革,自從總統府6月啟動改革委員會後,幾乎天天占據新聞版面。總主筆彭杏珠把最具爭議性的各種年金制度爬梳清楚,《遠見》可能不是最早報導類似專題的媒體,但絕對是坊間觀點最完整、內容最詳盡的深入報導。

另外,《遠見》長期關心教育,本期主編陳芳毓耗時好幾個月,台灣本土最佳大學排行榜首度出爐,盤點台灣的大學辦學指標。
 

文╱楊瑪利     2016-10-01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10月號


作者相關文章



閱讀130本書後的洞察與實踐─大黑松小倆口總經理邱義榮


美國製造概念股爆紅 台積電零關稅 率科技股向前衝


疊加關稅風暴


【風水特輯】討個好吉利!「入厝」的儀式


在SUNDAY裡 我們看見他們的名字


桃園中正路地標新星!捷運利多加持,G9站雙核心生活圈無縫串聯


太空港兆元商機


夏天悶熱潮濕=異味大爆發?LG Styler拯救日常五大「易臭難洗」地雷,深入殺菌去味 潔淨細節一機搞定!


北越經濟起飛在即 宏福進軍房產


水里鄉也搭得到!幸福GO免費試營運中 偏鄉交通大升級


更好理解自己與他人 達成有效溝通 請多認識、照顧你的「情緒」


鴻海率台股攻25000 下半年領域展開 AI伺服器、機器人、電動車大軍齊發


年年日日,兩菜一湯


許僑外生一個溫暖的家:就諦書屋


想買房卻擔心貸款不夠?律師:可在契約中約定「貸款沒過」怎麼處理


暑期租屋熱潮來襲!租屋恐藏看不見的風險


保護這塊土地 讓動植物有自己的家!環境信託用公眾力量 保存自然環境原有樣貌


2.3兆資金炸裂 台積電1350元以上 台股上看25000點


機器人概念升溫


戴雨凡推藝術公益 理善藝聚暖心同行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