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會理債嗎?
房貸、車貸、信貸、企貸、學貸、卡債、人情債..,無論是實體的金錢債,或是虛體的人情債,您懂得這些遊戲規則嗎? 您懂得如何運用及管理嗎? 是否曾經精算過您要付出的利息成本,真如您想像中一樣承擔的起嗎?人生的資產負債表裡,債是一個重要的組成因子。它擔任了一個槓桿原理的功能,塑膠貨幣的衍生、房屋市場的興隆、經濟的成長,「負債」功不可沒。它在此時創造了經濟奇蹟,也同時潛在地創造了未來為數不少的破碎家庭。原因是什麼? 很簡單,就是這些運用負債的人們,沒有完全瞭解「負債」應有的功能為何? 而它運用「負債」時,沒有清楚瞭解使用的成本與代價。舉個真實個案,一位企業小老闆很渴望擁有一個獨棟的山居別墅,他就去定了一塊地,蓋了屬於自己理想中的家園,精心打造後約要花費2000萬左右,他概算每個月收入20多萬的薪水中,若每個月花11萬在房貸上,只約佔1/3的薪水比例,如所有的專家所說這樣的比例是安全的,而且是自住,所以應該可以! 而銀行利率才3%多,於是他就很安心的執行他的夢想。房子蓋好了、也享受一段山明水秀的日子,但是好景不常,他的家人生病了,需要常往來醫院,住在山中不方便就醫,於是又搬回城市中,醫療費的大增,造成經濟的壓力,而因為常住在城市,每次周末回到別墅時,就轉身變成了長工,打掃、除草、整理家園,根本無法享受與舒壓,更造成身體的勞累,想要賣掉這個別墅除心裡不捨之外,房價更是慘不忍睹,也賣不出去,目前仍只能資金、身體兩頭燒。所有的債務使用,其實都和房貸雷同,連您的人情債也是。當您使用的時後,都要考量它的遊戲規則。就如同玩大富翁一樣,屬於可控管風險的,就如同一個圈圈道盡了人生的生活模式; 屬於不可控風險的,就是裡面的「機會」與「命運」,經濟的好壞、健康的與否等等因素,也著實影響你玩這場遊戲玩的優不優秀。在你要運用槓桿原理使用負債前,第一,要瞭解自己的收入狀態、支出結構、家庭結構、預備金是充足應付突發的狀況,瞭解自己的能力為何。第二,要精算整體付出去的代價是不是真能帶給自己收獲,而這個代價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將能如何應變處理。舉上面的例子作說明,2000萬的房貸、利率3%、20年期,本息攤還下,月繳要11.09萬,而20年共用付出去的總代價是2662萬。除了多付了662萬外,(1)利率變動的狀況如何? 您選擇的房貸類型是適合您的嗎? 利率若因經濟變動,而變成4%,每個月負擔增為12.12萬,總成本就往上增加,變成2908萬,您付出的錢都能再買半棟房子了。(2)自己的收入常態穩定嗎? 會不會因轉換工作就無法有如此的收入支撐房貸? (3)能再轉售? 此標的是市場的不退潮的標的嗎? 所以,無論是什麼負債,在創造任何負債之前,想好收支、想好投入的原由、投資的理由、更要想要退路,不要變成收拾不了的爛攤子。人無法脫離負債的遊戲模式,無論是個人、家庭、企業,所以,至少我們要懂得如何玩,甚而要玩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