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習慣-實用性設計原理  

一般對於『習慣』的認知是有分別的,我在課堂上強調過,那是因應現實的習慣以及生理的習慣是不同的,但多以因應的行為方式當作是習慣居多,而一些室內設計的理念也常拿習慣當作是設計的內容與強調那是人性,但其實那是錯誤認知的『習慣』。因使用需求而產生功能方式的坐姿活動。 基本上,設計的內容並不是指因應行為的習慣,而是指人體的生理習慣,因為人的生理習慣是總 體的……….是人性與生具有的………….就是人體工學。課程單元之一設計要素-【習慣】 從習慣對應到人體工學之間 的理解,從這樣的關係就可以分別習慣『從習慣對應到人體工學之 間的理解,從這樣的關係就可以分別『習慣』的定義,因此家具設計、行為活動、管理方法以及動線格局等設計,就能有絕對的數據與條件架構在使用者的實用問題上了。 實用問題除了『習慣』因素外,構成實用性還需要另一個要素的配合………..是啥麼要素?身體的習慣導致活動的行為方式。 習慣指的是生理習慣,也就是人體工學的層面所產生的問題,而不是指個人的行為(習氣與慣性)方式,但是一般坊間設計觀念與與多數人的認知,對於習慣都有過度與誤解的態度,都將習慣視為設計時要的對象,使真正要注意的與應該要重視的反而遺漏掉。 人的行為活動中人體結構有一定的標準方式,高矮胖瘦、舉手頭足、彎腰屈膝、左轉右扭或者爬上爬下、坐下起立、右取左拿,迴轉跳躍等等,這些身體產生的動作以及身體的規格,都有一定的生理限制與範圍,這就是人體工學『生理習慣』。另一個的需要則是人因層面的需求,那是情緒感受的氛圍設計,以視覺、觸感、便利、氛圍、感覺等等因素,構成人的心理的感受,使實用更具人性因應的意思。 一般習慣是使用的慣性,是因應空間使用產生的行為,在一定的使用頻率下產生的便利反應,但這習慣因素並不是設計時首要的遵守原則,因為不同人的因應行為不全然符合生理習慣的人體工學的要求,只是個人的行為方式,也很可能有扭曲的操作方式。室內設計的要求時,會要求較確實的生理習慣的數據與實用問題,需要符合基本的生理習慣後,才會再因個人行為活動方式的關係做些調整改變,才形成實用的要求。功能與環境的配合形成空間的氛圍感覺。 簡單說,一樣高度的工作台與設備,在使用的生理習慣的需求外,也因為不一樣的材質與空間氛圍感受,所得到的實用效益就會不一樣。那設計實用空間時,就會注意到這些配合的問題,如何達到符合人體使用的行為動作的習慣,也達到願意勞動的意願與情緒。 所以這裡頭就有設備使用的問題以及使用者的管理問題,同時也有空間的問題與美的問題,在相互之間的運作調節,因而改善這些活動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與活動方式,這就是實用性的意思,也就是習慣。(習慣不是固定的行為活動,而是人在使用時產生的因應行為,因此會有不同使用時所改變,但人體的生理習慣則是固定的,這一部分才是必要的設計要求,所以室內設計中或者一般人口中說的『習慣』是錯誤的原因。)


作者相關文章



量身訂製的豪宅藝術,330坪居所演繹優雅大器


從玫瑰天花到庭院泳池,星葉設計展演豪宅多重表情


【哎!早知道…EP4】 可靠的裝潢設計師怎麼找?與其花時間爬文比較,參考朋友經驗、找到有共鳴的設計師才正確!


小坪數也能住的超療癒,20 坪以下空間的巧思運用與放大術


2025豪宅設計未來趨勢|台灣十大豪宅高訂奢華新高度,繽紛設計定義頂級生活美學


5大QA解答舊屋變潮宅!4間老屋翻新裝修實例,找設計師做這些,新家原地封神?!還有替代方案省預算~


開放式中島與多功能餐桌,從烹飪到聚會讓廚房成為家的舞台


〔開箱影片〕23坪奶茶色自然風格宅,裸樑設計及格局改動變出小臥榻讓新成屋更有魅力


電子衣櫥是智商稅還是生活必備?入手前必看優缺點&挑選指南,讓你一次搞懂電子衣櫥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什麼是日式生活美學?不只是裝修上的視覺風格,而是以細節建構五感最佳體驗


從自由到自然,從閱讀到靜心:日作設計的5個空間提案,不只是住,更是療癒


退休不是長輩的專利!透天別墅&單層住宅X祖厝改造、老屋翻新、度假別墅,4 種設計描繪多元退休生活


設計師度假宅化身「親子移動城堡」!彈性隔間串起小家庭日常,蟲點子創意設計奪下 2025 TID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居住空間獎!


家的溫度,來自一份貼心的陪伴!九日設計以溫暖初心實現屋主對家的想像


收藏控的天堂!我全部都想要|20坪中古風 x 復古家具交織出特色選物藝廊


極簡老錢風太美了!智能控制全宅、夢幻RGB壁爐,台南別墅設計宅開箱!


豪宅必備頂級建材!4大類15項應用總覽,奢石大理石、壁布、鍍鈦金屬、藝術塗料、皮革等常見QA


如何打造專屬自己個性的日式混搭風格宅?10 大日式混搭風一次看


留住生活軌跡,重建空間秩序!源質設計幫你「老屋翻新」不搬家也能住進夢想家


豪宅4大熱門風格全攻略!現代感、人文感、奢華感、渡假感一次掌握

分享至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