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縣容積移轉上限限縮 湧現建照申請潮
延續前日,內政部昨天又發布另一『落後數據』,也就是今年首季的住宅資訊統計。毫無意外地,北市又是住宅缺量最嚴重區域;但匪夷所思的是,金門、澎湖、台東、雲林等縣,住宅供給率都低於九成,短缺情況也『相當嚴重』。同一統計還顯示,今年首季建照核發近1.98萬宅,比上季小增8.59%,比去年同期暴增近一倍;但住宅使用執照新增數則比上季減少兩成多,比去年同期減少14.6%。不過各區房市推案,無論價量皆差異甚大,近幾年尤其如此;這項全台數據,必須劃分行政區來分析,才具有更大的參考意義。說到分區域,從今天開始,全台最大縣台北縣開始實施多項新措施;而當中恰好也有一項重大新政與房地產相關,那就是有關都市計劃容積移轉部份,即日起全面改採內政部版本,移轉上限為40%。根據主管單位台北縣城鄉局表示,該縣是在民國86年間頒行的『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中,訂定容積移轉的相關規定;建商如無償捐贈公設用地,其容積移轉上限最高可達100%,於89年開始受理。但93年北縣又另根據內政部頒布的『都市計劃容積移轉實施辦法』,制定新的『都市計畫容積移轉許可審查要點』,規定一般容積移轉以30%為原則40%為上限。顯而易見地,近年房地價格飆升,容積移轉確實成為建商壓低成本、創造最大利潤的工具。只是,被真正認定為珍貴古蹟的標的物確實有限,因此近年諸如的公設、道路用地,這些價格相對低,但也有容積可轉的標的,就成為建商進行容積移轉的『最愛』,甚至有若干機構專門收購此類土地牟取暴利。我們無從知道,北縣為何明明6年前就訂定新管制辦法,但這些年仍沿用舊制,今年下半年才開始頒行新規定;是因為終於升格?還是給予建商緩衝期?(這緩衝期也未免太長)對建商來說,當然不賺白不賺;因此昨日搶送建照申請搶容積,造成申請件數暴增。就官方資料,一般每天申請建照件數約是150件。但昨日單日就湧出356件,暴增一倍以上;其中新店、新莊、三重、林口及板橋都是搶照大區,剛好也是近期房地產正熱之區域。容積移轉本來就不應該可全數從甲地轉至乙地,畢竟就實際案例論,移入容積之基地,通常區位價值遠高於甲地。因此如不設上限,很容易出現浮濫情況,更會影響交通運輸、建築安全及都市景觀(超高樓之問題),也會讓都市計劃容積率規定或容積移轉的原始初衷完全喪失。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www.myhousin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