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購屋前奏曲-購屋能力計算  

想買房子了?很多網友上網發問、來信發問,都是問哪裡可以買、誰的房子可以買,不過,還是要告訴你,該如何著手第一步,免的到處看房屋之後,還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始買房子。「你手上有多少購屋現金?」這是我會問你的第一個問題,這個現金不是指你戶頭有多少錢,我們說現金三分法,就是三分之一消費、三分之一儲蓄、三分之一付房貸。所以,為了你不會因為買了房子就變成屋奴,我要先告訴你該如何抓現金概念。當然,這是針對首次購屋的人,如果你財務分配得當,積蓄多,是百大富豪,可以跳過先。先抓出你的每月生活所需。基本上,我會抓半年的生活費用,也就是如果沒有收入、被開除,你手上起碼有半年的錢可以支用,這是比較不保守的方式,如果你保守些,我會建議你抓一年的生活費用,因為現在好工作比較不容易找。要注意的,這個每月生活所需,包含所有開銷、保險、醫療準備、交通等等費用,所以假如你的每月開銷是三萬元,那麼半年就是十八萬元。接著,你找出你可以動用的錢,如果你有一百萬元存款,這裡面可以包括你打算贖回的基金、可以隨時賣的股票、有個富爸爸贊助,當然如果你有定存也是可以解,只是會犧牲利息,手上多留點現金是好的。一百萬元扣除十八萬元的半年生活準備,你還有八十二萬元,這就是你的自備款。這個自備款,除了支付房屋二成的頭期款,還有裝潢、家電、代書費等稅金準備。通常,裝潢家電等會佔大約房屋總價的一成,所以,你可以抓總價三成當作你的數字概念。八十二萬元等於總價的三成,也就是你的購屋能力為二百七十三萬元。這是銀行貸款八成的總價,所以,你就可以找總價二百七十三萬元的房屋。粗算一下,自備款為五十四萬多,裝潢跟家電有二十七萬元,每月房貸本息平均攤還為一萬出頭。看了這個數字,很多年輕人都會大大的嘆一口氣,有了一百萬元的存款好像還不賴,可是總價二百七十三萬元現在可以買啥房屋阿?地點到底有多恐怖阿?是的,現實很殘酷,你花了這八十二萬元的房款後,手上只剩下十八萬元,那二十七萬元的裝潢頂多買一點櫃子、買台電視小冰箱就沒有了,不過,已經可以買地點沒這麼好的中古套房,做個溫馨小窩。但是如果你真的只有存款一百萬元,想在台北買間房屋,我會建議你先租房屋,或是繼續住家裡即可,孝順父母也可以就近,萬一生小孩還有機會讓父母幫忙帶,褓母費用自家人賺即可。買房屋千萬別逞強,也別以為買房屋一定賺錢,更別以為你未來會賺更多,可以支付更多的房貸,一定要以保守的態度面對,屋奴的新聞你不是沒看過,被法拍的房屋每個月都在增加,不可以不謹慎。接著,我要教你該如何回推你的購屋門檻。幻想一下,你未來五年的人生。結婚?有沒有小孩計畫?這個幻想,是要讓你知道,你最少要買幾房的房屋。如果你因為要結婚而買房,夫妻兩人需要一間當臥室、一間當書房,那你的基本就是兩房格局。小孩通常在出生之後、上小學之前都是跟父母住,兩房的彈性,就是如果未來你的收入無法讓你換屋,起碼還可以犧牲書房的功能,兩代都可以滿足。如果你打算五年內都單身,平常不開伙煮飯、看電視喜歡在床上,那麼你買個套房就夠了。當然萬一五年內你不小心結婚,這套房可租可賣可自用,結婚就有兩個人一起算買房能力。有個你不需要考慮的,就是「我打算準備一間房間給我爸媽住,他們哪天也許會來住個一兩天」這個萬一倒是可以隨時取消在你的購屋計畫裡,因為這個萬一可以用旅館代替,你不需要為了這個萬一,花幾百萬元放個空房間,除非你錢夠多。好,你需要兩房至三房的大小,台北市門檻上千萬元,地段差的八百萬元,台北縣有捷運的八百萬元,沒捷運的五百萬元,這是中古屋的門檻。