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智邦生活館: 生活話題

滑世代,你讀書了嗎?〉2014年全民閱讀大調查 國人每月讀1.7本書  

文/王美珍

2014-10-01

3

搭捷運,八成以上乘客都在滑手機;打開電視,有上百台頻道可選擇;連接網路,就能同步收看各國影集。當選擇愈來愈多、時間愈來愈少,你,還讀書嗎?

根據《遠見》最新全民閱讀調查和數位閱讀調查,發現國人閱讀風氣微幅下降,包括購書量、閱讀時數、購書經費,都較四年前減少。同時,《遠見》也地毯式進行22縣市閱讀競爭力調查,檢視軟、硬體、人力配置,與推廣讀書活動的努力。

當我們以為閱讀風氣式微時,其實在城市角落,閱讀的種子正在發芽:有學校推動晨讀,激出學生愛書熱情;小型獨立書店接連成立,愛書人共組讀書會;飯店業找達人帶路逛書店,甚至還有專屬的讀詩場域……。

一場接一場的閱讀復興運動正悄悄醞釀。你是不是想念起把書捧在手心的感覺?不妨出門去,與書來場約會吧!

這個時代,你還讀書嗎?捷運上,一半以上的人低頭滑手機;打開電視頻道,好幾百台可以選擇;連上網路,各國的影集可同步收看。過去,書是許多人在課業與工作外的心靈停歇處,如今,選擇更多了。

然而,這也是一個讀書最方便、資源最豐富的時代。根據文化部統計,台灣每年出版四本以上的出版社由2010年的666家增加至2011年的737家。2012年的新書總數就有4萬2000多本。

然而,出書量愈多,與書競爭的內容也愈多。到底,對於閱讀來說,這是個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對許多先進國家來說,閱讀就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根據統計,德國每個家庭平均藏書近300冊,人均藏書100多本。一個普通德國家庭,每月購書支出達50歐元以上,約台幣1957元,占業餘愛好支出的10%。銷售最多的聖誕禮物排名榜,排名第一的就是圖書。

因此,德國人常說:「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戶。」那麼,台灣呢?

        

國人對讀書無感,買書量、閱讀時數都減少

《遠見》每兩年一次的「全民閱讀大調查」最新結果出爐。本次調查由遠見民調中心執行,針對台灣地區20個縣市年滿15歲以上的民眾進行電話調查,樣本數為1208人,以95%的信賴度估計,抽樣誤查為正負2.8%。

由於2012年調查重點在於親子閱讀,與往年調查有所不同。因此,將今年結果與2010年比較,得出國人閱讀風氣微幅下降,包括購書量、閱讀時數、購書經費,都較四年前下滑。

        

讀書風氣〉近三成國人不讀書

完全不看書者的比率,從2010年的24.1%,上升為27.9%,比率將近三成,若加上很少看與不識字的比例,超過五成,台灣閱讀風氣仍有改善空間。從每週的閱讀時間來看,若比較18歲以上族群,2010年為3.06小時,2014年則下降為2.76小時。再進一步進行年齡分析,25至29歲的年齡層是閱讀的中堅族群,每週的閱讀時數為3.44小時,高於平均。

        

閱讀量〉每個月讀1.7本書
 
至於每月平均閱讀量,2010年一個月為2.02本,2014年則退步至1.7本。平日有看書者的閱讀量,則由每月3.2本減少至2.51本。在購書量上,也比2010年微幅減少。2010年平均一年購買書冊為4.23本,2014年為4.13本。

在一年的購書經費上,2014年的平均金額為1326元,亦微幅低於2010年的1461元。

        

上網時數〉每天上網1.44小時

為何閱讀時數、閱讀數量、購書量、購書經費四大項重要指標今年都呈現衰退?專家認為,主要原因乃是網路衝擊。根據本次調查,國人每天上網的時間,2010年為1.28小時,2014年則增加為1.44小時,等於每週約增加1.12小時,這也影響了民眾的閱讀行為與時間分配。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表示,現在免費網路資源多,許多人透過上網找免費資訊、乃至盜版書籍,都可能使購書經費下降。

