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邁向成長路途的必經之路  

上幼兒園是孩子人生大事,同時面臨與主要照顧者分開以及進入到陌生環境的兩大挑戰,週遭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對於老師、同學和環境感到不安害怕,李筱蓉心理師建議,上幼兒園前,要讓孩子情緒及心理都先有準備,而樂於接受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熟悉度,以降低焦慮及排斥感。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宇寧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兼任講師李筱蓉

01

基本能力先修班

為了幫助孩子更能夠融入幼兒園的團體環境,家長在上課前的生活內容就必須要有所調整,由於學校比較規律,因此,準備上幼兒園之前必須開始調整作息,訓練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穿衣服、脫衣服、吃東西、上廁所等,即便不完全熟練,至少也可以表達意願或開口求助,而幼兒園通常都有團膳,孩子是否願意去嘗試新的東西,飲食習慣也要儘量讓孩子的接受彈性大一點。

練習參與團體活動

到幼兒園就讀等於進入一個小社會,身邊會有許多同齡或混齡的小孩,為避免孩子退縮,要時常讓他練習不排斥加入團體。李筱蓉心理師說明,在正式上學前,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公園跟學齡前的小朋友玩耍、參與親友間一些非正式的團體聚會,或是為小朋友設計的團體活動,藉此培養小孩同理他人、配合指令與團體規範的能力。

把握學齡前的重要階段

學齡前是孩子很重要的階段,無論再怎麼忙都必須保留時間給孩子,即便時間短也沒關係,親子間的互動品質更重要,父母除了常以口語表達對親子的關愛之外,也要多運用肢體的接觸,如擁抱、牽手、搭肩等,更能夠促進親子間的親密感。研究指出,0到6歲的孩子,大腦正快速成長,若是能得到豐富的親子互動與環境刺激,神經系統的連結與訊息處理將更為發達。

緩解孩子分離焦慮

一到幼兒園的開學時刻,總會有許多家長與小孩在門口「十八相送」,孩子在門口嚎啕大哭,離不開家長。李筱蓉心理師表示,孩子上幼兒園會需要一段適應時間,家長不用過於緊張,因應孩子的年齡和天生氣質不同,適應時間的長短也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至少要給孩子2~4週的適應期。

面對孩子分離焦慮,父母第一件事就是不能慌,大人的感受和反應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因此要讓孩子感受到安定的氛圍,但家長要有同理心,先理解孩子的不安焦慮是正常發展的表現,對孩子支持鼓勵,並同理他的感受,讓孩子知道家長重視他的感受與想法,再進一步想辦法了解孩子在學校有何狀況,清楚原因才知道後續該怎樣處理。

 

※原文刊載於2017年3月號361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作者相關文章



租屋不是人生的陷阱 而是一堂關於獨立的法律課


2026年大商轉 第二波行情操作術CPO+人形機器人 迎接爆發性成長


萬鈞法人視野:基金經理人思維 洞悉產業脈絡與AI趨勢


長輩視力開始退化,我們能怎麼幫忙?整理師教你3招打造貼心無障礙空間


新護國神山群


不妨讓自己更加進化!市場一直都在


AI旺到年尾 009808 11月迎首次配息 後市表現受關注


拒絕潮濕必看|學會自製4種除濕小物,居家防潮天然又環保


願就諦書屋成為新時代NGO推手


婚姻制度的酸甜,要是早知道就好


保險超業分享終極心法:陪客戶一起成長


i17熱賣蘋概股飄香 GB200轉換GB300大爆發


舊家具,新回憶


稀土與晶片之爭


衣服洗完有臭味怎麼辦?專家傳授7個實用除臭神技!


共築幸福家園:台灣之心守護生命四大行動


配息達人MK郭俊宏:投資成功80%是心態!現金流的最終目的 是找到你人生的Happiness


台股直逼2萬8!009808淨值同步歷史高 配息日近 關注度升溫


立彩大里新案,熱銷開工!台中獨創!『自住彈性大升級』備受自住客好評


OpenAI一兆美元大餅隱藏版受惠股 奧特曼率聯軍衝鋒 AI供應鏈迎大商機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