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y版主看房市 沒有廣告的世界
最近,廣告變少了。沒錯,不管是報紙還是雜誌,變薄許多,幾大報業務都在苦哈哈,因為,沒有廣告,縱使有也沒人看,乾脆大家都省錢度日。剛在電梯裡,遇到廣告AE,第一句的問候語,變成「今天有沒有廣告業績?」,而不再是「吃飽沒」。上次提到,有段時間黑心產品充斥,廣告商笑呵呵,最近則是只能靠百貨公司週年慶撐場,因為,要有廣告促銷,大家才知道,原來有打多少折、多便宜的當日折扣,而,週年慶逐漸進入尾聲,於是廣告又消失了。喜愛新聞的朋友,會覺得,嗯,最近報紙變好看了,因為沒有花花綠綠的廣告影響閱讀,新聞深度變好了,因為沒有廣告充場跟置入行銷,所以大家只好用心挖新聞,還有,因為報紙減版面,露出的新聞都是比較有看頭的,所以,報紙更好看。最慘的莫過於財經性的雜誌,現在教你投資理財,無非是耍冷,明明不好,你還教我要危機入市?美國還在跌跌不休,我再看看。於是,財經雜誌也滯銷,廣告也消失,因為沒人看。某一期壹週刊採訪萬寶雜誌的社長,他說因為不景氣,節目也變少、雜誌賣的也不好,看來很有道理。好,台灣賣最好的綜合性雜誌,就是壹週刊,也變薄了,因為廣告也變少,幸好日子苦悶,星期三上架銷售的雜誌,晚上就賣完了,看看八卦娛樂也是解悶的好方法。不過,賣這麼好的雜誌,廣告都變少了,似乎透露一點訊息。大家不消費?所以有消費券刺激?我認為是心態問題。原物料已經下跌太多,可產品居然沒有降價,除了汽油以外,大家習慣上漲後的物價,所以爲了預期性的不景氣,大家節省成本渡日,所以不消費。廠商則因為大家不消費,獲利降低,也不能降價,於是死撐,就不打廣告。跟房地產市場是一樣的,房價的開價沒跌,議價空間變大,想買屋的人死命殺價,想賣屋的人不願意放棄看似豐厚的利潤,大家就撐在那裡不動。 不是擅動,而是預期,只要誰先放第一砲,降價殺出,後續就有更多的人跟進,於是,才有流暢的買氣,只要少賺一點,賣掉才有獲利,要不然,沒人買的東西就是沒有價值。不知道哪個廠商、建商,願意當第一砲?明明歷史經驗就是這樣,非要等到公司倒了,才不甘願的降價?要知道,第一砲永遠是勇敢且賺的更多的,尤其景氣還再向下望,並沒有止跌的跡象。另外,歐巴馬上任前,大家都說會有一波「馬上行情」,意指上任後就是「馬上都跌」?那麼,景氣停滯的問題,起碼要等到明年才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