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高手出招,輕輕鬆鬆將老屋變身摩登大宅  

跟新成屋相比,老屋改造從來就不容易,不只有更複雜的基礎工程問題、需要重頭配置的格局、動線,以及無數看不見的狀況需要一一處理,設計師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結合自身專業與經驗,思考如何滿足新任屋主和家人的貼身需求,並在新的空間裡完美實踐,而采舍設計這兩處精采的舊屋改造案例,正好是絕佳的案例示範!


客廳電視牆兩側穿插分段的灰鏡,消除實體隔間的壓迫,同時也有放大視野的效果。

屋況尚佳的中古屋,重新規劃格局就能住的很舒服
老屋翻修的困難程度,與屋況優劣息息相關,這戶屋齡才八年左右的中古屋,地段、交通和採光都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原有格局不符合新屋主小家庭的需求。因為前任屋主成員簡單,室內只有兩大房,其他都給公共空間使用,采舍設計團隊接手後,以「在預算內創造理想格局與機能」為目標,為新屋主體貼捍衛荷包之餘,負責主導的楊詩韻設計師也積極對症下藥,將其中一間大套房一分為二,結合粉、藍各一的色彩主題,改造為兩間可愛又實用的小孩房,而原先在套房中央的衛浴,剛好成為兩間孩房的分野,既不須移動水電管線,也儘可能不動泥作、拆除,這些都是裝修工種裡較昂貴的項目,自然能節省不少預算,最棒的是,浴室獨立出來以後,釋出的空間轉作收納高櫃使用,既滿足了屋主的需求,整體的動線、格局也更顯流暢、好用。


大門旁的牆面貼上鏡面,利用鏡面反射放大玄關區的空間尺度。


餐廳後方的廚房將部份隔牆移除,重新打造雙向直角的玻璃格子拉門取代,巧妙打開廊道開口的面寬,走廊長度也跟著縮短。

善用櫃體隔間與雙面使用的彈性來擴充收納
另一個設計重點在於收納機能的擴充與整合,心思縝密的設計師以「隔間櫃」與「雙面櫃」兩種手法,讓原本可能造成空間浪費的走道,成為最重要卻也最低調、最實用的核心收納區。

走道利用雙面櫃的巧思,不浪費任何一點坪數,才能爭取最大的收納效益。


男孩房融合深淺漸層的藍色系圖案,必要的實用機能一應俱全。

房數縮減,生活視野與樂趣反而增加
很多消費者都有房數的迷思,但房間這東西是剛好就好,太多太少都不適合。
以此案原始格局為四房舉例,接手的小家庭根本不需要這麼多房,而且四房事實上都不大,住起來怎麼可能舒服?於是采舍設計維持良好的採光、通風,但將四房改為2+1房,最主要是將其中兩小房合併為大主臥,另一房設定為半開放書房,徹底解除原有的格局束縛。


木作雕花飾板,與地面玫瑰花圖騰相輝映,帶出精緻唯美的奢華印象。


客廳與餐廳之間打造一座精美的造型屏風象徵性劃界,同時也兼顧屏障玄關進門直貫客廳的視線。


與餐廳區比鄰的書房採用大面灰玻隔間,整個公領域的視覺穿透感大幅提升。


將兩房合而為一的主臥室,設計師善用靠近浴室的區域規劃更衣間,不僅實現女主人的夢想,同時也經由二進式動線,化解原本浴室門正對床舖的風水忌諱。

臨窗的浴室景觀絕佳,極盡奢華的衛浴設備皆以石材打造,精緻度無懈可擊。

作者_幸福空間 圖片提供_采舍空間設計


《延伸閱讀》

老屋讓專業的來!保證媲美時尚旅店,再住30

老國宅改造 純淨美式休閒居所


作者相關文章



歐美風格收納設計|5 款室內風格✕5 大收納機能整合指南


訂製美型收納交織柔光序曲,企業主的新古典私宅展現美學與機能的黃金比


坪數小玄關就沒搞頭嗎?四大QA解析小宅玄關設計,收納、動線、空間感與風水一次到位


〔開箱影片〕60坪透天日式侘寂宅,更衣室、吧檯還有海量收納,日式質感氛圍美宅


收納也能很有型!三個收納美學把機能藏進風格設計裡


【哎!早知道…EP5】 兩間住宅合而為一好麻煩?有過初次裝修好經驗,第二間雙拼宅也能安心交給他


單層大器 × 複層藝境,奇逸設計演繹豪宅的經典質感


單身、小家庭必看!自炊族、輕食族的3款社交型餐廚靈感


裝潢完還是差一點? 3 個軟裝設計關鍵鋪墊夢幻歐宅最後一哩路


量身訂製的豪宅藝術,330坪居所演繹優雅大器


從玫瑰天花到庭院泳池,星葉設計展演豪宅多重表情


【哎!早知道…EP4】 可靠的裝潢設計師怎麼找?與其花時間爬文比較,參考朋友經驗、找到有共鳴的設計師才正確!


小坪數也能住的超療癒,20 坪以下空間的巧思運用與放大術


2025豪宅設計未來趨勢|台灣十大豪宅高訂奢華新高度,繽紛設計定義頂級生活美學


5大QA解答舊屋變潮宅!4間老屋翻新裝修實例,找設計師做這些,新家原地封神?!還有替代方案省預算~


開放式中島與多功能餐桌,從烹飪到聚會讓廚房成為家的舞台


〔開箱影片〕23坪奶茶色自然風格宅,裸樑設計及格局改動變出小臥榻讓新成屋更有魅力


電子衣櫥是智商稅還是生活必備?入手前必看優缺點&挑選指南,讓你一次搞懂電子衣櫥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什麼是日式生活美學?不只是裝修上的視覺風格,而是以細節建構五感最佳體驗


從自由到自然,從閱讀到靜心:日作設計的5個空間提案,不只是住,更是療癒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