以八百萬元為例,你只要擁有二百四十萬元的現金,就可以買,這是銀行貸款八成、有八十萬元可以裝潢跟買家電、每月房貸三萬二千左右。回到收入三分法,保守方式就是房貸是收入的三分之一,所以你或你家庭的月收入要有九萬六千元。當然,如果你比較大膽些,房貸是收入的二分之一也是不少人這樣做,那麼你家每月只要賺到六萬四千元就可以支付八百萬元的房貸,別忘了,無論保守或大膽,你還是需要有二百四十萬元的現金。有人不屑的說:「有寬限期阿,買東西都可以分期了,明明有二年寬限期可以用,我買房屋已經花了不少現金,還有買電器,所以這兩年寬限期讓我付款比較輕鬆些,我努力賺錢多存點也好,反正現在利息低,不用白不用阿。」計算能力,不可以用寬限期來算。如果你有財務的運用,比如你的定存利息比房貸高,外幣定存有4%~6%就可以打敗房貸;你兩年內的資金「一定」可以贖回,比如定存還差一些時間,你判定你買的基金在兩年內「一定」可以賺回來,那比較可以大膽些。這樣,你了解你的能力了嗎?如果你想換間大一點的房屋,我建議你,仍然以手上有多少現金跟每月收入兩項來評估,如果你現金不太夠,那麼,你當然可以一邊賣一邊找房屋買,房屋賣了就有錢可以換大間點,你可以在賣屋合約書的交屋期限內,多保留些時間,比如「交屋時間自對保後延長一個月」,這樣你就多點彈性可以找房屋買,萬一你賣了之後還沒買到房屋住,租房屋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你想「我先高賣後低買」這個概念不一定會實現。房價沒有永遠漲的道理,雖然就長期趨勢來看,房價是漲的,十年前房價一定比現在還低,但是,這是大環境的趨勢,每一間房屋的狀態不一定,我有朋友在淡水買間當年有海景的大樓,買價一坪十八萬元,現在他想賣了,但是行情也頂多十八萬元,因為景觀都被後來的房屋擋住,一年前這個社區才賣十五萬元,中古屋仍必須有折舊的概念。多準備些彈性,是好的,你的收入並沒有保證幾年後一定多,現在連公務員都有考績制度的退場方案了,別以為「大不了賠錢,我去租房子就好。」沒事別作屋奴跟賠錢,這不值得嘗試。還有,根據房仲調查,有七成的首購,父母會贊助小孩購屋,所以,多孝順父母吧,你投資你的父母,也等於投資你自己呢。當然,有父母的贊助,你還是必須算算你每月的貸款能力,要不然浪費這幾百萬元的頭期款,還不如把錢拿去環遊世界哩。買房自住地點怎樣選有了錢可以找房屋買了,恭喜你,你是買家,可以到處看房屋、到處嫌貨色不好了。不過,台灣那麼大,你要怎買呢?「請問Sway版主,新莊副都心到底好不好,新聞說很有前景,可是我在台北市工作,那我該買有高鐵的板橋還是買有前景的新莊?」這些是網友很關心的問題。簡單說,分成你家原來住哪裡,你熟悉哪裡,跟你在哪工作這三方面。無論新成屋還是中古屋,有七成的購買客源來自區域客。所以,你不需要太掙扎、亂無目標,你想想,如果你從小住新莊長大,你會想要搬到永和去?除非你另一半住永和,要不然不太可能住到你不熟悉的地點。所以,管他新聞怎寫,如果你家原來住哪裡,為了你日後父母探親、小孩就近照顧,你還是會喜歡原來的地點。如果你來自外地,比如你住中南部、在台北工作,現在租房屋在三重已經很多年,當然,你比較沒有地域的限制,因為你都在三重生活,如果你要買房屋,也一定會在三重或附近地方選購,比如新莊或泰山。工作地點也會影響你的購屋地點,如果你在林口工作,你大可不用擔心林口的未來有多麼美妙,你就在這裡工作阿,需要房屋就可以買。當然,如果你在信義計畫區工作,你也許買不起計畫區內的豪宅,那就可以利用你的交通動線來規劃。以台北為例,住南區的都會在南區買屋,住北區的也只會在北區,因為你已經習慣這樣的交通動線跟生活重心,住永和的人不太會跑到新莊買屋自住,頂多移到旁邊的中和,而住板橋的也許會移動到新莊,但是很少跑到北投去住。