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空間沒變大,但生活多了一層!5 種階梯創造的新平面格局  

編輯 YIJU|圖片提供 蟲點子創意設計、知域設計 X 一己空間制作、拾隅空間設計、北鷗室內設計

現代住宅坪數越來越小,格局也越來越制式。很多屋主在裝潢時會發現:牆不能拆、動線難改、空間也不夠放進所有想要的功能區。但其實,就算無法大幅更動平面格局,還是能透過聰明增加樓梯的設計方式,在平面中打造出新格局。如同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曾提出「自由平面(plan libre)」的概念,空間不該被承重牆侷限,而應該隨著居住需求自由變動。即使是單層的住宅,只要加上一座階梯,也能調整格局、劃分場域、甚至提升收納機能。一起來看看 5 個空間應用的靈感,坪效翻倍生活層次也瞬間升級!

懸浮閱讀區​

階梯功能:創造獨立的情境空間

這個空間仍在同一平面,卻透過懸浮感階梯及平台,營造出與主空間節奏完全不同的氛圍。階梯的功能不在於連通樓層,而是引導進入一種安靜、抽離的閱讀狀態。透過心理感受分區,彷彿分屬不同平面,並非實體的隔開。

窗邊臥榻階梯

階梯功能:柔化高低差,延伸出生活使用的多樣性

設計師利用階梯將窗邊抬高的臥榻自然銜接至地坪,讓起居空間與窗景區之間的轉換更加柔和。階梯成為視覺引導、也兼具使用功能,提供了展示、坐靠甚至收納的可能性,替空間加入更靈活的使用層次。

架高閱讀平台

階梯功能:劃分機能區域,讓一空多用更清晰

原本僅能容納臥床的空間,因為一階的高低差,多出了明確的閱讀與書籍收納區。階梯不僅成為動線轉折,也讓同一空間在視覺與使用上劃分出兩種節奏,有效解決小宅格局沒有多餘平面的問題。

抬升書桌平台

階梯功能:創造沉靜且專注的角落

透過抬升地坪與階梯過渡,設計師讓工作區自然從客廳中退開,形成安靜、穩定的氛圍。階梯在這裡並不顯眼,但卻成功讓開放格局加入一處宛如獨立空間的寧靜專注區。

上下雙層整合

階梯功能:整合垂直空間與隱藏收納提升坪效

這個案例以架高平台創造上下分層,階梯不僅連結兩層空間,更將本體結合抽屜收納,發揮機能最大化,經常應用在家中有多位學齡孩童的臥房設計中。在有限坪數中,透過垂直動線與階梯整合收納,成功容納睡眠、學習與休憩三種使用情境,是高效利用空間的典範。

階梯設計常見問題

Q1:高低差要多高才有感?
一般建議抬高或下沈約 15~30 公分最為適當。太低會沒有層次感,太高則影響使用便利與安全。若是要規劃完整平台空間,例如床區、和室等,可考慮高一點的 30 公分左右,還能搭配收納使用。

Q2:階梯設計會讓空間變壅擠嗎?小坪數也適合嗎?
只要掌握比例與動線安排,小坪數一樣可以做出層次。關鍵在於階差不要佔用主要動線,並與空間功能整合。像是沙發區後方抬高閱讀區、靠牆打造臥榻與平台,這些都是既節省坪效又提升空間感的做法。

Q3:階梯會影響採光或通風嗎?
只要避開主要採光面或選擇輕透材質即可。在小宅中設計階梯時,建議不要擋住落地窗或主要採光牆面,並可選用開放式、鏤空式、懸浮結構等形式,讓空氣與光線自由穿透。

內容來源:空間沒變大,但生活多了一層!5 種階梯創造的新平面格局-設計家 Searchome


作者相關文章



美觀而實用的收納可以兼得嗎?參考空間條件精準掌握比例,不論大小坪數都能擁有美型收納


設計師的巴黎日常:16坪法式中古私寓裡的浪漫時光


夕陽下的光影美學!高雄亞灣毛胚屋華麗變身,格局X風格X引光入室,成就多元場景的度假生活


日式美學入主台灣住宅!從材質、工藝和光影,體現隱而有感侘寂生活


你以為找統包省錢?其實花更多!70%人都搞錯的選擇關鍵


〔開箱影片〕17坪2房2廳莫蘭迪美宅,中島吧檯搭配復古水磨石,靈活收納的舒適小宅


〔開箱影片〕35 坪 4 房 2 廳侘寂風親子宅,去電視牆保留美景,書房 + 臥榻 + 梳妝台還有足量收納,智慧機能全到位~


打造妳的夢想梳妝檯! 5 個化妝檯設計靈感,讓日常保養、化妝都有好心情!


豪宅衛浴不只是單純盥洗空間!揭開頂級豪宅衛浴的4大關鍵


豪宅只是光有奢華裝修?退休宅、全齡宅、雙拼戶、健康宅四大設計趨勢,豪宅規劃比你想得更有料!


極簡風室內設計創造豐富收納可能,擁有隱形櫃體+多功能臥榻超實用!


買新成屋不裝修直接入住?你可能錯過了讓生活變更好的機會!


全屋灰色竟不單調!高雄質感宅邸每一公分都有設計邏輯


不只住豪宅更要懂豪宅!從豪宅稅制解析、全台知名建案、智能設計到品牌進口家具,解鎖豪宅生活全貌


收納櫃與床架怎麼擺?精準掌握臥室規劃比例,房間才不會又小又卡!


23坪從沙發出發的家!奶油色軟裝鋪展溫柔生活節奏


用對每一坪,讓家變好住的設計思考!


選錯尺寸比選錯顏色還可怕?5 種設計師最想避開的比例災難


豪宅級毛胚屋設計,為六口之家實現質感渡假宅


環保綠裝修孝親宅!給爸媽健康與舒適的樂活居家日常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