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倉庫變身 老屋咖啡館
【撰文/呂依緻 攝影/高宏君 企畫執行/楊千慧 設計/林雅蓁】
角公園咖啡位於台北後火車站、屋齡九十多歲的老房子二樓,隨著一階階的樓梯往上,太原路批發集散地的喧囂被隔絕在外,透過舊木窗框和玻璃窗花,可以隱約看見店裡擺設。挑高閣樓露出木造結構,裸露磚牆漆上單純的白,牆上的油畫、櫃上的書、客席的老家具與悠揚的老歌,自然得恰如其分,讓人忍不住想起鄉下的外婆家。
DATA ★坪數:29坪 ★座位數:35位 ★營業項目:義式咖啡、單品咖啡、茶飲、甜點、輕食 ★裝潢花費:120萬元 ★設計師:老闆及老闆娘、友人阿音 |
「開咖啡店,原本是退休後的人生規畫。」三十歲即創業的角公園咖啡老闆周守倉露出幸福微笑:「沒想到我卻在咖啡課程認識了興趣相投的女朋友,當然也就是現在的老闆娘。」老闆娘當時是人人稱羨的公務員,可是心裡仍懷抱其他夢想,她想辭掉鐵飯碗,去步調悠閒的泰國發展,就連喜歡老闆的原因也令人會心一笑:「他長得有點像泰國人哪!」
在守倉的支持下,老闆娘放棄穩定的工作,飛去泰國清邁,但是家人朋友和男友都在台灣,說到底,還是很難拋下一切遠走他鄉。三個月後她回來了,並與守倉著手計畫開店:「想開一家像在清邁看到的一樣,氣氛舒適又融合在地文化的咖啡館。」
店址考量:獨鍾老屋沉靜獨特 延續舊圓環過去及現在
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密集尋找店面,並透過友人介紹,相中這棟位於台北後火車站、高齡九十多歲的老屋,它無經改造的原貌令人欣喜,挑高木造閣樓更是散發獨特的懷舊氛圍。
守倉說:「太原路商圈多是批發店家,店面通常是整棟出租,二樓以上會做為倉庫使用。」還好當時二、三樓是閒置空間,經過與房東協調,咖啡店順利進駐!
至於店名則是其來有自,店址鄰近圓環,日治時代舊名「圓公園」,據傳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圓環商家被迫搬遷到重慶北路、保安街一帶的角公園中庭,喜歡人文歷史的守倉和老闆娘,因此把自家咖啡店取為「角公園」,與在地文化產生連結。Logo是由從前的國語練習本發想,角公園三個字手寫端正,而拍皮球的小女孩線條敦厚可愛。
吧檯定位:水線決定吧檯位置 舊木吧檯呼應老屋氣質
因預算考量,守倉並沒有找設計公司,轉而委託經驗豐富的統包業者進行裝修,老屋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就是地板承重,所幸房東已先用H型鋼加強地板結構,才能讓客人安全走動。至於挑高的三樓閣樓太過老舊,無法規畫為客席,只能用來收納比較輕的物品,順理成章成為店貓「咖灰」自由活動的私宅。
除此之外,吧檯該放在何處,也曾讓守倉苦惱萬分:「其實我們考慮過很多地方,最初是想放在陽光最好的窗邊,或是臨窗近一點的房屋中央,最後在保護老房子、節省預算以及工作區是否足夠使用等綜合考量下,決定了現在的位置。」原來老屋除了衛浴,並沒有其他排水管線,吧檯需要用水排水,就必須鄰近衛浴重遷明管水線,核心吧檯定位後,客席則隨之展開。
觸感溫潤的深色舊木料訂製長型吧檯,面對客席內嵌老式櫥櫃,第一格抽屜裡放的竟是老歌卡帶!守倉說:「家裡的CD播放器常常卡住,但是播放卡帶的功能完好如初,我們把小時候的收藏拿來店裡,漸漸地客人也把家裡專輯帶來,卡帶就愈來愈多了。」
用餐區規劃:保留倉庫開闊原貌 各式溫莎椅錯落有序
刮除壁癌,裸露的磚牆漆上單純的白,展示友人的油畫,保留了房屋的開闊原貌,沒有做太多修飾,唯一動手隔間的地方,是從樓梯步上二樓的門窗。守倉說:「原本樓梯上來沒有隔間,我們想要區隔裡外,就用了舊木窗戶釘了一道牆。」
為了收集舊木窗框,集合了眾人之力,有木工師傅自家的收藏、開民宿的朋友裝潢用剩的材料,還有老倉庫裡的廢木料重新裁切。而有些窗框玻璃破損,補上透明壓克力,部分窗框就自然地空著,打造出辨識度極高的舊木窗框牆,二樓門框也是木工師傅用廢木料訂製,與窗框牆放在一起毫無違和感。
規畫客席時,老闆和老闆娘特別挑選各種「溫莎椅」排列組合,溫莎椅起源於十八世紀的英國,最大特色是椅背由細細的直櫺構成,線條圓滑通透,是影響世界椅款設計的原型。但是溫莎椅單價不菲,他們不僅上網搜尋二手椅,也去了古亭的老件店鋪「藏舊尋寶屋」挖寶,就連攝影棚的出清道具也不放過,點滴累積出用餐區想要的模樣。
守倉分享,燈光是裝修師傅給的靈感,利用百元內的工地燈泡,一束一束綁在一起,從天花板垂降下來,點亮氣氛。
菜單設計:嚴選在地小農好食材 親身體驗才上架
守倉和老闆娘都是注重健康、體質敏感的人,於是他們依照以往累積的飲食經驗,挑選出新鮮烘焙的咖啡豆、自然回甘的台灣小農茶葉,以及口感溫潤的天然熟成蜂蜜等,甚至連守倉的媽媽都拿出絕活,把做給小孫女吃、以天然放牧雞蛋做成的雞蛋布丁帶來店裡,與客人同享。
如同「光陰的故事」讓人感動,角公園裡一切運轉自然不造作,散發著像老家一般的溫柔。
頭家經驗談 廢材再利用 省錢又有Fu 老闆/周守倉 為了精省預算,裝潢是找認識的統包業者,進行地板和水電管線的整修,其餘能夠簡單動手做的部分都盡量自己來,例如:買發泡劑填縫、牆壁鑽孔掛畫軸等,省下請工班的費用。此外,老倉庫裡原先存放的廢材,不僅沒有隨意丟棄,反委託木工師傅修復做為門框使用,也省下部份建材費。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好房網HouseFun》雜誌2018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