同樣的,你住台中的中港路,就會在中港路沿線找房子買,不會千里迢迢去買烏日或十一期。交通呢?是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開車族,請沿著你工作的動線,考慮是否換捷運或是繼續開車。桃園有不少地方吸收台北的移民客,因為桃園有北二高、中山高兩條主要動線,沿線幾個交流道都有不少台北客移民,如果你習慣開車並且可以接受車程,就可以更多的時間換取能力內的房價。不過我要提醒你,有不少朋友當初為了省點房價,買到開車只要半小時的桃園居住,五年過去了,人口增加,他的開車時間已經拉長至一個小時,為了不想浪費這一小時,他開始搭車上班,有時坐中興號,有時搭火車,省錢又多了時間可以睡覺、聽音樂、用手機上網。機車族,同樣沿著你的工作地點動線,找你可以接受的騎車時間,我住過新店的安坑,曾經長期每天騎四十五分鐘的機車上班,那這四十五分鐘的距離,以我工作地點為圓心,畫個圓,就是我可以買房屋的地點了。如果叫我騎六十分鐘到三峽買屋,別說環境不熟悉,騎那麼久的車還是很辛苦的,不值得。如果你不想開車也不會騎車,你還是依著你習慣的交通工具找地點吧,有捷運搭捷運,沒捷運搭公車或轉乘,有火車就作火車,可是,別去想高鐵。高鐵在完工時,一堆廣告說:「高鐵一日生活圈,房價省一半」這是不切實際的做法,你搬到遙遠的那頭,每天搭昂貴的高鐵,然後再轉捷運或公車到你上班地點,算算票價你不一定划算,這是廣告商想出來的方法,刺激你買房屋啦,如果你偶爾才搭一次高鐵,就不用買在高鐵站附近,就像,我工作不需要搭捷運,就沒有那麼急迫性買在捷運邊,高鐵宅沒有捷運宅的保值性。機場也是,未來在幾個航空城附近一定會開始炒作,但是呢,機場宅頂多享受出國方便,你一年出幾次國?這樣,你知道該從哪裡開始看房屋了嗎?有方向了吧,你住哪,你工作在哪,就往哪去。別看太多有前景的新聞,除非你把房屋當作投資性來住,你自然可以住在新莊副都心、林口重劃區,然後等待房價上漲,脫手賺一比,如果你買房屋只是用來自己住,在住的期間要舒服、方便,就別期待新的重劃區可以讓你多賺錢,想想,新莊副都心已經二十年了,這二十年的等待當然值得,起碼當年買的房屋現在都已經算是賺回來,不過,你要等二十年,如果是我,不如把這二十年的等待與夢幻房價省下來,拿去做別的投資,要知道,當年正對副都心、中原路上的房屋,都比新莊其他地方貴上一坪兩萬呢。學區、市場、大公園你需要明星學校、大型傳統市場、萬坪森林公園嗎?有,很好,房子也很貴,沒有,或是缺少一個,好像也不會怎樣,對吧。買房子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台灣可能沒有房子在明星學區旁、走路五分鐘有很大的傳統市場、又身兼正對超大公園讓你賞景、運動、深呼吸,有的話,房價可能頂天。如果你的財力沒問題,那麼上述條件當然最好都擁有,對你的房價絕對有保值以及加分的動作。如果沒有,那麼,三個你必須作出選擇,哪個比較重要。五年內有小孩,或是五年內會有小還需要上國中、小,而你又想挑一下學校,那麼學區你該是第一個考慮的條件,如果不必挑明星學校,短短的接送或是讓小朋友可以自己走路上學的距離,就是你可以買屋的環境距離。雙薪家庭多的現在,對於傳統市場也許比較沒有需要,但如果你的二餐有同住的父母包辦,那麼,附近有個早市挺好的,可以買到新鮮的蔬果,如果你平常不煮飯,可是如果只有假日想買個生鮮,那麼你對早市就沒這麼需要,想煮飯開個車、騎個車都可以滿足。