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空間的佈置與裝潢觀
舒適的條件先建立於物理的環境條件,包括屋子的本身結構體,接著是人的生理條件,而這條件因素是空間感的活動感受,然後才是心理物質的價值與內容性的構成。這樣分別是釐清需求的重要性,把影響人最重要的因素找出來,作為設計規劃的方向與重點。 曾經流行極簡風格,而以極簡風的原則而言,坦白講是較符合現在對於經濟與空間感的作法才對,但實際上卻對於生活實用性薄弱了些。在市場機制下的極簡風格並沒有空間感的感受,還是跟著裝璜一樣包覆與莫名的偽裝材料,並不節能與減碳的需求,同時也缺乏功能的實用性。因為裝潢的關係,規劃與耗材一點也沒有經濟與健康效益,但卻是設計居家空間所充斥的觀念。所以這不只是極簡風格的問題,而是設計人與裝潢的問題。 一時間裏,簡約、鄉村風格也跟著流行,居家空間理應會更實用與生活才是,因為簡約是在於實用性的使用以及生活化的美感情緒,更講究樂活健康與建材物質的品質才對。 但是,設計裝潢的內容與需求,並沒有如此重視真的簡約、鄉村的精神,只是在模製樣子與流行,甚至是在追求一種名牌的行為,一樣是在偽裝生活。依窗設計也是將低溫度的感官作法,於設計規劃中也是技巧之一。 現在,環保與經濟的因素,設計內容與製作會有所改變才是,居家空間也在環保減碳節能的觀念下,或多或少的接觸與切身感受。只是,一般人卻還不一定會有這樣確實的有認知,願意從節能減碳、經濟、品質與健康的角度,設計符合生活化的實用與樂活的居住空間,進而打造真正理想的生活居家的品質,都還是會以裝潢榮貴、大器建築的範本遐想,但事實真有大器與榮貴的生活居家嗎? 我們把「樂活」觀念朗朗上口,但其實居住空間的設計與內容並沒有因此而樂活實用,就像是壁板、電視牆以及固定的裝潢木作,並沒有視覺藝術、美術的層次,也沒有使用上的功能實用性,只因為他們把樂活的需求建立在物質化的價值上(階級價值),選擇以為是質感的東西,但都是不親屬感的材質,所以沒有真正樂活的空間與生活態度的落實與美感。舒適空間的佈置與裝潢觀:1、保持原建材的物質特性,減少包覆式的裝潢。2、盡量規劃開放空間的使用格局,正確使用風水觀念。3、改變窗簾的使用觀念,以及多使用綠色植物的遮陽方式。4、維持陽台的使用功能。5、善用空調的除濕功能。6、集中照明符合功能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