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用「捨的整理術」,晉升人生勝利組  

不論是辦公桌、居家空間、時間規畫,甚至是30年人生目標,所有的改善,其實都可以只是舉手之勞,那就是先取捨後整理,這套整理魔法不只讓工作與生活煥然一新,更能看見自己人生理想的模樣。

健康改善了,精神就會變好;效率增加了,事業就會走強;思緒清澈了,心情就會愉快;身心靈都提升了,運勢當然也就正向翻轉。而所有的改善,其實都可以只是舉手之勞,那就是「整理」。

根據台灣大學昆蟲系的研究指出,台灣地區住家,室內每公克灰塵中平均隱藏著2000~1萬隻塵蟎,引發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與異位性皮膚炎等。其實只要把到處堆積的衣物、家飾、書本整理乾淨,就能一舉除去數以百萬計的過敏原。

根據日本調查統計,一般上班族每天在辦公室找東西的時間高達40分鐘,一年約等於浪費173小時在尋找上;如果回到家也是一樣,一年就等於花上兩周在找東西;60年下來,兩年就白白浪費了。只要把辦公桌與居家物品整理好,做到快速取用,你就比別人多兩年的人生可以發揮。

10年來台灣貧窮率從5.1%成長到7.7%,根據主計處2011年報告,老年族群更是陷入貧窮高風險族群,隨著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如何讓自己晚年富足?有句話說,「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日本多摩大學教授告訴你,他如何透過想像未來,訂立年度計畫,從公司小職員轉身成為大學教授,達成30年富足人生。向上提升,就從重新整理你的時間規畫開始。

人的運勢,來自於對環境的整理
正如日本知名風水師李家幽竹在《日經Associé》2007年1月《高速整理術》專題中所說,「人的運勢,就來自於對環境的整理術」。她表示,萬物皆有壽命,新東西有著強大的旺氣,但隨著時間流逝,旺氣逐漸散失,最終成為惡氣之物;所以放任自己在堆滿無用舊雜物的空間中生活,人生的運勢自然會變得低下。李家強調,想要幸運就要懂整理,這正是召喚幸運的最基本動作。

「整理就能改變命運?怎麼可能這麼簡單?」會這樣問,或許是從小大到,爸媽總是要求我們把東西收好,但東西變整齊了,好像也沒變得比較幸運。然而去年大賣百萬本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里惠,以自己十數年的整理探索經驗,明白指出「因為大家原本以為的整理都做錯了」,大家忙著把身邊的各種用品都收納整齊,以為這就是整理,但「收納根本不可能解決整理的問題。」

這項領悟,來自近藤某次苦惱地環視房間,明明雜誌收在雜誌架上、書本放在彩色箱內、各種小物都用不同尺寸的隔版或小盒定位,各種東西都收納好了,但房間還是不整齊。在絕望中,她試著重新審視那些收納物品,才驚覺裡面其實幾乎都是不需要的東西,「換言之,我做的不是整理,只是物品的填裝作業,把不要的東西蓋上蓋子,裝作沒看見而已」。

整理不是收納整齊,而是學會捨棄
近藤表示,把東西收起來,乍看會誤以為問題好像解決了,但當收納空間填滿,環境又會亂成一團,就必須想辦法再次進行收納……於是陷入「不斷整理但始終整理不好」的惡性循環中。這點,正是許多人對「整理」兩個字的既定印象,也是從小到大一聽到爸媽說「趕快去收房間」就頭大的原因,因為那是永遠的徒勞無功,當然也無法改變自己的運勢。

「整理,首先要從丟東西開始,」近藤表示,沒有先進行取捨的整理,其實等於讓自己生活在倉庫中,只是不時把東西搬來搬去而已,還是徒留一堆晦氣的無用之物。反之透過鑑別需要、剔除無用,一旦一口氣整理完,你便會戲劇性地看見,只留下必要物品的空間,居然可以變得這麼清爽,更重要的是,你將從這一刻起踏入「整理的終點」,不只生活環境再也不會變亂,更能看見自己人生理想的模樣。

這是因為透過捨棄的過程,你已經將所有不需要的東西趕出身邊;換句話說,只有對現在的自己來說,最必要、最適合,仍舊存有價值的物品,才會被留在這個空間中。當一個人不會胡亂堆積物品,也會經常更換必要的物品,空間中自然不會散落任何雜物,根本不需要任何高明的收納技巧,就能維持環境的整潔。如此一來,整理不單簡單到只剩下「用完把東西歸位」而已,零雜物的清爽人生,正蓄勢待發接收更多好運。

