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時事議題
0 1 2 3
  • 【不動產 HOUSE 情報站】文章合併公告

    因公司內部規劃調整,自即日起,HOUSE情報站文章整併到生活話題。我們將重新規劃,期待未來為大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

  • 有保有保障,好在我有「強制險」

    文.新聞中心小玲是位專職媽媽,老公在外地上班,所以需接送小孩上下學,由於孩子開始就讀大學,離開家庭到外地住校,增加了家庭開銷,小玲決定重返職場幫忙老公分攤家計。小玲在求職網站上看到了一份內勤工作,投遞履歷徵求面試,就在騎著機車趕去

  • 「假訊息」就在身邊,你發現了嗎?

    文.洪寶山對於假訊息,你是如何看待?可不要小看假新聞或訊息散播所帶來的後果傷害,從古時「曾參殺人」典故就證明謠言的可怕。如今科技網路帶來便利性,更加速不實消息對社會的危險性。二○一九年四月瑞典哥德堡大學經研究分析,全世界遭受到境外

  • 從大趨勢看台灣大量興建社會住宅的必要性

    文.莊孟翰台北市長柯文哲五月二十日赴市議會進行專案報告,在與市議員一問一答之間,除坦承八年五萬戶公宅政策方向不對之外,還將矛頭指向被教練張景森教壞,此外,更將公宅戰略錯誤類比蔡英文總統的公宅戰略也同樣錯誤。姑且不論是非得失,為何公

  • 台灣房市動向─軟著陸?硬著陸?

    文.莊孟翰─現階段雖無硬著陸風險,卻仍潛藏超額供給隱憂─當前建築產業應格外留意流動性風險Q:房地產市場自二○一四年七月一日囤房稅實施之後,二○一五年景氣反轉迄今,各地房價普遍下跌超過兩成,認賠了結投資案例更時有所聞,惟及至今日仍未

看準房產商機 從零開始賺一億

文.洪寶山「人家常說:「股票市場有如屠宰場,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對。」其實這方面我也體驗到了,但是我不氣餒,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站

2015-07-16

千億資金加速流向海外不動產

針對國內資金外流,第一太平戴維斯副總經理邱奕平形容得最貼切,他說,投資資金就像孫悟空,受不了唐三藏唸緊箍咒,正無所不用其極地找尋出

2015-07-16

MERS韓國》第一名的代價

韓國MERS死亡人數持續上升,所有人都在訝異:為什麼韓國會發生這麼大的事?韓國為了追求「第一」,整個社會走在發展的鋼索上,他們願意

2015-07-13

搭上蘋果的列車,也許能大賣? 直擊波士頓創客空間

新創團隊進駐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space)已成趨勢,取代車庫及公寓創業。文∣徐仁全圖片提供∣資策會想想Facebo

2015-07-09

四縣市首長連莊5星 六項施政滿意度躍升

文/彭杏珠2015-06-01《遠見》2015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出爐,顯示民眾回歸基本面,理性檢視地方首長施政成績單。

2015-07-09

大者恆大 全球產業掀整併潮

未來產業該是一個打群架的時代。無論你的武功再高,一個打十個的年代早已經過去,不靠策略打仗,最後的下場只有輸!台灣已經輸了亞太金融中

2015-07-07

戰勝「大脫鉤」

艾瑞克.布林優夫森ErikBrynjolfsson 安德魯.麥克費AndrewMcAfee 採訪■艾美.伯恩斯坦AmyBernst

2015-07-06

公告地價上調 地上權住宅價格優勢減

政府禁售500坪以上國有土地,改推地上權案,但因為連連往上調高公告地價的舉動,將增加地上權住戶的地租負擔,反而變成阻力。文.顏瓊真

2015-07-03

產業整頓潮 太陽能廠急尋續命丹

太陽能在投資人眼中是前途大好的綠色能源,但太陽能產業發展幾經上沖下洗,企業表現更是兩極化。近來業內已展開新一波的整頓潮,誰能在這波

2015-07-03

四大利多助攻,台商卡位東協不能慢!

文/彭杏珠2015-06-01隨著東協經濟共同體啟動,加上中國積極推動亞投行、一帶一路,將帶動東協10國城市起飛。面對超過6億人口

2015-07-02

別忽視資金外流的力道

文.洪寶山 前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Bernanke)來台,對台灣薪資倒退現象感到訝異。台灣經濟不好,其來有自,可以說成也中

2015-06-30

房地合一高達45%恐後患無窮

文.莊孟翰(顏瓊真整理)Q:新北市鄭先生問:行政院敲定「房地合一」課稅版本,要在立法院本會期中通過,好從明(2016)年1月1日實

2015-06-30

鄭崇華出手救教育 為未來培養科技製造人才

文/陳芳毓2015-06-01退休後的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率先設立以技職教育為主的「MOOCs」,培育技職人才,為台灣製造業種下一份

2015-06-25

電子業第二季匯損壓力大

截至目前,新台幣匯率已經升到30.55比1,除了鴻海外,包括和碩、華碩、仁寶、廣達、英業達,全部出現匯損!隨著新台幣因外資持續匯入

2015-06-23

蘋果供應鏈發出紅色警戒

哈佛教授克里斯汀生提出的「破壞式創新」理論,被中國電子產業鏈引用,使其逐漸從低階市場練兵階段,將觸角滲透到了國際大廠。台灣如何在強

2015-06-23

我的機器人上司

華特.福力克WalterFrick作者指出,隨著機器從工具演進成隊友,接受它們,絕不只是採用新科技這麼簡單。第一個挑戰,就是體認什

2015-06-18

電子重回主流 推升萬點行情

資本市場國際化是全球趨勢,在這個氛圍中哪些族群最有機會勝出?六月新制上路,法人盤要如何操作才會賺錢?年度盛會Computex201

2015-06-16

除弊不如建設 柯P該讓BOT回歸法律面

文.莊孟翰教授(顏瓊真整理)Q:台北市王先生問:台北市的BOT案,因新任市長柯文哲的積極「除弊」,最近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但B

2015-06-16

米蘭:「食物」當家,史上最綠的世博

全球饑荒、快速消費下,食品的安全與多樣性、如何達到環境永續,這些都是為期半年的米蘭世博中,你不能不關注的事!文|吳思旻圖片提供|E

2015-06-15

一間公司對抗一個國家

文/鄭婷方2015-06-01《遠見》想做大陸海底撈的深度報導已經快三年了。兩年前,《遠見》曾進行兩岸科技業大評比,當時台灣不僅在

20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