博客來文化事業部長張靜如認為,當上網變得非常方便,可以隨時用社群媒體如LINE、臉書、上網打電動、看戲劇電影等,使原本偏向娛樂型閱讀的讀者,容易被其他網路娛樂取代。

        

閱讀品味〉生活嗜好最受歡迎

一位女兒就讀國一的台北家長就表示,之前女兒還會讀紙本故事書,但有了iPad後,天天放學就上網找影集看,光是名偵探柯南就在平板上看了700集,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也看了100多集。「網路世界太有吸引力了,要回到紙本很困難!」這位媽媽說。

那麼,在網路提供多重選擇時代下,什麼類型的書籍,仍最獲國人青睞?前三名分別是生活嗜好類(26.5%)、宗教/心理勵志(25.4%)、與經濟/企管/理財類(23.4%)。

張靜如表示,生活類、實用性的書籍,一直深受台灣讀者歡迎。以2013年博客來暢銷榜為例,瘦身、運動類、旅遊類的表現都很傑出,展現出台灣民眾對於生活風格的重視,小確幸風潮不減。

至於最喜歡的閱讀地點,大部分受訪者最常閱讀的地點是在家中(88.1%), 其次是圖書館(17.1%)與公共場所(13.0%)。在歐、美、日常可見到人民在公眾交通系統上讀書的情景,在台灣則不普遍。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在高鐵、捷運與公車上的閱讀比率,僅有2.6%。

至於多數台灣人閱讀的動力是什麼呢?關於閱讀的好處,複選第一名為增加知識(72.9%)。其次才是娛樂放鬆(50.2%)、增加和朋友聊天的話題(43.3%)、培養創造力與想像力(35.5%)等。

        

閱讀定義擴大,看網路新聞也算閱讀

不過,怎麼樣才叫閱讀一本書?每個人的認知與習慣不同。在閱讀行為上,國人會把一本書從頭到尾看完者,占41.8%。沒看完、但會超過一半者占11.5%,看不到一半者占9.2%,只挑有興趣讀的人為36.1%,顯示國人的閱讀行為不算淺讀,超過五成有意願把一本書看完一半以上。

但受到網路影響,人民對閱讀的定義也逐漸擴大。有高達72.6%的民眾,認為看網路新聞也是閱讀,更有65.9%認為看網路轉貼文章與近年來崛起的臉書,也是閱讀的形式。相對而言,僅有45.8%的民眾認為看漫畫是閱讀。可見在國人認知中,臉書比起漫畫,更接近閱讀。

過去,不少師長因為升學制度,不鼓勵孩子閱讀所謂的「課外」書籍,以免侵蝕掉準備考試的時間。不過,今年因為12年國教正式上路,評量方向與過去不同,尤其第一次會考,作文成為關鍵項目,也改變了許多家長對閱讀的認知。

為了提升孩子的作文能力,有高達86.8%的家長會鼓勵孩子多閱讀與考試沒有關係的書籍,表示不會的只有9.9%。

        

購書經費〉捨得花錢幫孩子買書

鼓勵孩子閱讀的意願,也反應在未來一年孩子的購書經費上。整體來看,家長未來一年的購書經費為3179元,超過台灣平均每人一年購書經費的兩倍。

至於家長鼓勵孩子閱讀的類型,複選前三名為自然科學(18.9%)、文學小說(14.6%)、歷史/地理/人文(13.3%),大多還是與傳統學科相關的類型。而藝術設計(1.1%)、電腦資訊(0.9%)、時尚消費(0.4%)則是倒數三名。

倘若將數位閱讀跳脫「書」的範疇,詢問家長若將故事或知識設計成動畫與遊戲,透過電腦設備來學習,是否支持?對此,雖有50.2%家長表示支持,但亦有44.0%家長不支持,足見許多家長對於數位學習的想像仍十分傳統,還不能接受動畫、遊戲等較為活潑的表達方式。

