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大膽走出台灣,雲端創趨勢  

軟體勢力全球抬頭,走過軟體25年的趨勢科技,展現了旺盛的企圖心,持續迎戰全新雲端物聯帶來的資安難題。
img1
2013年底的台灣科技業兩樣情,一邊是硬體大廠宏碁,還在苦苦尋找能提升硬體價值的軟實力;另一邊,亞洲第一大軟體公司趨勢科技正熱熱鬧鬧歡度25歲生日,業績持續向上成長。「很多人說台灣沒有軟實力,可是他們可能都忘了,亞洲最大、全球前三大的資安軟體公司,就在台灣!」一位科技產業資深人士說。

一向以硬體著稱的台灣,在軟實力當道的這幾年,似乎有點力不從心。軟體創業在台灣究竟要如何成功?從趨勢科技身上找到的答案,絕對是找到利基點,大膽「走出台灣」。

「從創業第一天起,我們的目標就是全球市場,」趨勢科技執行長陳怡樺說,25年前,他們在美國加州以5000元美元成立趨勢科技,來自在軟體產業名不見經傳的台灣,起步的關鍵策略就是開發別人沒有的技術。陳怡樺這幾年迷上了西洋劍,「擊劍最重要的是攻擊對手沒有防禦的部位,開發軟體也是一樣,要投入的是別人還沒做或做不好的功能,」她說。

資安領域是一個充滿變化的市場。從病毒數量來看,1988年創業初期,全球一年頂多只有5隻病毒;但2007年,網路世界卻存在550萬隻病毒,而現在隨著網路的擴大,光是用病毒概念已經無法描述這樣的惡意攻擊。舉例來說,2012年全球就有3千4百萬被駭客操弄的僵屍網路電腦,每天超過24萬個網站,因為遭到攻擊而被封鎖;另外,手機SIM卡加密技術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存在一個嚴重漏洞,駭客可藉此控制並竊取資料的手機數量就達7.5億台。

「核心競爭力是我們戰鬥的基本武器,但如果不隨大環境變化,一樣會死得很慘!」張明正時常強調,面對危機,唯一的因應之道就是改變。

回顧趨勢的發展歷程,「創新求變」是他們得以在軟體領域站穩地位的關鍵。創業之初,陳怡樺窩在矽谷苦苦練功,獨特技術被英特爾看上,尋求合作。她直接帶著一批研發人員,窩在美國英特爾公司,跟著國際大廠一起練兵。那一批研發團隊遠離家鄉,和強勢的美國人一起工作,生活又無聊,每次見到創辦人張明正總是愁眉苦臉。張明正只能安慰他們:「再撐一下,都入了寶山,不能空手而歸!」

草創時期的趨勢科技就靠著和大廠合作,看到了不同的國際視野,以及大企業的軟體開發流程。「我們是一家來自亞洲的小公司,常面臨大廠質疑的眼光,關鍵是必須有自信,而且找到最優秀的團隊,」陳怡樺說。雖然過程苦,卻是非常重要的資產,幫助趨勢日後一步步茁壯,十年後,終於在日本上市,也成為台灣軟實力的代表業者。

面對更大的軟體競爭

對於現在的台灣軟體創業處境,張明正期待卻又憂心,期待的是,軟體服務雲端化,新的穿戴裝置崛起,市場又重新洗牌了,機會無所不在,而中國成為台灣很棒的市場。「台灣有中國沒有的優勢,我們民主法治,生活舒服自在,文化,對創業來說其實很重要,」他強調。但他的憂心是,國際大廠帶來的競爭比25年前更大,「現在的Google絕對比25年前的微軟力道更大。」

「現在大部分病毒不在電腦而在雲端,」陳怡樺說。趨勢日前才收購本土資安業者威播科技,該公司本是趨勢過去合作的對象,獨特技術在於,能知道用戶的網路上跑的是哪些應用。「我們正積極加強網路上的防禦,特別需要這個技術,威播的技術有獨到的地方,也因長期合作,彼此互信,才決定購併,」她說。未來包括手機安全、身分認證、雲端安全、進階持續性威脅(APT)等,都是極為重要的領域。「常看美國籃球賽的人就知道,美國觀眾看比賽時不像台灣觀眾喊加油!而是喊『防守』(Defense)!」陳怡樺在內部會議常以此例證明防守的重要性:一個球隊,不懂防守的話是贏不了的,企業也是,趨勢要提供的正是企業「防守」的策略。

「我認為專精是最重要的,我們25年只練一劍,就是專注在網路世界安全,」陳怡樺說。

趨勢科技研發團隊強大的原因之一,是他們身在第一線病毒戰場:台灣。台灣因基礎建設佳、電腦多,又在中國旁邊,時常成為最新攻擊手法的練兵場,在戰地作戰慣了,武功就會比人強。但關鍵在於,她從來不覺得自己只是在做一門生意,「這是我對網路世界的貢獻,我也希望同仁都覺得自己在做有意義的事。」員工對工作的熱忱和創新,永遠是企業進步最重要的動力。

 

採訪.撰文/趙郁竹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4年1月號《數位時代》「擁抱社群商務」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第236期 www.bnext.com.tw

 

 


作者相關文章



星際之門 芝麻開門 OpenAI CEO台韓固樁 亞洲科技股大爆發


生活質感Level Up!小宅走道與臥榻規劃技巧


記憶體發飆


王惠鈞攜手博太生醫 開啟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研發


轉角遇見就諦 看見人生美好風景


樑壓床、鏡子對床真的會招來壞運勢嗎?


2025國慶焰火在南投登場 縣府推接駁專車疏運人潮


用手語翻譯 打開溝通的門


800V升級潮 飆股大追蹤 電源技術大突破 2.3兆市值上位新局


3D IC搶2.4兆大餅


領略色彩繽紛 讓想像力高飛 70歲雄獅文具越活越年輕!


破框.建構—桃園結構技術論壇揭示建築安全新世代


Q4必追 8檔焦點股 一路旺到年底


坪數小沒關係!3招打造18坪日系宅


山海鎌倉 • 旅中隨帖


川習TikTok


用[微]預算 直[上]竹北門牌負擔得起的好品味 首選【微上】


博太生醫董座徐宜生 從零售王到建構植物新藥大平台的轉折人生


預算有限還是想用文化石、石材、清水模嗎?14種替代建材神救援!


台灣僑外生觀看造山者:感動!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