從決定留下什麼,察覺人生的理想
這個從「收納」到「捨棄」的整理思維轉變,正是目前日本最主流的「捨的整理術」。這個概念,是由以「斷捨離」一詞獲得日本2010年流行語大賞的《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所帶動。「斷捨離」分別代表「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及「脫離對物品的執著」3件事,藉由不斷捨棄不符合現有需要的物品,找回清爽而真實的人生。

捨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要做好取捨,一個人必須先建立「丟棄的準則」;而這個準則該怎麼決定,完全來自「自己對人生的期望」。山下強調,整理時所要選擇的,其實不是「要丟掉的東西」,而是「要留下的東西」,「但判斷一件物品是否適合當下的我,這件事不了解自己的話根本做不到」。

擁有哪些東西,其實反映了一個人的價值觀。若看不清哪些東西才是自己需要或追求的,就會在不安與執著中,把東西乾脆都留在身邊以防萬一,於是不知不覺間讓自己在物質或精神上,都被雜物淹沒。而透過丟棄,正是提供自己一個自我診斷的機會。

山下表示,取捨物品時最重要的依據,就是「需要、適合又愉快」,近藤則用「觸摸時會不會有怦然心動的感覺」來形容,透過真心面對自己「擁有一件東西的理由」,看見其中是否隱藏了愚蠢、糊塗或缺點。例如因為愛面子而買了完全不適合自己的衣服、貪戀一瞬間虛榮而買下的包包,如今這些東西都束之高閣,成為不需要、不適合又不愉快的物品了。唯有察覺這些物品背後所隱藏的情緒,才有機會建立正確的取捨之道;而領悟之後,就等於斷絕了某一項執著或不安,進而讓理想的自己逐漸浮現。

從整理物品出發,找回生活掌控權
一旦因此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取捨標準」,不只是對於物品,對於人生中其他有形或無形的事物,也都能做出更果決的判斷。正如《大整理術》作者坂戶健司所說,要善盡整理之功,最先要做的,其實是整理思緒,了解自己對於生活中的每一項投入,到底是認真的想要,還是只是隨便想想,明辨兩者的差異,才能分辨專注在哪些事情上才能實現理想,哪些又是沒有意義的人生虛耗。

然而要理解自己、確認目標,從來就不容易,因此坂戶建議,不妨從最具體明確的物品開始,在取捨之間一步一步了解自己,有了比較明確的想法,再擴及無形的資源,例如對資訊的吸收和對時間的安排。一旦能夠持續進行這些整理工作,必定會對自己理想中未來的樣子日趨明確,進而找到正確的努力之道,減少不必要的冤枉路,早別人一步達到成功。

整理‧撰文 / 謝明彧 編輯 / 陳清稱,本文取材自《經理人月刊》2013年2月號
 

 


作者相關文章



迎接,餐飲「小」時代


余博實戰 讓你跟法人一樣聰明賺錢 抓住關鍵K線 就能掌握8成高勝率


第22屆金擘獎政府與民間協作 地熱能源與綠色健康服務的雙重創新


美股新變數


五州攜手社區 養生市集振興花蓮


工廠自動化、智慧交通與智慧能源等應用領域 艾訊布局AI領域 營收逐季成長


如何讓錢為自己工作?從職涯規劃開始 贏在起跑點


FINLEA財金教育:台灣財金素養推廣先驅


伴我同行 家扶愛心廣傳74載


生命不會永遠一帆風順 但我們可以選擇成長


台灣老了


#DAMUR SS25台北時裝週大秀:13位藝術家詮釋愛的百態,時尚與愛交織的感官盛宴


裝潢不踩雷!晨陽共好機構「放樣驗收服務」守護屋主荷包


金日升建設看好安平市政特區 推「虹韻」大樓案享學區宅、公園優勢


台股供應鏈 全球新版圖


印度排燈節臺北賓館再度盛大舉辦


解析零售帝國商業版圖 揭密美廉社物美價廉的秘密


從織品到自然的跨界對話:李佳玲《野草與花》個展喚醒細微之美


被低估的優質市地重劃區 傳家好宅即將完工


李佳玲的雜草美學 發掘超然之美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