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和設計師搏感情-如何找興家的設計師 (二)  

進行中的家務設計與整理是瑣碎很多的,因此興家內容可以是複雜事務,所以尋求協助得對象就要因需求而定,並不是所有的裝潢裝修都是一種商業制式的方式,也許有人需要服務性的客服,但也有設計服務的服務,也可以自行裝修的服務。所以要問自己,確定了與認識了嗎?委 託的人要做一個很重要的功課,就是要把需求確立出委託對象的分別。有些人有想法與內容的,有明顯與明確的要求,知道自己要啥麼東西,甚至樣式風格與作法都 有自己的喜歡。這些確定的人,他的需求不再於設計師的需求,而是在施作裝潢的包工工程,他可以不用經由設計師代勞施作與設計風格或其它的設計,只要透過自 己,他就可以得到施工的人的進行,不受設計師的意見合不合與意見相左的問題,因此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認知溝通與要求。這樣的需求者,自然不需要藉由設計師的 代服務,如果經由設計師的服務,那只是挫折設計師很多而已,因為設計的價值還是在設計的內容,有主見的需求者就可以避免互相傷害的可能。設 計師故名設計師,都一定有設計的專業要求,也多是主導與主觀的作法居多,因為這是設計師的工作內容,有專業學習與訓練過程與設計理念。而裝潢師傅的包工純 粹是施作的內容,不用特別在設計上有所計算,只要施做就可以得到付出滿意的可能性,他是被動的與執行工作。這時候,如果主見已經很清楚的人,就可以不要透 過設計師的設計服務,而是尋著可以落實他自己想法的裝潢實作業者。當然,室內設計需求的人很多,但歸究還是有純服務性的服務公司,這一類就會滿足服務客戶的要求與感覺。而需要以服務的來服務的,那就應該尋著服務性的室內設計公司的處理,才會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既使完工後的關係仍然可以如餐桌般的豐盛關係。美好的人際與工務的關係態度與觀念。另 外一種設計師是業務的,他是銷售家具的格局配置,這和室內設計訓練的大不同,以及服務的內容也不一樣。然而消費者不知情況,把這些室內設計專業的,與業務 設計師通通混在一起,但其實這二者是非常不一樣,造成設計師的專業混雜。還有一種設計師是裝潢師傅背景的,他的專業於技術作工,有相當的木業製作的工夫, 在經驗底下也成為室內設計師,但坦白講,這和室內設計的專業內容也大不同,那是無法混為一談比較的,但是,這是市面上把室內設計師的專業混成模糊狀況的原 因。畢竟,設計的養成與裝修技術的養成不一樣,而講究的問題有很大的差異內涵,別混淆這樣的職業背景的不同。這樣裝潢師傅的包工就是和那些有主見想法的需求者,可以落實自己的要求與品質,從師傅那邊修正到自己的滿意,才不會變成做的與說的不同與爭議。但是,業主要注意的是,一分錢一分貨,修改與不確定的方式會使成本提高,別以為這樣沒關係,而硬凹施作的時間與工料的耗損,也別以為隨時修改到滿意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樣只是個沒知識與教養的態度與觀念的表現。消費者的需求就要德清楚自己要的是哪一種,而不是在於比價或者把他們幾種不同性質與背景搞在一起,結果造成選擇的配合不適合,而衍生出爭執不對的地方。因為,選擇是屋主自己,而不是設計師選擇你 。


作者相關文章



7 坪袖珍宅極限挑戰!零壓迫神設計,樓梯藏玄機,小宅竟有超大收納術!


破解鄉村風設計這篇就夠!從風格解析、居家條件到佈置 3 大關鍵QA


【哎!早知道…EP1】 同一棟同格局老屋改造,為什麼鄰居花一樣的預算卻做得比我家好?


新北市 新店三房兩廳裝修案例!25.5坪新成屋坐擁獨立更衣間與海量收納


從壓迫老屋到開闊退休宅!旋轉電視解放客廳擁抱多元休閒空間,飯店級主臥配置讓日常就像在度假


重審空間比例,訂製私宅格局! 35 坪老屋保留玻璃磚牆、巧藏收納,譜寫靜謐光影詩篇


3招!讓孩子主動拿起書的空間設計魔法,獨特書牆、秘密基地、收納機能一次到位~


原來舒服的家都有這些共通點!一次學會光線、色彩、動線設計心法


耐看 10 年的廚房設計公式!低彩度、低對比靜奢系廚房美學


藏進家的溫柔樹洞裡!溫柔木質×度假藤編的日式生活提案


「分散式收納」讓空間變更大! 4 大收納設計重點,讓居家坪效最大化!


18坪台北工業風小宅,以粗獷與溫柔交織的細膩居家故事


一人一貓入住擁有柔和光感的38坪侘寂宅,單身生活也能如此有溫度!


【老屋翻新3選】從歲月痕跡到理想生活:為中小宅注入新靈魂,打造專屬完美風格


在美式風私宅裡找到專屬的色彩平衡!27坪毛胚屋以飯店風美學重新佈局


別讓裝修費吃掉你的第一桶金!用「減法思考術」聰明規劃裝修預算


3個設計巧思分享!開箱旅居海外屋主,返台後的美式退休新家


23坪雲霧感北歐宅,狹長老屋開出光與暖的生活風景


24坪新成屋的理想樣貌!輕盈的米白X淺灰X留白,創造極致簡潔的舒適居家,滿足現代人追求的寧靜美~


〔開箱影片〕55坪陰暗老屋,變身現代感的設計師私宅!還配置了海量收納+雙步入式更衣間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