綜合以上結果,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觀念仍深深影響著今日父母對孩子閱讀的態度。不過,即便此次調查的數字微幅退步,但是近年來教育部大力推動校園內閱讀,已有初步成效。

        

政府鼓勵〉教育部推動國中晨讀

2009年,台灣在每三年舉辦一次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排名中,閱讀素養項目名列第23,輸給上海(第1名)、香港(第4名),在華文地區吊車尾。然而2012年再次測驗,台灣閱讀素養進步到第8,大幅進步15名,是進步最多的項目。

2012年,教育部又與多所大學合作成立閱讀教學「區域人才培育中心」,培訓國小教師,希望學生在課堂上能增進閱讀理解。閱讀,將不再只是「課外活動」,而是課程內一種能力與素養。

2013年開始,教育部進一步推動「國中晨讀123」運動,希望在國中早自習時間,每週至少有一到三天,由老師或圖書館人員帶領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培養閱讀好習慣,目前,已有八成五的學校推廣晨讀。

民間的獨立書店,也是台灣推動閱讀的新據點。由於全台368個鄉鎮區有2/3沒有書店。去年,文化部推行「圓夢計畫」,鼓勵年輕人回鄉成立獨立書店,目前已成立八個。

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長期觀察數位匯流後,回頭力挺紙本閱讀。她認為,新媒體讓每個人都可以是獨立媒體,然而,訊息變得太瑣碎,訊息的判斷也出現很大問題。

因此,她找來導演侯季然,拍攝《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戲劇及《書店裡的影像詩》紀錄片,希望讓民眾回到書店找回書本帶給人的寧靜。

        

企業支持〉飯店業結合書店小旅行

這份理念,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也響應。他結合旗下飯店,推出「書店美好的一天」小旅行,除了有達人帶領旅客逛獨立書店,還提供符合旅行主題的建議書單,用旅行推廣閱讀。

他笑說,金城武說「I see you」,沒想到那棵樹因為太多人看而倒了。而獨立書店與閱讀,應該是「I see you didn’t  see」,只要多一點人去逛獨立書店,書店就不會倒!

圖書家圖書館長曾淑賢說,台灣要推廣閱讀,還有很多有趣點子可以想!過去,她曾經和新加坡參訪人員提出一個點子,希望閱讀推廣到美容院,讓女生邊做頭髮邊讀書,而不是拿著八卦雜誌。

沒想到,新加坡人聽到後,竟然為了向美髮院「傳教」,掏腰包去好幾家美容院剪頭髮,最後,真的把美容院變成圖書館!香港,近年來推廣閱讀也很積極,觸角伸及各行各業,甚至還有「的士師傅」(即計程車司機)的讀書會。

此次閱讀大調查,雖然成績微幅退步,但教育、文化等公部門與社會各界推廣閱讀的活動已愈來愈積極,許多過去沒有過的創舉與創意首次出現。
因此,對閱讀而言,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推動閱讀的動力已開展,只是需要更多落實與支持!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10月號


作者相關文章



讓產品為服務加值


從顧客動向找創新


醜聞連坐效應


別讓任一方不講道理


建立「見解競爭力」


做出困難的決定


效果大打折扣!運動「前」別喝它


成為消費者的最愛


三大重點改革 加速工研院、資策會合作


企業需要外交政策


狂運動也瘦不下來?你可能做錯了這3件事!


亮哲的親子冒險 我的親子旅遊地圖 全世代東京壯遊


蔡英文滿意度44.4% 九成民眾叫不出首長名字


解開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選對時機!運動的黃金時段竟是……


聯合國OICT 黃一展 27歲,我在聯合國工作


補身vs.禁忌 懷孕期間的中醫調理


痛風、‎關節炎的人必看!不想膝蓋痛,最好少吃「它」


克服產後哺餵難關:乳腺炎


10個關鍵詞搞懂巴黎 用一杯咖啡,活在當下

分享至FaceBook

0 comments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Kick things off by filling out the form below.

You must log in to post a comment.