大公園也一樣,如果正對大公園那當然是奢侈,我也幻想過我要住在大安森林對面,打開窗就是滿滿綠意,可惜我沒那個財力,但坦白說,面對樹海景觀,並不會讓我想真的每天去公園散步、運動,告訴你,其實坐在我的書房跟臥室,窗外就是一個萬坪的綠帶,可是,我從來沒有去散步過。我家附近,走路二分鐘有個小小的早市,可以買到現殺的雞肉,走路十分鐘有超大的黃昏市場,一般學校在我家旁邊。可是,這是碰巧,喝!對我來說,我只要開闊景觀、安靜住宅環境即可,我並不希望旁邊有早市,有時太晚睡,大約四點就有雞會啼了,那是很妙、有點困擾的樂音。對我的條件來說,學校在旁邊是用來保值的,旁邊有市場也是哪天要賣屋時的小小賣點,對我的生活,最重要還是開闊景觀,萬坪公園提供新鮮氧氣,所以,當初找房屋時,有特別留意這一帶環境而選擇,市場,妙的是,我是從雞啼聲發現的。這樣你懂了嗎?挑選房屋從你自己的需求條件開始。如果你一定要讓小孩唸明星學校,那你可以從你要買的區域,找出學區旁的幾條馬路開始找起,必且確定這個房子以後可以入籍,不過也要提醒你,有時學校旁不一定可以唸的到,像永和國中與福和國中,用的是身分證末碼的基數或偶數來確定,而政大附中國中部也會隨著入學人數的多寡,決定今年到底學區到哪一條巷子。你有了學區之後,市場跟公園的順序條件就可以擺後面些,同樣的,你一定要市場,就把他擺第一位,其他放後面。還是要提醒你,正對學校的房子很吵,上下課小朋友的尖叫聲跟鐘聲,會讓你抓狂!樓下是市場,出入不便利,蟑螂老鼠也會很多!公園在前面,晚上就比較暗,也容易有色老頭或流浪漢出沒,這就是有一好也有一壞的道理。最棒的就是,走路一分鐘有學校、市場、公園,而且從你家的房屋看出去,就是大公園。啥,房價很貴,我要唉唉唉了。中古屋還是新成屋「我們很想住新房子,尤其你怎知道中古屋有沒有死人?而且重新裝潢也很麻煩,又花錢!」這是很多想買新成屋人的心聲。另外「買預售屋比較好吧,可以賺錢,付款又輕鬆,況且房屋的格局可以隨時調整耶,不用重新敲敲打打。」這得分成好幾個層面,先說說預售屋,房屋的格局可以調整是對的,不過你不能隨心所欲,管道間有限也有固定,頂多房間的大小可以調整,但是廁所不見得可以從這頭拉到那一頭,也不見得想增加就增加,但是,你可以把四房改成三房,取消一個房間合併成大客廳,也可以讓廚房變成開放式大廚房,這些在紙上就可完成。付款,一樣囉,你先付10%,接著工程期款再付10%,這兩三年的興建期你還是不能住,這跟兩年後買房子的付款是一樣的,因為你完全無法預測兩年後房價是高還是低。如果你現在就需要住,那麼你當然不能買預售屋,況且我很少建議別人買預售屋,因為你完全無法預測,以後房屋會蓋怎樣,除非你非常努力的監工,以及你選到一個不差的建商。那麼,新成屋跟中古屋呢?如果你有新房屋的情節,那麼,你可以跳過中古屋,這個部分是你蒐集房價跟資料用的,做功課還是必要。如果你兩者皆可,就只要討論房價的高低與地點即可,這樣的彈性比較大。新成屋不用花大錢裝潢?還是要的,建商給你的房子只有天地壁,以及廚具跟廁所,如果天花板有消防洒水頭,你還是要作天花板,作木作,作系統櫃等等,當然比中古屋方便許多,不過,如果隔間你不喜歡,同樣要敲掉重作,地板重換,天花重釘等等,當然,買新成屋主要是看格局。中古屋的好處,只差了「舊」與房價稍低。格局喜歡的中古屋,你頂多重新粉刷、換了新馬桶、廚具也許換一套就好,地板通常兼顧耐用,否則花點錢貼木頭地板也不算費事。你到底該買哪樣的房屋,就看你的預算問題,如果購屋與裝潢的預算多,你兩者都可以考慮,因為地點好的有時都已經是中古屋,買下來重新裝潢又是一番新天地,社區管理也已經上軌道,但是新成屋又是乾淨,所以很常讓你兩難。別想太多,單純點方便,我會建議你中古跟新成屋都去看,看到喜歡的就來作比拼,這時記得要估算裝潢的拿捏,以及預算的考量,你會知道,你該買的房屋是哪樣。


