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透明才有效 頭痛政府繼續醫腳
大家在「Sway房市觀測站」暢所欲言,是件好事,現在換我。 不管是一生一戶、或是奢侈稅的課徵,都有個盲點,關於房價,你沒有透明、沒有實價登記,就有很多地方可以逃、可以漏,而動用到立法院的表決,那擺明是在拖時間。 地質法立法院三讀通過後,還是被擱了十年,要不是來個北二高走山,有可能動嘛?那是動搖財團與黑心建商的根本,立院通過又如何?擋一擋就好,擋不住的現在,反正當年大買山坡地的建商,倒的倒,換的換,現在要執行這個法案,就沒那麼大的阻力了。 房價透明呢?大家應該還記得,政府拿「中古屋」開刀,有口頭要求房仲要實價登記,「預計」某月上路,業者頻叫苦連天,要找愛吃飯的官員,再吃幾個便當來擋一擋。 那建商呢?預售屋呢?沒有他們的事,大家還是頻頻發出「天價個案秒殺」的新聞稿,來告訴世人,我們現在賺很飽,我們每月調漲一次價格,沒有每坪兩百萬元以上,別來找我買屋。 從金融海嘯以來,房價不斷爆漲,源頭就是黑心建商,助攻就是黑心投資客,跟進的是菜籃族投資客,傻眼的,是自住客與善良老百姓。 黑心建商到現在還在利用「三期推案法」來炒房價,一期爛屋低價賣、預告二期調高房價與建材等級、三期再賣一次,拉攏黑心投資客一期買、二期買、三期賣給菜籃族投資客,房價在某些黑心個案上不斷被一個小圈圈的集團給拉漲起來,不黑心的個案只好趁機漲價來應和,房仲呢?都有黑心個案開高走高了,中古屋的房價自然被一起拉上來,良心房仲跟良心賣方還是賣出市價房屋,黑心房仲與黑心賣方,當然趁機賣出黑心房屋,就這樣,房價一直炒了三年,自住客,有實力一點的只好接受這個市價,沒實力的,更只好傻眼,因為大家還是買不起。 雖然,政治跟經濟不可分,但保護供養的財團,是每個執政黨都會作的事,我不偏袒國民黨,也不會漏掉民進黨,政商關係就是如此,這是一種無奈。政治就是如此,利用平衡的手法,平衡民怨,也平衡財團。 哪個政黨的政治家,願意全面公開房價?目前好像還沒看到。沒有建商支持的立委,可能會偷偷同意這次的一生一戶與奢侈稅,但大家都有人支持阿,不管是立委體系或是議員體系,大家都在平衡裡求生存。 我並不認為,你買間房屋來住,並且買間房屋來收租投資,是件錯事。在能力範圍內,你可以當個善良包租公,提供沒錢買屋的人,有地方付租金,這樣的市場很健康。買兩間、三間、十間?我都覺得,包租公並沒有不對。 但如果你利用黑心手法,賺取暴利,那就不對了。現在已經有一些房仲跟建商,開始想要走回不黑心的手法,因為這樣的市場,已經讓他們開始留意,萬一景氣翻轉或是來個意外事件,要如何保本,業者已經開始想到「居安思危」。 那麼,我們該做些啥呢?既然政治不是我們所期盼的,就該用民意來呼籲,讓黑心的市場,回到過去比較善良的市場,並且加上公平與道義。 如果資訊是透明的,房價是公開的,那麼,就有如上市櫃的股票般,他要起漲,那就是市場機制,他要下跌,也是市場機制,這中間的黑心與模糊就少了很多。 不公開房價,你奢侈稅怎麼課? 可惜,當我問了一圈產官學的人,全部都告訴我,你這個公開房價,是不可能的啦,建商不靠這招,怎會賺那麼多錢?那是他們的命脈耶,江湖那點訣,就是不可以這樣說破的。 行政、立法兩院的人,頭一定很痛,到底,在不公開房價的情況下,要如何計算這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