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收縮 全球景氣持續唱旺
走過政治紛擾、災難頻傳,接下來將面對美國聯準會收縮資金、持續升息,有人擔心股市創新高,要居高思危,但景氣唱旺仍是利多。
【文/林奇芬】
今年下半年北韓金正恩、美國總統川普隔空互嗆,讓全球嚇出一身冷汗,此外,哈維、艾瑪颶風、墨西哥大地震,也造成不小損失。但在諸多負面因素干擾下,全球景氣仍持續上揚,台灣八月景氣燈號也從黃藍燈轉為綠燈,顯示經濟情況熱絡。
美國景氣穩健 不畏縮表
美國九月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53.1,維持擴張走勢,非製造業PMI 59.8,大幅跳升,雖然九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出現-3.3萬人的意外縮減數字,但此與九月颶風有關,預計可以快速回復,而且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大幅下滑,失業率降至4.2%,就業市場穩健。
經濟穩定,聯準會升息態度更為鷹派,今年底預估再升息一次,同時第四季開始進行資產負債表縮減(債券到期不再購買,減少資金釋出),不過剛開始每月僅縮減100億美元,今年僅300億美元規模。而明年預估縮減規模4,200億美元,對比目前資產負債表4.4兆規模,並不算太大,實質影響有限,只是市場心理面衝擊較大。
歐元區景氣強勁
另外,今年歐洲大選終於落幕,從荷蘭、法國到德國,都是喜劇收場,但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省卻自行舉辦獨立公投,雖然公投結果中央、歐盟都不承認,目前暫緩執行獨立,但仍是變數。
話雖如此,歐元區景氣成績單卻是步步高升,令人驚艷。九月歐元區製造業PMI達58.1,服務業PMI 55.8,都是持續上揚且強勁走勢。產能利用率提高到83.2,創近五年新高,顯示今年以來歐元走強,並未影響歐洲景氣成長。
雖然景氣熱絡,但歐元區通膨率卻在1.5%低水準,讓歐洲央行對於收縮資金相當謹慎,到今年底之前,仍維持每月600億歐元QE購債規模,預估明年購債規模將開始縮減,這也是另一個資金收緊訊號。
中國緩步成長 拼產業轉型
中國經濟景氣下半年也透露較好訊息,九月製造業PMI為51,非製造業PMI55.4則大幅成長,服務業PMI 52.7也呈成長狀態,今年前三季出口金額年增率達12.4%,進口年增22.3%,景氣已逐漸擺脫陰霾。
此外,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6.5%,前二季成長率卻已達6.9%,顯示景氣優於預期。十九大人民大會後,習近平第二個五年計畫願景,更重視產業升級,包括物聯網、智慧城市、人工智慧、新材料、5G行動通訊等,此對中國產業結構轉型,應是正面發展。
新興市場經濟持續改善
印度總理莫迪積極改革,上半年印度PMI仍可維持擴張走勢,但下半年重大稅制改革GST上路後,各界還在調整適應中,反而讓經濟成長步調緩和。原先印度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7.3%,但目前下修至6.7%,明年預估仍有7.4%水準。
巴西今年景氣終於從負成長轉為正成長,第二季經濟成長率0.3%,製造業PMI也站上50,呈現擴張趨勢。景氣恢復、通膨率降低,讓巴西央行持續降息,今年以來利率從13.75%降至8.25%,有利於經濟復甦。
俄羅斯經濟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0.5%,第二季跳升至2.5%,也越來越好,雖然國際關係仍有許多摩擦,但內需消費緩步成長,例如汽車銷售量成長18%左右,近期油價回穩也對經濟有正面利多。
許多人擔心,今年第四季美國聯準會開始縮表,美元趨勢走強,帶動資金流向美元,使得其他貨幣面臨貶值壓力,特別是新興市場,但目前看來,美元只是小幅回升,並未強勁上漲。
換個角度看,美國敢升息、縮表同時進行,表示聯準會對經濟表現更有信心,而IMF似乎也認同此看法。十月份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上修今年與明年經濟成長率,今年預估成長3.6%,明年成長3.7%,比今年七月預估數字上調。包括歐元區、日本、中國、台灣、俄羅斯等,都獲得上調經濟展望,現階段全球景氣仍在加溫,可抱持較為樂觀看法。
![]() |
林奇芬/資深媒體人(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 曾任《Money錢》雜誌社長、《Smart智富》月刊社長、總編輯,長期推動理財知識普及化,著有《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藏富─我用基金賺到一輩子的財富》等書。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好房網HouseFun》雜誌2017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