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些終究會遺失的記憶留下來,將那些注定要消逝的青春笑容存起來,那些透過鏡頭連結的時間與空間,這是攝影,一種和我所做的有點違背和脫離的事。清晨的客機上一杯淡淡的茶,悶熱的天空映著背包上的星光,沈默淡定的水漬,那些毫不重要的瑣碎時間,毫不起眼的曖昧空間,工作與工作之間的破碎片段,那些再日常不過的,無意義的表象,都有著難以言喻的細節和說不清楚的祕密。這是我的照片,他可以不是攝影。 

我不確定我喜歡攝影,作為一個藝人,經常在面對鏡頭時,突然出現奇怪的感覺。即使是自拍,也難免有一種有點勉強的,對於自己未來如何被閱讀的不確定感。可能因為這樣,我很少拍人,也鮮少拍那些已經習慣被打擾的景致。我不怎麼在意時代流派和器材。

我用消費型數位相機拍照,那種輕鬆和非正式感,讓我看得清晰保持細膩。我不事後修圖,我喜歡當下決定光線和構圖那種準確感。我喜歡那種觀察和描寫的過程,把複雜變得簡單,讓簡單有它自己的意識。拿起相機,我只找一個舒服的角度看看,盡量不打擾的凝視。一種無所謂結果的觀察,會衍生出超乎真實的想象力。一切都是自在的。其實我和這世界處得還不錯,在這些來不及被制約,來不及經營深度,來不及思考的時刻,我的生活有點糟,行程有點趕,相機有點爛,那種飆著髒話的真實卻甜甜的帶點詩意。

※ 作品義賣所得將全數捐助台東天主教聖母醫院

▇ 展覽地點:TIVAC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25216號)
▇ 展覽日期:2012/08/03(五)~2012/09/02(日),週一休館。
▇ 展覽時間:11:30~19:00

 陳珊妮慈善攝影展

關於陳珊妮的攝影風格 
2008
年陳珊妮在Tivac舉辦了第一次攝影展”Little By Little”。

當時Tivac的負責人全會華“ 像這種讓影像過度曝光的顯現出夢幻效果和想像空間的攝影風格進來在日本特別是女性的創作者作品中特別明顯—我是看了陳珊妮的作品後認為作品風格特別才同意他在此展出的。”

2012年陳珊妮堅持不靠藝人身分而是憑藉著實力帶著新的作品來到Tivac, 再度得到在專業藝術空間的展出機會。
陳珊妮與Tivac全會華老師和藝廊總經理David在不斷討論及挑選後展出近60幅精彩作品。

所有作品堅持陳珊妮一貫風格—拍攝後絕對不經過任何裁剪與修圖
一切以最精準的構圖和最原始的樣貌所有作品以水晶裱褙呈現在大家眼前。

[google-map-v3 width=”500″ height=”500″ zoom=”12″ maptype=”roadmap” mapalign=”center” directionhint=”false” language=”default” poweredby=”false” maptypecontrol=”true” pancontrol=”true” zoomcontrol=”true” scalecontrol=”true” streetviewcontrol=”true” scrollwheelcontrol=”false” draggable=”true” tiltfourtyfive=”false” addmarkermashupbubble=”false” addmarkermashupbubble=”false” addmarkerlist=”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16號{}condominium.png{}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bubbleautopan=”true” showbike=”false” showtraffic=”false” showpanoramio=”false”]

資料來源:Arttime藝術網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