作者相關文章



於茶香中領略侘寂之美!特殊塗料比擬窯壁、自由曲線呈現磅礴山水,從五感體驗品茗詩意


專屬你的強運空間:歐式風格客廳設計✕居家風水 3 大秘訣


比輕隔間更彈性!多功能屏風設計,不僅能化解風水疑慮、還能結合收納提高空間坪效


一窺內斂成熟的美式魅力!微調46坪新成屋格局,實現舒適的熟齡退休宅


不到20坪也能擁有三房兩廳!現代北歐宅以柔和色調與精心佈局打造高效生活


3招!把家變成IG打卡韓系奶油風,韓國網美咖啡廳搬回家,裝修秘訣分享~


空間沒變大,但生活多了一層!5 種階梯創造的新平面格局


毛胚屋的極致蛻變:演繹專屬豪宅風範的三種方式


基隆市 50 年老屋重生,化身現代退休宅,創造舒適永恆的愜意生活


童趣感滿滿的47坪日式混搭宅!透天別墅的樓梯,也能成為親子共遊的角落


〔開箱影片〕30坪奶茶色小豪宅,絕美更衣間 + 海量收納中島廚房,四房兩廳優雅美宅


29坪美式風新成屋,通透、舒適與個人化讓人感受歸家的溫暖


新北26坪漏水老屋化身高規格親子宅!混搭風X弧形元素X藝術漆,層次豐富又能住的安心


廚房翻新要多少錢?系統廚具可以局部更換嗎?2025 完整廚房裝修流程與價格懶人包


開闊視野搭配隱藏設計,為55坪極簡現代宅,更簡單舒適的視覺饗宴


填縫劑、矽利康差在哪?磁磚填縫劑百科:材質、顏色、防水性、乾燥時間最強指南!


化身個性宅邸屋主!47坪毛胚屋大改造,打造工業風與文青氣息並存的訂製私宅


3個居家植物園裝修指南,室內種樹、種菜都OK!


新婚、情侶同居生活指南!讓共享空間更自在的 5 個設計提案


格局可以不講邏輯?這 4 種非傳統格局設計反而讓家變得更好住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