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古典語彙與現代素材融合,雙X軸動線與冷暖素材交織,展現內斂大宅風範  

Home Data

設計公司:大雄設計Snuper Design

設計師:林政緯

設計風格:現代風

房屋狀況:電梯大樓

座落地點:台北市內湖區

空間坪數:65

居住成員:2

空間格局:玄關、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次臥、衛浴*2

主要建材:萊姆石、木化石、玻璃、灰玻、鐵件、木皮、木地板

每一間豪宅都有截然不同的風貌與性格,這是大雄設計的林政緯設計師因應不同屋主特質,量身訂製的專屬空間。時而充滿禪意,時而內斂人文,也可能現代俐落,不論哪一種豪宅,都滿溢溫暖宜人的特質,那就是人人渴求,屬於家的味道。

小編帶你看好宅

大宅不一定非得金碧輝煌,才能展現豪氣,內斂溫潤的素材,也能傳遞華美的宅邸風貌。

這間位於台北市區,室內六十五坪的新成屋是屋主與母親共居的住宅。從商的屋主,希望新居能以溫暖的素材,創造大宅氣度。擅長融合傳統與現代,將東、西文化結合,重新演繹的大雄設計林政緯設計師,捨棄金碧輝煌的古典風格,卻將古典對稱式語彙與現代俐落簡約完美混搭,重新定義豪宅規格。

由於家中人口簡單,於是林設計師讓格局變成單純的兩房。從暖色調鋪陳的玄關廊道進入室內,即以雙X軸動線貫穿。一邊是開放式公共空間,因應建築結構樑搭配家具配置,形成隱性空間界定,讓客、餐廳連成一氣。玄關另一側,是私領域的臥房區,兩間臥房皆配備飯店式衛浴與容量充足的更衣間等實用機能,運用石材、木質交織而成的自然氛圍,讓人回家就能徹底放鬆。

米色系的色彩規劃,是全屋調性一致的關鍵,透過萊姆石、木化石、木皮、木地板等不同素材鋪陳,展現豐富的空間層次。

透過設計師縝密布局,讓新居不論在動線安排、材質選擇,乃至實用機能的配置上,都能達到舒適宜居的大宅要求,即使不用豪奢的鑲金包銀,也能展現大宅內歛的泱泱氣度。

打造現代風格關鍵

Point 01 以玄關為界的X軸線

玄關區以轉角展示櫃作為X軸線的起始,一邊是公共領域的客、餐、廚,另一邊則是私領域的臥房。

Point 02 讓空間尺度放大的開放式格局

開放式的客、餐廳,利用家具配置與天花板結構樑的隱性界定,區劃出不同的使用區域,讓兩個空間連成一氣,展現大宅特有的開闊尺度。

Point 03 順應結構樑區劃空間,讓對稱式語彙與現代元素結合

順應結構樑,界定使用空間,再利用現代感的灰玻拉門做出空間區隔。方正對稱的天花板造型,則將古典語彙和現代風格完美結合。

Point 04 暖色調營造溫馨居家氣氛

米色系是讓全屋調性一致的色彩規劃,透過萊姆石、木皮、木化石等素材,讓空間層次變得更豐富。

Point 05 減壓的穿透式設計

主浴的隔間牆刻意嵌入透明玻璃,局部穿透式的隔間設計,不僅放大空間,也能減輕壓迫感。

小編最愛

大宅的玄關,總是與小家碧玉的房子不一樣,林政緯設計師運用層次豐富的暖色調石材,搭配嵌入式的燈帶照明,透過燈光倒影,讓人感受到層次豐富卻不張揚的氣派。

作者_劉芳婷 圖片提供_大雄設計

看更多設計師作品

看更多現代風作品


作者相關文章



你以為找統包省錢?其實花更多!70%人都搞錯的選擇關鍵


〔開箱影片〕17坪2房2廳莫蘭迪美宅,中島吧檯搭配復古水磨石,靈活收納的舒適小宅


〔開箱影片〕35 坪 4 房 2 廳侘寂風親子宅,去電視牆保留美景,書房 + 臥榻 + 梳妝台還有足量收納,智慧機能全到位~


打造妳的夢想梳妝檯! 5 個化妝檯設計靈感,讓日常保養、化妝都有好心情!


豪宅衛浴不只是單純盥洗空間!揭開頂級豪宅衛浴的4大關鍵


豪宅只是光有奢華裝修?退休宅、全齡宅、雙拼戶、健康宅四大設計趨勢,豪宅規劃比你想得更有料!


極簡風室內設計創造豐富收納可能,擁有隱形櫃體+多功能臥榻超實用!


買新成屋不裝修直接入住?你可能錯過了讓生活變更好的機會!


全屋灰色竟不單調!高雄質感宅邸每一公分都有設計邏輯


不只住豪宅更要懂豪宅!從豪宅稅制解析、全台知名建案、智能設計到品牌進口家具,解鎖豪宅生活全貌


收納櫃與床架怎麼擺?精準掌握臥室規劃比例,房間才不會又小又卡!


23坪從沙發出發的家!奶油色軟裝鋪展溫柔生活節奏


用對每一坪,讓家變好住的設計思考!


選錯尺寸比選錯顏色還可怕?5 種設計師最想避開的比例災難


豪宅級毛胚屋設計,為六口之家實現質感渡假宅


環保綠裝修孝親宅!給爸媽健康與舒適的樂活居家日常


【設計師專欄】36.83%買老屋!裝修前你該知道的事,高房價時代,選老屋也能住出質感生活


【哎!早知道…EP3】 找不到信任的室內設計?走進實際裝修空間、聽過來人經驗談,省下時間成本少走好多冤枉路!


與喵星人一起慢慢生活! 新竹22坪人貓共生宅把收納與跳台完美結合


收納美學當道!把日常儲物變優雅的5個設計靈感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